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抿了一口茶,继续道,“拿普桑来说,它的价格在全国各地都不一样,有的地方是18万,有的地方是19万,有的在20万的也有,总之就在这个区间。知道出口到国外才多少钱吗?8500美元!还有那个奥迪,国内大概也在27万到28万差不多,出口价也就1.5万美元。”
李和道,“技术差距在那放着,在国外同类市场很难竞争,只能以低价取胜。
韩国和日苯的汽车工业才发展了多少年?也就三十年不到,但是人家已经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像现代、丰田、日产在国际上一部分地区还能把通用这样的巨头打的无还手之力。人家有什么优点我们就要学习,当然也不能妄自菲薄。”
如果就事论事,单纯和外国车的技术质量相比,国产车确实都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看待事物要有历史的眼光,站在发展的高度。
陈祖滔笑着道,“不一样,比如韩国,他们起步比咱们还晚一点,可是爆发的比咱们快,人家六十年代就有积累,又没有欧美的经济和技术封锁,又禁止外国车进入本国市场,七十年代就有了爆发期。咱们现在都改革开放了,还能搞锁国那一套吗?咱们是大国,大国不能这么做,反正怎么都是堵不住外国汽车了,还不如合资呢,与其说是拿市场换技术,还不如说是拿市场换时间呢,等不起了哦。”
李和笑笑,“韩国独特的地里位置,加上本身市场小,外国车企不会计较,但是咱们这么大市场,要是不搞开放,世贸组织都进不去。”
陈祖滔笑着道,“咱们也别急,汽车生产中还是第三方技术比较多,有一系列的上下游配套厂商与咱们同行或者比咱们先行一步才行。发动机这些核心的都不说,就说最基础的。
国内的许多零部件和材料供应商的基础薄弱,第一就是材料加工工业落后于汽车制造业,像咱们用的车身覆盖件薄板,全是进口的烘烤硬化钢板。哪进口的?日苯。还有那个发动机连杆生产线,咱们国内是有,但是只能适用于非调质钢材质的连杆加工,所以至今连杆毛坯还是从日苯进口.....”
“其它特殊钢材基本都是进口,自给率不足2个点,配套供应商的成本高,咱们的成本也跟着高,没法子的事情。第二,说下这个模具,从开发变型车的角度来考虑,模具开发也是关键的一步,咱们这个车身覆盖件模具大部分也是日苯进口的....”
“第三,国外汽车电子,都在搞第四代了,包括电子技术,自动优化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一体化耦合交叉技术....”
“咱们造的是微型卡车,从成本上来说肯定要低于桑塔纳,高尔夫,捷达,甚至夏利、大发这种车型,那么如何控制成本呢?尽量的使用国产配件,国产化率要在80%以上。”陈祖滔滔滔不绝的说完以后,笑盈盈的看着李和。
“陈师傅,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李和苦笑,陈祖滔是在变相的告诉他,不是他们造不出好车,而是造好车是以不计成本为代价的,但是成本高了,售价就自然高了,一辆微卡的质量哪怕再好,如果价格比合资的轿车还贵,很难有市场,何况还是他们这种新开的车企!
失去了市场,宝马汽车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所以李和之前的埋怨都属于多余!
他继续道,“我提出一项建议吧,为了使汽车公司生产各个环节相互适应,应该加大力度扶持配套供应商。”喜欢我的1979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我的1979泽雨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