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一处摄影棚
地方不大,大概也就几十平方,中间隔了一个类似于屏风的小屋,然后是对着拍摄团队。
小屋里面有一个凳子,三个椅子,此时已经全部有人就坐了。
当中一人,面容清瘦,戴着个眼镜,左边是个头发发灰的老头,眯着个眼,右边则是一位年轻俊朗的帅哥。
此处正是凤凰台的《锵锵三人行》录制现场,方才介绍三人,正是主持人窦文涛,嘉宾马未都和魏阳。
《锵锵三人行》是一档访谈节目,节目模式就是三四个嘉宾坐在一个小桌,针对一些热门新闻或者是话题乃某事见解进行一定程度的讨论。
有趣的是,节目只是讨论,抒发见解,往往并不辩论对错,也不追求答案,有点“闲话天下,漫谈江湖”的意思。
这个节目早先隶属于凤凰台,目前影响力更多的是在网络方面。
这个节目相对是有一定门槛的,主要是受众群体是有一定文化知识水平的年轻群体。
说白了,就是年轻网友、大学生、白领、小资、文青、愤青、带路党等人,而这帮人往往也是电影市场的主力军。
所以主办方为了宣传电影,来这个节目转一圈已经是很常见的操作了。
只不过节目“格调”比较高,很多观众也比较反感这种“广告”,不能宣传的太明显,有点只可意会不可言谈的意思。
魏阳作为商人+才子,其实是《锵锵三人行》非常喜欢的优质嘉宾。
只是,魏老板以前更多的是宣传电视剧,而电视剧面向群体更加大众化,并且魏阳那时主攻电视平台,所以对这个节目兴趣不大,直到《扬名立万》,双方才达成合作。
魏阳宣传档期紧张,刚过来一个多小时,稍微上了点妆,同窦、马寒暄了几句就直接准备录制了。
这在综艺里面是比较少见的,不过《锵锵三人行》本来就是一个闲聊式访谈综艺。
这个节目甚至没有具体的提纲和台本,给个大致的框架和几个主题,就看嘉宾自我发挥,聊到哪算哪。
魏阳也算是见多识广了,但这么“随意”的知名综艺实在少见,甚至很多采访都比这个节目“更专业”。
不过私心来讲,魏阳还是很欣赏喜欢这种随性和轻松的录制氛围。
好的访谈和采访,最重要的就是要给予嘉宾轻松踏实的聊天氛围,这样聊起来更舒服,也能相应的更加走进内心。
就位之后,说了几句,导演询问情况,在得到准确反馈之后,宣布开机。
《锵锵三人行》录制正式开始。
与一般节目相比,窦文涛的开场白非常敷衍,一句话概括,然后就开始介绍嘉宾。
“其实应该不用介绍吧,马老师是老朋友了,魏阳恐怕也没几个人不认识。”
窦文涛跳过这些没用的环节,直接在节目上同魏阳寒暄,看似闲谈,实际上已经进入了节目。
“魏阳是第一次来我们节目,问个俗的,以前看过吗?”
“看过。”
魏阳点点头:“以前不太方便,后来上网方便的话,有空的话会看看。”
“荣幸荣幸,我们节目又多了一个明星观众,八卦一下,平时都喜欢看什么综艺或者节目。”
“我倒是没什么具体挑的,有什么看什么,国内国外,访谈游戏,相亲求职,寻宝和《百家讲坛》的节目也看,今天看到马老师很亲切。”
马未都笑了笑,这家伙常常闷着脸,不管笑不笑,总给人家一股阴嗖嗖的感觉。
“那咱们也算是熟人了。”
窦文涛乐呵呵的套近乎:“我很惊讶,你竟然看这么多节目,在我印象里你应该是很忙的。”
“忙,但也要松弛有度。”
魏阳笑了笑,解释了一下:“除了创业早期,我其实一直在给自己找放松和缓和的方法,尽可能的不要让自己完全的陷入工作中。”
之后他还补充道:“作为一个创作者,最忌的就是闭门造车,所以有时候看看电影、娱乐、新闻,既是放松也是一种充电,说不定就有灵感产自其中。”
魏阳这话不是扯淡,越是靠灵感和创造力吃饭的,就越要关注外面的事,杂七杂八的都要了解一下,不然就会“落伍”和“没常识”。
所以别人看综艺电影、刷短视频是“不务正业”,编剧和网文作者之类的,其实算是半工半玩。
魏阳虽然是个文抄公,但很多情节和一部分剧情也是要原创和优化的,这都离不开外界信息。
上辈子几十年的习惯,早让魏阳养成了职业病,碰上某个故事或者是事件乃至是性格鲜明的人物,第一反应是能不能改编成影视,或者是糅合化用为故事情节。
窦文涛和马未都其实也算是文化人,也都做过编导、编剧或者写书,多少是理解魏阳的说法的。
就着这个话题聊了几句,窦文涛借着创作,终于把话题转到了《扬名立万》身上。
“这部电影最开始是从哪里得到的灵感?”
上辈子看的电影。
不过这个说法肯定不能说,魏阳也早就想好了理由,侃(hu)侃(bian)而(luan)谈(zao)。
“这个电影最开始的源头是暴雪山庄模式,固定的场景,多人互相猜疑,sh抽丝剥茧,最终找出凶手。”
“后来有一次我们在讨论剧本,编剧导演吵的比较热烈,给了我灵感。”
“我就在想这个场景能不能和暴雪山庄结合起来,一个剧组和凶案的故事。”
“我们不想让这个故事太阴暗,所以就想着能不能再把喜剧结合进来,甚至推翻了大多数悬疑题材找凶手的设定,而是把凶手明牌,然后去反推案件的真相。”
“就这样,剧本就慢慢成型了……”
按照宣传计划,《锵锵三人行》播出的时候,电影已经上映两天,所以稍稍有那么几点剧透也无伤大雅。
窦文涛很给面子,三个人光是《扬名立万》讨论了四五分钟,才终于把话题转移到其他方面。
“据我的了解,你名下的蓝鲸鱼公司主要是拍电视剧,为什么现在选择拍电影。”
“赚钱啊。”
魏阳的直白连老江湖的窦文涛都有点恍惚,因为大多数人对电影还是有一定情怀的,娱乐圈的人更是如此。
马未都好奇:“电视剧不赚钱吗?”
“赚,但没电影赚的多。”
魏阳并不掩饰自己对金钱和事业的追求:“进军电影市场,一方面是开辟我们公司的新业务,两条腿走路比一条腿更加稳健轻快,另外一方面,电影的利润确实要比电视剧高,而且未来会越来越高。”
看着两个有些茫然的外行人,魏阳举了一下例子。
“目前电视剧市场目前大多数是买方市场,价格大部分是按照伱的成本来计算,所以很多项目的利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而电影市场是存在以小博大的黑马的,比如去年的《失恋33天》,票房分成是成本的十几倍,如果算上其他的收益,那么回报率将是非常恐怖的数字。”
窦文涛提出质疑:“可不是所有的电影都是《失恋33天》。”
“没错,这样的黑马少之又少,很多电影甚至无法上映或者是上映赔钱,就风险而言,电影是电视剧的几倍。”
魏阳点头承认电影市场的弊端,但他仍旧认为做生意不可能不冒风险。
“国内的电影市场是一片蓝海,十年前,张导的《英雄》2亿+就已经是突破历史,放到现在都不一定能杀到年度前十。”
“市场在不断的进度,而且是大踏步的进步,3亿、5亿、6亿,华语电影在不断且极为迅速的刷新票房历史。”
“我预计未来几年,国内的电影票房会进行井喷之势,华语电影达到10亿+也并非遥不可及,说不定就是明年后年,甚至有可能年底就实现了。”
“这样庞大体量的市场,收益和利润大幅度提高,也最大限度的抵消了风险,或者说,有风险也值得赌。”
在影视市场方面,魏阳虽然不是什么超级大佬,但也是十足的专家,至少窦文涛是没有信心和他掰扯的。
他也无心和魏阳辩论,只是开玩笑道:“为什么不是暑假。”
魏阳笑着摇了摇头:“当着镜头吹牛,我怕被打脸。”
窦文涛似乎很欣赏魏阳对金钱的坦诚态度,也觉得刚才魏阳对电影市场的剖析十分具有魄力。
所以他想和魏阳进一步讨论生意经,他甚至作为一个投资者的角度,来请教魏阳该怎么理财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