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有想到,我在美国的第一个“景点”竟然是某公共停车场,找位置就用了10分钟,之后去的每一个地方,停车都是一个让人头疼的事情。特别是对于我这种一直恐惧,并懒于学车的人来说,旧金山湾区就是我的灾难,我的总结就是:车就是腿,没车?就得有一双好腿,不然哪儿也别想去……还好有朋友开车,但有时还是要靠自己,打印一张旧金山公交地图,拿着lonelypl,坐着Caltrain从SantaClara40分钟就到市区,车站到还算比较市中心,走一段就会到商业区,但商业区去多了就没意思,很想坐着公车到远一些的地方,这时就的确是个挑战了。好在旧金山很小,只呆了几天我就可以经常遇到自己熟悉的街名了,也许住惯了北京,去哪儿都会觉得迷你吧。这里的公车Muni,相当不人性化,首先:车少,等的时间长,线路乱七八糟,我都是蒙着上去,看到了差不多的地方就下,下车前都要拉一下车窗边的一个绳子,然后显示stoprequested,就停了,我都是跟着别人,看着差不多就下,转个车,走半个小时,等车半个小时,对着地图,一个街一个街的对照。。。。不过价格低廉,1.5刀,上车投币,第一次坐没有经验没有准备硬币,无论怎么投都只是1.4几,司机无奈的说:“算了算了,够了!走吧!”话说回来,人人都开车,谁还介意公车呢,公车大概有几类人:老人(很多华裔),年轻人大多不太正经,我拿手机发短信,竟然有人对着我已经快退休的古董手机说:wownicephone。我无语。地铁BART,我直到最后一天才坐了地铁去Berkeley,之前想坐,但想去的地方都没地铁,还好有当地的朋友一起,不然,不迷路才怪!按他的话说:“这个地铁只是给会坐的人坐的。”车里的报站是人工的,只是含糊不清的说一下站名,就过去了,别说什么双语了,听都听不清,就连本地的朋友,因为多年不坐,又听不清,差点坐过了站……我上车的Powell站是旧金山市中心,有几条线竟然都从这里经过,不同的时段,车的节数也不同,来之前还要报一下有几节车厢,几号线,天,可见坐地铁的人有多少,这要在北京,估计天天得出事故。一位70年代在加州长大的朋友说:“现在这样的公交就算很发达了,她小的时候,更糟糕,政府根本觉得这些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政府觉得人人都会开车。”朋友家在离旧金山40分钟,晚上回去的时候,高速路旁越走越黑,只有稀稀拉拉的路灯,和快餐店的招牌,原来这就是朋友说的传说中的农村!他家在硅谷中心,我却觉得是某个村子,除了房子的风格不一样,柏油路代替了土路,汽车代替了拖拉机,花园代替了田地。。。。朋友听到我这个形容,深感无奈,习惯了热闹嘈杂的大城市,突然感觉一阵的失落,车呢?人呢?晚上出去遛弯,一片漆黑,想去买东西,根本没听说过小卖部,必须开车,在这里,近”的定义是开车五分钟,“堵车”的定义是在路上停了五分钟不能动,“出去”的定义就是要开车。加州是非常适合公路旅行的地方,一,路的质量很好,景色更好,一边是山一边是海的绝美公路。二,便宜,一路上高速路一分钱也不收,是明副其实的freeway,三,方便,GPS系统相当发达,就算是路盲,跟着导航也是哪里都可以去,此外,加油站全部自助,直接插信用卡,自己加油,非常有效率。一般的旅行者来到加州,最好的办法就是租车,既方便又灵活。无肉不欢,从娃娃抓起。说到肥胖,美国人的超重是出了名了,的确,在街上走就会感叹:胖子真多啊,自己真瘦啊!(哈哈)本来想拍上几张“典型老美”的照片,但实在太多,也不太礼貌,具体有多胖,大家就尽情发挥想象吧。去美国前,就被无数朋友和同事提醒:“美国没得吃。”或者“美国东西可难吃,别忘了带方便面”当然,最终我没有带方便面,我也吃的很high,因为美国有各国的食物,特别是墨西哥餐,做的真是超级的好吃超级的正宗。但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美国自己的食物,没得吃。”看看满大街的快餐LOGO吧,大家明知道是垃圾食品,还是人满为患,一般在这种地方吃,两个人15-25美金就够了,按美国的标准已经不贵了。典型的美国快餐,一般都是一边主餐,可能是汉堡,三明治,或者墨西哥卷饼之类,一边必然是土豆,炸得,烤得,薯条,薯饼,反正是土豆家族的就对了。跟西餐比,中餐绝对是样式丰富,结果,被美国化的中国快餐也出现了,满大街都可以看到我们的国宝-熊猫,美国最流行的快餐之一Pandaexpress!号称courmetchinesefood,怎么也要让土著我检验一下,而且发现生意还不错,更引起了我的好奇心。虽然朋友一再说这里一点儿也不正宗,但我就非想要尝尝有多么的不正宗……进门就是汉字“你好“的牌子,可是满眼却没有一个亚裔面孔,不论是服务员还是厨师,不知这些各种颜色的人能做出啥味儿的中国餐呢,店里人不少,叫外卖的也很多,餐馆里最大的宣传画是宫爆鸡丁,这菜似乎永远是老外的最爱,点菜的方式有点像单位的食堂,你要什么,他给盛什么,最后结账,我点了个Beijingbeef,这名字听着多亲切,不知道吃着亲切不亲切?实话说味道比我想的好,至于正宗与否,我就可以抛到脑后,这里本来就是为符合当地人口味的,而且里面的炒面让我想起了中学门口的小摊位,其实美国化快餐的意思就是:肉多。无肉不欢,天天吃肉不吃菜,也难怪有些老美的体形都那么巨大了。不仅在快餐店,美国人在party上的BBQ也非常有名,还会经常到草地上去野炊,BBQ很简单:拿两片面包,铺上肉,撒上酱,比较健康的是还有一些蔬菜沙拉,此外,他们在家做饭也是绝对离不开肉和Cheese的,去朋友弟弟家做客,两个小孩只吃三明治里的肉,把菜都挑出来不吃,家长也没说什么,原来,吃肉的功力也是从娃娃抓起的。美国的垃圾食品虽多,但美食更多,来自全世界的移民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风味,其中当然少不了唐人街和中餐,也多亏了他们,才让我的胃不至于太难过。那随处可察的中国味以前常听人说,在国外什么时候最想家:拿起筷子的时候!最开始还不觉得,感觉自己吃西餐,芝士这种东西是没有问题的,直到两年前在澳洲寄宿家庭,才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中餐的伟大,天天被房东喂甜点,连方便面和咸菜都想了!她家住的又远离市区,好在就10几天,不然我的胃就要彻底崩溃了。不过在美国这个好像不是问题,在这个被垃圾食品淹没的国度里,中餐还是相当正宗的,偶尔吃一次,保证自己的胃运转正常。加州的中国人尤其多,似乎亚洲人理科天分好,所以在硅谷地区的工程师很多都是亚裔,华裔,针对华人的服务也就应运而生了,在SanJose做了两次足疗,打电话预约完全就是中文,朋友说这里做足疗的人很可能都是非法移民,因为他每次去按摩师都不一样,小小的门脸,叫:HappyFeet,里面黑漆漆的,都是同胞,按摩师有年轻的女的,也有3、40岁的中年男人,一个小时20美金,加上小费5-10美金,要比中国贵不少,却已经是美国标准里最便宜的了。我没有跟他们聊太多,但在远离家乡的一个小黑屋里做着重复的动作,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自己最清楚了。在明尼苏达州,朋友家的邻居给女儿组织了高中毕业典礼,在这个纯白人的社区里,原本以为我会是到场的唯一亚洲人,但惊讶的在白人堆儿里发现了一张亚洲脸,一个50多岁的中国阿姨,来自天津,80年代就来到美国,嫁给了一个白人,两个儿子长得一点中国元素都没有,让我意外的是,也许是多年美国生活的熏陶,虽然她的英文还是有着中国味道,但却非常开朗,跟白人邻居们打成一片,得知我是同胞,她开心的领我去她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