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念不喜欢韩非。阑
这是全小圣贤庄都知道的事实。
哪怕时至今日,韩非依旧是伏念最不喜欢,最不愿提起,甚至连回想都不愿回想的师弟。
但韩非终究是伏念的师弟,是从小圣贤庄走出去的儒家弟子……尽管他一般被认为是法家的人。
在韩国将亡之时,伏念甚至愿意打破小圣贤庄不问世事的原则,以儒家的名义庇护韩非。
对伏念来说,这是他身为儒家掌门应有的担当。
李斯和韩非因为出身选择等等缘故而走到了对立面,这是伏念不愿看到的局面,但他也可以接受。
各为其主,各行其道,对诸子百家任何一派的弟子来说都很正常。阑
伏念也不觉得李斯,又或者韩非有义务因为二人的出身而对对方手下留情。
但是李斯绝对不应该在明明不必要的情况下,把韩非往死路上逼。
也许,当年的事很难说清楚究竟是谁的原因了。
韩非锒铛入狱走向末路,可能怨他自己一意孤行冥顽不灵,可能怨当时还是秦王的嬴政心狠手辣不顾脸面,也可能怨李斯不顾同门之谊落井下石。
这些都有可能。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其实原因根本不重要,关注一下结果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就够了。
不过荀子肯定不会湖里湖涂的接受自己最钟爱的弟子的死讯……哪怕后来被证实只是假死。阑
总之儒家靠着自己的人脉,弄清楚了当时的一切,自然也知道了李斯在其中充当的角色。
说是李斯一手导演了韩非走上末路的结局那纯属胡扯,他可没有本事替秦王政下决定。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这件事上是出了大力气的,务求将已经无力回天的韩非彻底打入地狱。
其目的,在荀子亦或者伏念看来也不难猜——无非是确保自己的地位罢了。
嬴政的野望也许需要大量的法家人才来,但领军之人显然只需要一个。
有了韩非,这个位置很可能就轮不到李斯来坐了。
李斯想要保证自己地位的想法,荀子和伏念仍然可以理解。阑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他还是不该把韩非往死路上逼。
李斯的举动,彻底激怒了儒家的掌门。
这不仅仅触犯了儒家弟子该有的仁义底线,同时也代表了李斯这个人不可靠,不值得相信。
今日可以为了权力地位坑害自己的嫡亲师兄,明日也就可以为了类似的理由出卖整个儒家。
应该说伏念的判断非常准确,今天相国大人不就来登门拜访了吗。
怼他也是活该!
怼完李斯后,伏念显然心态不错,施施然的迈步朝台阶上走去。阑
李斯等一众客人自然居左跟进。
公孙玲珑一边扭着水桶腰跟上,一边挥舞着面具,一边来回打量两侧负责迎宾的儒家弟子,一边滴咕着:
“嗬嗬,侧门走小人,正门一道迎贵客,二道迎大夫,三道迎君王。”
“这儒家的臭规矩还真是多的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