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心·理学》(求首订,为盟主Sp宝儿姐加更12)杨廷和设想过借钱宁、江彬之案做点什么之后皇帝的反应。他本来觉得自己只要存了离开朝堂的决心,那就已经足够尽到自己的责任了。皇帝不让他主持修撰《大明忠佞鉴》,他不觉得这是皇帝怕自己搞什么春秋笔法,反倒让他很惭愧:这似乎是一个要把他继续留在内阁的决定,难道劝留不是做做姿态?可王守仁?等到下月初二第一次经筵的安排传来,杨廷和又更加纠结了。刚刚大吵了一架,难道又要去跟他吵?但是新法,心学……这不就是熙宁变法前的旧事重演吗?杨廷和真的不想再沾这些事了,只是他身为理学门人在朝堂中分量最重的一个文臣,难道能不站出来说点什么?就算致仕了,他始终还有要跟随余生的身份:理学门人。从他杨廷和自己的学问倾向来说,他也对王守仁要向皇帝讲经义非常膈应。如果王守仁只是站在那里,那没什么。但向皇帝讲述经义?五月初二我讲的是什么?“伏惟皇上以圣人之资,传圣人之道,居行道之位,而操参天地赞化育之权,复隆古之太平,除异端之末学。”你说的“谨受教”,你现在是在做什么?老人家血压渐高,忽然觉得不能就这么一走了之了。他走了,谁来抵挡王守仁这个心学传人从学问角度发起的冲击?这并非说他杨廷和就是理学正统的领袖、最强者,而是因为程朱理学早已是官学、与政治密不可分。翌日常朝后,杨廷和扭扭捏捏地站出列来:“陛下,臣请单独奏对。”蒋冕猛然变色。正如之前所说,这种阁臣单独奏对的戏码,一般就只针对同等级别的政敌。现在梁储已经走了,杨廷和刚刚有隐退表现几天而已,难道是再次毫无征兆地要向王琼他们发起攻击?不可能,他蒋冕被针对的概率更大。朱厚熜看着杨廷和,点了点头就说道:“去乾清宫。”……蒋冕纯粹现在地位未稳、患得患失。等杨廷和离开后,几乎所有人就都想明白了:杨廷和此去,是因为王守仁。四朝老臣,终究是有放不下的东西、也有不得不应对的事情。这算不算陛下的奇谋偷袭?这一回,换成了杨廷和十分被动。此前所有人都只是想:陛下召王守仁进京,是因为他跟王琼的关系,是因为王守仁确实有才干。皇帝也有可能对王守仁的学问有些兴趣,但王守仁进京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宸濠之乱叙功。现在倒好,直接不经翰林院推选,在人家还没抵达京城时就任命他讲下一次经筵。在梁储去职、王琼等人戴罪留职的巨大震动下,这道圣旨出奇地顺利。皇帝没有出动厂卫,也没有让三法司彻查群臣,这终究有点用,没有人想在这时候再次触怒皇帝。何况,心学理学本就是源出一家,也都是儒学嘛。这个时间,王守仁正从通州赶来京城的路上了吧?但圣旨已下,杨廷和想怎么做?乾清宫东暖阁,刘龙应激反应来了。陛下VS杨廷和。哪一次不是火花四溅,突出一个哈人?他佩服严嵩。在已经实际上闹掰了的恩师面前,如今声名初“坏”的严嵩平静如常,只待落笔。杨廷和忽然感觉有点尴尬。这日讲起居注官,名为记录天子言行,但也不可能只记皇帝的话吧?那皇帝说话的对象是谁?这对象又是怎么奏对的。如今,王守仁还没来,但杨廷和今天是来尝试劝一劝皇帝远离心学的。宋代时有鹅湖之辩,那至少两方学术大佬是面对面辩经的。今天呢?是他一方单独对皇帝讲,还是以首辅之尊(请辞未遂中)去“欺压”某江西巡抚、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偏偏记录起居注的,还有一个绝顶聪明、又已经被他一句话就撕破表面感情了的门生:严嵩会在那个小本本上玩什么春秋笔法?“阁老,有何事需单独奏对?”朱厚熜先开了口。杨廷和眼神复杂地看着他:你是不是早看出来了严嵩这小子有反骨才点的他做起居注官?此刻不能想多了,为了堂堂学问正道,杨廷和肃然又恭敬地拜了拜:“陛下!钱宁、江彬等奸佞就此结案,陛下实乃宽仁天子。日览奏疏不绝,经筵日讲不辍,陛下之好学勤勉亦不输古之圣君。”朱厚熜被逗乐了:“阁老,您气过朕,朕也气过您。抵京已经一个多月了,咱们也已经打了这么久的交道,要不朕先说两句心里话?”杨廷和突然面对朱厚熜这番自然坦诚又温和的语气,心底竟平生一些惭愧和暖意。就是不知道他葫芦里又卖着什么药。“臣自洗耳恭听……”朱厚熜笑了笑,然后又叹了一口气:“少年人一腔热血,困居封地从不曾行过万里路,好高骛远在普通人身上或者只是一句笑评,如果天子也这样,却不得不防。您担心朕因为不懂、因为不计后果、因为热血上涌感情用事而引出乱子,您因为身在其位也不得不担负责任总是劝谏朕。这些朕都理解,哪个贤臣不希望天子对自己是既敬且喜呢?您的难处,朕都知道。”严嵩和刘龙都不禁为之侧目。这可真是交心之语了,记在起居注上,也必是一段佳话。杨廷和自然是一时情绪激动,声音里多了些哽咽:“陛下如此体谅老臣,老臣实在是……惭愧不已……”“朕也一样难。”朱厚熜悠悠说道,“这一个多月里有这么多事,朕本以为,众卿已经对朕有一些了解了,知道朕不是个稀里糊涂的少年人,也知道朕不是个不识大体、毛毛躁躁的皇帝。日精门之灾,朕既平安无事,就没深究。常朝批奏,朕也都是处事谨慎为先。可纵然如此,诸多大事朕想等到费卿等人抵京再广听见解,策题问了问朕还需要详加思索的问题,就闹成这样。”杨廷和仔细回想了一下这一个月皇帝的表现,心知确实如此,因此就开跪更惭愧地低下了头——不管是不是真心诚意。“说来说去,还是因为朕太年轻,朕坐在这皇位上的时间也太短。”朱厚熜请他起来坐好,“伱们需要熟悉朕,就事论事,事情过去就过去了。阁老也不用想太多,连辞表都递上来了。这也挺好的,君臣之间经历的风波越多越密,彼此了解得也越快。所以阁老一上来就那样夸朕,实在没必要。朕既不会因为一些甜蜜话语就飘飘然,也不会因为一时之气就挥之不去。”他看着杨廷和复杂至极的眼神很自然地笑着:“谁都难。您永远无法看到一个‘天子仁爱、众正盈朝’的局面,王德华他们永远不可能走捷径却不受指责,朕也永远不可能指望臣子个个都如同于公一样。朕其实很理智,很冷静,很现实。国事繁多,重任既在朕肩上,也在阁臣九卿等重臣身上,咱们之间不妨直接点、说话简单点。”“……臣明白了,陛下胸襟之广,臣实在佩服不已。”“是为了王守仁讲经一事吧?”朱厚熜微笑着点破,随后说道,“朕知道,翰林院没推选,王守仁没入过翰林院,这旨意的程序也称不上完整,经筵也非同小可。阁老,是有朕还没考虑周全的地方吗?阁老直言勿讳!”他开口就把杨廷和的理由一二三四都堵死了,杨廷和想了想就说道:“陛下好学甚笃,此大明之幸。王守仁之才干、功绩,老臣亦深为佩服。只是心学于学问之道却走入歧途,弃天理而不顾,以私心人欲为当然。此道走下去,天资卓绝者或可穷得至理,然此等不世出之宿慧英才又有几人?”“陛下适才所言几点,那倒皆是旁枝末节。如今陛下有惑而求解于心学,恐天下多有幸进之辈将假心学谋出身、谋迁转。继而以从心所欲、日进日新为由,大逞人欲而不知克己,不求至理亦不复礼。心学若得彰显,恐成大明新祸!”“此祸之大,老臣非是危言耸听,老臣今日亦是直陈心迹:与此祸相比,于不当之时、用不当之人、行不当之新法,其害亦远远不及!二三代后,天下必尽是私欲熏心、不忠不孝、无国无家之辈!”这一回的杨廷和既不哭惨,也没苦口婆心,说得也坦然多了——至少算是对自己借钱宁、江彬之案想赶走王琼等人做了个解释。朱厚熜一边思考一边问:“仅仅是朕有些兴趣,想听听他的见解,也有这么大的危害?”他明白泽雨轩 zeyuxuan.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