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能算得上“平稳”的日子,也就是一年多,最多两年的样子!
这点时间,能做什么?
以他现在的层次和能力,在巨变来临前后,应该是勉强能庇护一些人的,具体多少则难说。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巨变之后,他们拿什么来应付那持续不知道为时多久的地狱景况?
至于说用他的能力来压制或疏导灾变,使之不临。那就是一个笑话。
身而为人,或者说身为一介生灵。走得越高,才越知此天地之浩瀚。才越知此天地之伟力,实非生灵之所能比拟甚至窥及。一句话,两者之间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别说他了,就算是“梦”中的那等存在,在一个星球的巨变面前,很可能也是束手无策吧?
当然,这只是猜测。
具体如何,无法定论。
而事实是,思及这些。于三年后之事,并无益处。
带着一种沉重的心绪,方天漫步在大陆之上。
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又有言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可是如果以前根本没见过“秋”的来临,谁又能从叶子的飘零知道不久之后的天地萧索呢?就如现在,大陆之上,仍然是一派平和,生机勃勃。
其实就连方天自己。如果不是一番巧遇,又何曾能知道不久之后的事情?而且这其中,前世的见识也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说。知道脚下的星体是个球形,知道火山、地震大体是怎么回事,知道地下的一些基本构成……
而这个世界当下的人们……
恐怕就算是那些圣域者。对于地震火山什么的,大概也是知之甚少吧。至于普通民众,那就更不用说了。
知道灾变即将来临。是以一路上,方天也在着意于这个方面。
然后他就发现,大陆各处,大大小小的动静,已经开始频繁起来,比如说某些地方,发生兽类躁动,以及鸟类的大规模迁徙和聚集,又比如某些地方,本来是很清澈的湖水及大河,现在突然变得浑浊起来,还有一个城池的人发现,他们城东的一座小山,一夜之间突然不见了,变成了一个浅湖。
关于这些的林林总总,方天一路之上屡有听闻,而不论是说的人,还是听的人,基本上都是把这些当成趣闻和逸事来对待的,甚至有一些吟游诗人,专门收集这些东西,把它当作新类型的故事集来讲述。
当不止一个晚上,在篝火远近,方天看着许多人谈笑着这类事情,便渐渐心绪莫名。
一种说不出的沉重,越来越横亘心中。
路途中,也碰到过地震,比不上大草原的那次,却也不算太过轻微,还是造成了一些损伤和迁移的,而一些小国,尤其是公国之间,也不知怎么回事,已经有了动荡的苗头。
不是他们感受到了什么,而更多的,是兴风作浪。
对于此等种种,方天尽皆默默看着。
十数日后,方天踏入了位于西大陆的神圣同盟国度,然后在一座神殿的远处,静静地看了会一个名叫“青枝”的女人,然后代那位已经故去的小盆友,轻轻地拜了三拜。
又十数日,方天进入北地,以一个中年修者的身份,亲晤了那位小盆友的生身父亲,甚至同桌喝了次酒。
出乎方天本来的预料,那其实是个性格颇为爽朗的汉子。
如果不作太高的要求,或者说用一个较严格的标准来衡量,此人所谓的抛妻弃子,其实只能算是不成熟,而不能又或者不必说是冷血,而在那件事中,结合的两人,身份上的巨大差别,估计当时确实是让两人在事后不知所措,于是,事情也就拖了下来。
不管怎么说,见了一面,对于方天来说,此事也就算是揭过了。
就算那位小盆友仍然在世,其实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样子吧。
本来在方天的计划中,应该是随心随意地逛游遍整个大陆的,或者直到游兴已尽。而现在,得知大变将临,如山沉重压在心中,方天自然也不可能再有什么游兴。
如此这般,代那位小盆友见了一面其生母生父之后,方天结束此次旅程,返回了炎黄城。
--
剧情至此,进入下一卷,也是“方天成长篇”的最后一卷,末世天歌。——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轮回生灭中,是覆亡,是挣扎,是悲歌,也是幸存者的洗礼与升华。人与神,在此携手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