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之前有婚前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纳采:男方欲与女方结亲,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亲,送礼求婚。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初议后,若女方有意,则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求婚,并携带一定礼物,故称。纳采礼的礼物只用雁。《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郑玄注:“将欲与彼合婚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许之,乃后使人纳其采择之。”其礼物用雁。由此可见,对于大婚之礼,郑玄亦是大师,毋庸置疑,只需听他行事即可。问名:男家行纳采礼后,再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及时辰,以便男家卜问,决定成婚与否,吉凶如何。《礼记·方氏注》也说:“问名者,问女生之母氏也。”问名时,用雁为贽见的礼物。纳吉: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纳吉要行奠雁礼。郑玄注:“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于是定。”纳征:男家纳吉往女家送聘礼。请期:由男家择定结婚佳期,用红笺书写男女生庚,由媒妁携往女家,和女家主人商量迎娶的日期。结婚之中有正婚礼,亲迎、妇至成礼、合卺、餕余设袵。亲迎:俗称“迎亲”。新婿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通常是男家将婚期通知女家后,到成婚日,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接新娘,也有由男家派遣迎亲队伍迎娶,新娘在家等候。起源甚古,《诗经·大雅·大明》:“大邦有子,天之妹,女定阙祥,亲迎于渭。”亲迎礼始于周代,女王成婚时也曾亲迎于渭水。此礼历代沿袭,为婚礼的开端。妇至成礼:拜堂、沃盥、对席等,男方先到女方的家庙拜祭其祖先,然后再用车接女方到男家,要举行夫妇同器共餐、饮交杯酒等仪式,这才算完成结婚之礼。其中还有解缨结发这一项,“解缨”指新夫亲手解下新妇头上许婚之缨。“结发”指各剪取新夫新妇一束头发,以红缨梳结在一起。合卺:新郎、新娘在结婚当天的新房内共饮交杯酒、合欢酒。餕余设袵:合床礼,正式成为夫妻。最后便是婚后礼,妇见舅姑、舅姑醴妇、妇馈舅姑、庙见成妇。这些都不一一细表,携夏侯氏至北海观礼的陈翎,见之只能在其妻的怨怒中苦笑不已。诸葛亮、吕玲绮的婚礼是在青布幔搭成帐篷中,举行交拜之礼的。“曹操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贼!’青庐中人皆出观。曹操乃入,抽刃劫新妇。”诸葛亮、吕玲绮大婚之后,陈翎便欲拜别主公吕布回平原去。不过现在郑玄虽然没有了丧子之痛,可能会活的更长久一些,但念及其毕竟年事已高,自己政务繁忙、战事倥偬,今后怕是无暇专程来看望郑玄,因此,陈翎投门拜贴,直接往郑玄所居别院而去。郑玄暂居之处,就在杞园中。闻陈翎来访,郑玄遣一童子过来引路。此一小童止有七、八岁的样子,模样甚是可爱,梳了个总角之形,不过此时他满脸的都是忧愁之状。陈翎奇之,乃问道:“谁家小儿心已老,满脸都是肉包包?”小童没好气的鼓着腮帮子,回答着道:“堂前花月,庐后杖笞,换作于你,会将如何?”原来是受了责罚,陈翎拊掌大笑之,信口言道:“换做是我,只怕此时早已弃家逃遁无影了罢。”小童子咯咯一声,对陈翎顿生好感,正待与陈翎继续说叨几句,不料此刻两人已近别院,只听得屋中有一老者之声传出来,言道:“小辈无礼,信口雌黄!”吱嘎一声,旁门被推开,出来一人,陈翎举目看觑过去,但见此老者鹤发童颜,手拄一杖,怒目圆瞪,直看向陈翎。陈翎忙不失迭上前一步,带着歉意乞罪言道:“长者在上,请恕在下无心之失。”老者微微一颔首,捋须言道:“既是无心之过,老夫也就不多加指摘,念你乃是初犯,来为老夫牵驴。”陈翎愕然,不知郑玄为何唤自己牵驴。在旁的童子合掌拍手笑道:“驴、驴、驴,一头老木驴,…”正待继续唱下去,冷不防备郑玄以杖抽来,打在他的屁股上。陈翎估摸着童子应该伤势未愈,此一击郑玄虽然用力不大,但刚碰触到童子臀部之时,那童子便顿口跳将起来,胡乱叫喊着,嚷嚷道:“啊呀,疼、疼、疼,一杆大木藤,…”眼见师尊怒形满面,童子不敢再放肆,一溜烟就跑掉了。陈翎莞然一笑,重新向郑玄见礼,问道:“尊长为何要在下牵驴?”郑玄看觑着那童子逃遁的方向,含笑捋须,不回陈翎之话,言道:“你送来的这一童子,敦是不凡,只是顽劣了一些。”郑玄说着引陈翎至屋后。陈翎暗忖着道,原来这童子就是王基。随郑玄而行,转角处过来,便见一头驴嚼着草料被绑拴在一磨石边上。幡然醒悟,原来郑玄打算要自己帮他磨粉。在陈翎上前牵驴驱赶转圈之时,郑玄言道:“随着年事渐高,其他珍馐美味,老夫已无口福,只能以豆粉制些菜肴尝尝。”陈翎心有所感,为郑玄之宽大胸襟所倾倒。须知,就在建安三年,也就是明年,若无陈翎的出现,献帝会征郑玄为大司农。大司农,可是位列九卿的高官。献帝不是说说而已,在征辟诏书发出的同时,给安车一乘,随着天使一并向青州而来。郑玄在家拜受后,便乘安车至许昌,所过郡县长吏皆送迎。郑玄至许昌之后,立即借口有病,请求告老还乡。对于此等品德高洁之人,陈翎挽缰深深一礼,言道:“尊长以布衣雄世,是为天下长者,后学末进陈翎叩拜。”陈翎说着就屈膝下跪,向着郑玄拜了下去。陈翎这一礼甚大,郑玄不敢受,不过因身体所累,不能强拉陈翎起身,郑玄只得侧身避开。看着陈翎足足叩首三下,郑玄苦笑言道:“老夫还尚未离世,如此之举,不妥,不妥。”陈翎起身拍尘土,呵呵笑道:“他日驾鹤西去之后,不能亲眼观之,晚辈此举可略偿尊长些许遗憾。”郑玄不以为忌,哈哈大笑起来,唤陈翎继续牵驴,言道:“小子胡言乱语,怎知我不能亲眼视之?”陈翎边牵磨,边言道:“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郑玄拄杖颔首,言道:“孔圣之言汝等小辈当须尊崇,然《墨子·明鬼下》何解?”《墨子·明鬼下》中记载道:周宣王杀其臣杜伯而不辜,杜伯曰:‘吾君杀我而不辜,若以死者为无知则止矣;若死而有知,不出三年,必使吾君知之。’其三年,周宣王合诸侯而田于圃,田车数百乘,从数千,人满野。日中,杜伯乘白马素车,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追周宣王,射之车上,中心折脊,殪车中,伏弢而死。当是之时,周人从者莫不见,远者莫不闻,着在周之春秋。周宣王有一天要把他的大臣杜伯给杀掉,但杜伯根本没干什么要被杀头的事情,就特别冤。但周宣王不知为何,就是要杀他。于是在死之前杜伯含恨向周宣王说道,王啊,你之所以敢这么冤杀我,不就是觉得死者如灯灭什么事儿都做不了了吗?我告诉你,我死之后,如果泉下有知,三年之内,一定从爬出来给你来点儿颜色看看。周宣王不甩他这一套,挥挥手就还是把杜伯给杀掉了。三年之后,周宣王跟一群诸侯外出打猎,宝马豪车一大堆,跟从服侍的仆人都有好几千人。于是整个猎场上都是周宣王的人马。就在这种情况下,突然,大家看到远方开来了一辆战车。这车煞白煞白的,拉车的也是一匹白雪宝马,简直吸引眼球。远看着车上有一人,穿血红色的衣服帽子,背血红色的长弓,带血红色的箭夭。这车直冲着周宣王而来,追得近了,大家定眼一看,这不是三年前就死掉的杜伯吗?这到底是人是鬼?难道真是从地底下爬回来的?只见战车上的红袍杜伯捻弓引箭,红色箭夭瞬间激发,周宣王正心脏中箭,当时就不行了,死在了车上。墨子还加重强调,这可不是我瞎说的,当时跟从周宣王的人们全都亲眼得见,离得稍远看不清楚的那些人也都有所耳闻!除了这件事之外,《墨子·明鬼下》这一书中,还记载其他鬼神之说。譬如:句芒现身吓人事件,庄子仪大棒杀人事件等,这些事出自不同的《春秋》。墨子讲这些鬼故事,是有他的缘由的。“为君者以教其臣,为父者以警其子,曰:“戒之慎之!凡杀不辜者,其得不祥,鬼神之诛,若此之憯遫也!”说的就是不要乱杀人,不然会被追魂逐命的。而现在郑玄与陈翎谈论鬼神之说,实则就是借墨子之口,劝陈翎今后少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