正文“子翼先生跋山涉水,来到汉偏僻之地,又赐予大量珍宝,让我等甚感荣幸,然而最近关一带、数十万虎狼之师云集,不知有何意图?我汉地域虽小,亦有十万精兵,四五十万百姓,外据山川之险,内部土地肥沃,更有大道教化人心,自成一方太平乐土!借用萧大司马的名言:朋友来了有美酒,倘若是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叉,真要动起刀兵来,几十万教众绝无怕死之人!”第一个站出来的是阎圃,巴西郡安阳县人氏,足智多谋、口才极佳,是为张鲁手下第一谋臣,而且博览群书,精通黄老之学,也是益州有名博士!如今关大军云集,汉郡一日三惊,可是输人不能输阵,阎圃的态度很强硬,同时也想试探一下,幕后排兵布阵之人,是不是萧逸呢?“哈哈,刘焉、刘璋父子割据巴蜀二十余年,不朝贡天子,下不安抚百姓,横征暴敛、奢侈无度,以至于天怒人怨,四海沸腾!我家魏王千岁,奉天子以安社稷,下蓄兵马以讨不臣,十余年来南征北战,荡平原各路诸侯,功德可昭日月矣!如今奉天子旨意,下顺百姓人心,以夏侯将军为统帅,带领五十万仁义之师,欲借汉道路,讨伐巴蜀之贼,又有何不可呢?”蒋干回答的滴水不漏,不但为出兵找到了借口,还让对方无法反驳呢,汉、巴蜀互相为敌,不但战场厮杀不断,口头谩骂也没停过。称刘焉、刘璋父子为窃土之贼,守户之犬,还经常以道家秘术诅咒之,如今朝廷出兵讨贼了,汉集团若是出言阻止,岂不是自抽耳光吗?对于阎圃的试探吗,直接扔出了夏侯渊做挡箭牌,顺便把总兵力夸大一倍,进一步对汉施压,顺便提出借路的要求,可谓一举三得!“借道伐蜀是假,假途伐虢才是真吧?”“刘璋背逆朝廷,难道不该出兵讨伐吗?”“我汉亦有十万精兵,足以讨伐刘璋之用,无需朝廷大动干戈,只要资助一些军械、粮草好了!”“汉若能吞了巴蜀,又何须对峙十余年之久,军械、粮草自然没有问题,只要你们打开栈道关卡,东西立刻派人送到南郑!”…………蒋干、阎圃唇枪舌剑的,斗的是不亦乐乎,而前者显然占了风,毕竟一个是职业使、,另一个是职业学者,术业各有专攻呀!不过阎圃等人也知道,借道是万万不能的,否则几十万曹军进来,肯定先占汉、再图巴蜀,这办法几百年前有人用过了。“阎祭酒不得无礼,我汉乃是礼仪之邦,岂能如此对待客人,罚你抄写《道德经》十遍,以赎恶言相向之罪!”“诺!”“子翼先生此番前来,可有魏王千岁、或者萧大司马的书信吗,久闻二位英雄盖世,本天师亦有心高攀,最好化干戈为玉帛!”张鲁出面调解争吵了,如今两军对峙、剑拔弩张,算说的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也不一支箭簇有用,最后还是实力说话。朝廷方面的情况,张鲁也很清楚,大汉天子是个傀儡,军政大权都在曹操手,不过曹操年老力衰、恐怕不久于人世了,未来二三十年之内,真正说了算的是萧逸!“张天师道行高深,教化汉百姓有功,魏王千岁、萧大司马亦有结交之心,更希望天师能前往许昌,畅谈古今、把酒言欢!这是我家大司马大人,写给张天师的书信,一切事情皆在其,还望莫要辜负了好意。”蒋干顺杆而,邀请张鲁前往许昌,是让其归顺朝廷,而后摸出一封书信,双手递了过去,信封一行大字:‘纯阳观主-无愁子至书于张天师之前:’笔力雄健,龙飞凤舞,且有一股金戈铁马之气!“无量天尊,无愁子道友有心了,日后若有机会,愿与汝盘膝而坐、品茶论道,探讨天地玄黄之妙,宇宙洪荒之理!互为道友,印证修真,或许能共成大道,携手羽化成仙,从此不受肉身束缚,元婴傲游四海,岂不是人生一大乐事?”一般位者互至书信,都先列出自己的官职、爵位,如大司马-大司农-无愁县侯……至书某位大人之前!萧逸却一反常态的,只字不提官职爵位,而是搬出了道家法号,这让张鲁颇为满意,心好感直线升,还向着北方稽首行礼!道教是华夏本土宗教,继承了古代原始宗教的血脉,讲究敬天祭祖、天神崇拜,到了春秋战国之时,正式形成了黄老道家,并确立了‘尊道贵德,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东汉末年以来,又演化出了太平道、天师道,以及无数的分支,可惜前者野心太大了,竟想要推翻大汉朝廷,结果被武力镇压了,张角三兄弟尽皆身亡,道统也随之灰飞烟灭了。太平道覆灭之后,张鲁以道家唯一正统自居,一心想着传播、光大天师教,建立个****的政权,可惜自己的能力有限,别说整个天下了,一个巴蜀都拿不下来!尤其是最近十几年,佛门势力疾速膨胀,招收了无数的信徒,严重威胁到了道家生存空间,张鲁看在眼、急在心里,偏偏又无计可施,几次与佛门势力发生冲突,还都落到了下风呢!三年之前,萧逸设下妙计,狠狠的打击了佛门势力,拆毁寺庙数百座,强迫僧尼还俗数万人,没收寺产不计其数,原各地几不闻梵唱之声……灭佛事件之后,天下道家无不欢欣鼓舞,对萧逸更是推崇备至,称之为‘道家第一人,道家护卫者’,更传说他是北斗贪狼天尊转世,是太老君的嫡传弟子!灭佛的消息传到汉,张鲁也破了禁酒令,大摆宴席三天三夜,与各部祭酒、大祭酒隆重庆祝,并产生了一个想法:‘既然自己能力不足,该让位于有德之人,只要能够光大道家,谁做天师不一样呢?’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子天丑地人寅出,避除兽患有巢贤。燧人取火免鲜食,伏羲画卦阴阳前,神农治世尝百草,轩辕礼乐婚姻联,……………………萧逸平常写奏折、书信,很少有超过三百字的,都是直奔主题、简单明了,外人说他是贵人言少,务于精纯,只有少数心腹人明白,大司马有个习惯--懒惰!懒的写书信,懒的朝堂,懒的处理琐碎政务,甚至是懒的做皇帝……做个无忧无虑的道士,才是萧某人的初心!这次却是例外了,萧逸洋洋洒洒的、足足写了七八千字,先从盘古开天地起,扯了漫天神灵,吹了三皇五帝,还写了一大段道家伏妖降魔之事……看的张鲁大呼过瘾,认为找到了人生知己,可惜故事没有写完,让人心痒难耐的,想知道后面如何了,狐狸精、雉鸡精、玉石琵琶精、道家三昧真火……不过书信的最后,萧逸以最诚恳的口吻,劝说张鲁以大局为重,主动归顺朝廷,让汉百姓免受刀兵之苦,并开列了三项条件:其一,任命张鲁为太仆,位列九卿之一,加封安乐乡侯、食邑两万户,二弟、七子皆封为都乡侯,各领食邑一千户,张家的私产妥善保护,朝廷另赏赐金银、田宅、奴仆若干!其二,汉集团的大祭酒、祭酒们,有意为朝廷效力的,可以前往许昌城为官,按才能高低予以录用,不愿为官者可以返乡,朝廷赐予土地、奴仆,妥善的安置起来!其三,曹军进入汉之后,不杀一人、不抢一物,让百姓们安居乐业,而且免除赋税、徭役三年,之后攻打巴蜀之时,也不在汉征调兵员!这是萧逸与曹操商议之后,定下的西南攻略之一,想要用政治、经济利益为代价,兵不血刃的拿下汉,进而拿下巴蜀之地,宁可多花钱,惟愿少死人!“无愁子道友一番诚意,本天师已经感受到了,而且十二分的感谢,不过信所提事大,关系汉几十万生灵,本天师亦不敢仓促决定!请子翼先生暂且住下,容我等商议一番,两天之后再给予答复,不论最后结果如何,决不伤先生一根汗毛!”“如此本使静候佳音了!”…………张鲁让人把蒋干领下,妥善的安置起来、好吃好喝伺候着,而后把书信传示周围,想听听大家伙的意见,面对曹军的巨大压力,究竟是战还是和?凭心而论,萧逸开列的三项条件,已经很是优厚了,而且张鲁也明白,以弱小的汉集团,是无法与曹营集团抗衡的,算有山川之险阻,也不过拖延灭亡的时间罢了!可是张家历经三代人,苦心经营汉几十年,这样把基业拱手让人,又实在有些不甘心呀,而且萧逸的书信,提到了军事、政治、经济,偏偏没有说宗族问题,这也是张鲁最为关心的……“秦岭地势险恶,栈道崎岖难行,只要派少量人马把守,曹军拥有百万之众,也休想飞度过来,天师且不可拱手而降!”“没错,宁为鸡头,不做牛后,算位列九卿之一,也要向人卑躬屈膝,岂有称霸一方,自由自在的快活?”…………杨昂、杨任具为汉名将,也是坚定的主战派,当即拍案而起,要与曹军决一死战,张愧、阎圃以及十几位祭酒,都支持他们的意见!凭着十万精兵,险要的地形,取胜或许没有把握,自保决定绰绰有余,算曹军真的打过来了,也能凭着坚固的南郑城、背后的大巴山脉周旋一下,岂能不战而降呢?“魏王兖州举兵以来,连灭吕布、袁术、韩遂、袁绍、公孙瓒、刘琮各路诸侯,四方蛮夷无不臣服,如今占据原之地,麾下雄兵百万、战将千员,天下谁能与之争锋,莫不如早早归顺为好!萧大司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多少豪杰折其手,若是与之为敌,只怕汉生灵涂炭,我等亦没有好结果,还望天师大人三思呀!”…………杨松、杨柏兄弟是主降派,认为以小搏大,根本没有获胜的希望,不如主动的归顺朝廷,可保荣华富贵,下可安黎民百姓!张卫以及十几名祭酒,也认为以和为贵,起码可以再谈判一下,他们这些人去过许昌城,参加过百家争鸣大会,对于鬼面萧郎的绝妙手段,可是记忆犹新呢!现在主动归顺了朝廷,还能保住荣华富贵,若是死硬的顽抗下去,只怕他们这些人的脑袋,早晚变成了‘骷髅盏’,那时候悔之晚矣!一方主战,一方主和,两边唇枪舌剑、各不相让,差一点把灵宫殿的房顶吵翻了……“诸位所言皆有道理,也都是为汉前途考虑,且容本天师卜一卦,看看天意如何,究竟是战是和?”听完众人的意见后,张鲁沉思了一会儿,向后面的七真殿走去,以往遇到为难之事,他都会卜卦问天,之后必有妙计!对外界的解释是,天师法力高深,可以沟通太老君,进而得到神灵启示,破解一切困难之事!不过也有传说,张鲁在七真殿,秘密的养了一位谋士,无人知其姓名来历,而以往的各种妙计,都是出自此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