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对洛尔表现得过于热切,有违文家制定的礼仪,所以祭祀结束之后,伊川序就带着先遣队一行人离开了,伊川斐则拦住武皇,不让他有机会继续接触洛尔。
公有公则,私有私交。文家显然不希望武皇在这样正式的场合与洛尔谈私事。当然,洛尔也有理由怀疑,私下他们也不准备给武皇这样的机会。
祭祀结束以后,洛尔在伊川序的带领下,和文家朝廷的头头们碰了个面,包括内阁十二位阁员,尤其是当朝的百长伊川庆。
伊川庆个子不高,体型相对削瘦,总是皱着眉头,没人知道他在忧虑何事。
他是东盛帝国的文官朝廷领袖,内阁的首相,武皇的姐夫,同时也是伊川氏的家主,伊川斐和伊川序的父亲。
集如此众多显赫身份于一身的伊川庆看上去其貌不扬,甚至很低调,完全没有那种权贵应有的强大气场。
所以,虽然当时的他就位于百官之首,但洛尔走过身边竟未曾注意到他。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日子,并不见得是好日子。伊川庆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作为政府实际领导的他,可以说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两鬓早已雪白。
武皇只是名义上的帝国首脑,而实际的国家运作则全都依赖于伊川庆的周旋,虽然有内阁二十四位阁员,但实际上真正能发挥作用的,只有其中一半左右。
东盛帝国的政治制度有点类似于明清时期,朝廷同样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部的头头就是尚书。
这六位尚书同时也兼任内阁的阁员,再算上监察机构的御史和执掌军队的将军以及主导立法判罚的各府寺卿。整个内阁包括百长,一共有十二位实际发挥作用的阁员。
这十二位阁员是真正掌握实权,可以参与国家政策制定运行的文家朝廷主要领导班子。
另外十二位阁员,当然不能说是充数。一方面他们是前十二位阁员的助手,另一方面也是候补,算是跟班学习。
等于说只要能进入文家朝廷的内阁,哪怕只是后十二位阁员,也已经属于位居权重了。可以参与到国家政策制定,学习治理国家需要的能力,甚至可以对某项政策提出异议和建议。
内阁二十四阁员当中,只有百长伊川庆没有兼职,直接就是内阁大臣。往下排序,第二位内阁大臣,就是兼任吏部尚书的官员,依次往下排序。
虽然行政框架已经大致趋于完善,但主要官职依然处于世家门阀的包办之中。内阁二十四位阁员,无一例外全都来自九州各大门阀豪族。
就算是身为百长的伊川庆,也会把自己的族弟塞进内阁当中,充作后十二位阁员,想来是准备让其接自己的班。
如此看来,如果伊川斐想要接替父亲的班,估计也得先入内阁,成为阁员才行。
虽然他只是帝王宗典录,但完全有资格进入内阁。因为后十二位阁员,是完全不需要考虑是否担任实权职位的,基本上只要是京官,哪怕只是闲职也有资格进入内阁。
不过很奇怪的是,伊川斐似乎并没有入阁,这让洛尔有些难以理解。
在世家门阀林立的东盛九州,洛尔能理解这种官位传代的传统,毕竟现如今,平民阶层并没有抗衡武家门阀的力量,所以想要维持文家朝廷的统治,就只能保证国家权力时刻掌握在文家门阀手中。从这一方面出发,传位就可以理解了。
伊川斐没有入阁,绝对不是避嫌那么简单。要知道伊川庆都把自己的族弟塞进内阁了,难道还会忌讳别人的流言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