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正沉默了半响,抬头看着村长。 “叔,我会对苏家闺女负责的,等她年岁到了就娶她过门,现在先订亲。” 这话正是村长此行来的目的,可从余正嘴里说出,村长说不出的心酸,娶苏家的闺女,着实是委屈了正哥。 “既然你已经打定了主意,那就去信跟你父亲说一说此事。” “不必了,想来我要娶农家女的消息传回去,他会很高兴。” “唉!你父亲那边,就由我去信说明原由。” “有劳村长叔了。” “你先休息,我上苏家一趟,把这事告诉苏家。” 等村长一走,青林犹豫着问道:“主子,你真的要娶那苏家闺女?” “嗯。” 青林忍不住替自家主子委屈,以主子的家世,本应配个大家闺秀的,又哪里是苏家闺女那样的村姑能够配得上的,可是现在。 以免夜长梦多,怕在传出些什么难听的话,村长这边也不耽搁,直接就去了苏家,打算跟苏家说一声,明天就把这事给定了。 “啥,那余家的小子想娶我家闺女?” “事也发生了,现在村里的流言你们也听说了吧,正哥那边我刚去了一趟,这事正哥已经同意了,明儿就把这事在村里公开。以后他们俩就是未婚夫妻,等你家闺女年纪到了,就让两人成亲。” “村长叔,这事我不同意,我不会让我家闺女嫁给余正那小子的。” 村长没想到会在苏家碰钉子。 “老二,你糊涂啊,白天他俩嘴对嘴。” 话赶话说到这,村长忍不住老脸一红,苏老二也不自在。 “我闺女那是为了救人。” “别的都不说了,你就说有多少村民看见,难道你以后想让你家闺女,做一辈子的老姑娘。到时候别说是嫁出去了,就是你想招个上门女婿,估计也没人肯上门。” 一听村长这话,苏老二也犯难,这事咋就偏偏让他闺女遇上了。 “叔,你让我们考虑考虑。” “时间不等人,你们可得抓紧点。而且你家闺女嫁正哥一点也不吃亏,他爹可是在京都当大官,正哥好歹也是官家子弟,村里多少人家的女娃都想嫁他。” “我家闺女不稀罕。” 苏老二小声嘟囔,幸好村长没听见,否则定要骂上一句。 等村长一走,莲氏就看着苏老二。 “当家的,你到底还有什么事瞒着我?” 不怪莲氏会这么想,要是自家闺女只是救了人,虽救的是个男的,但在村里也不是啥大事,可现在村里都传成啥样了,她不相信里面没点事。刚才她隔得远,只听到村长说余正同意娶她闺女,其他的她也没听着,否则人也不会像现在这么淡定。 “其实也没啥,就是闺女救人的法子有点特殊,嘴对嘴给余家那小子吹气。” 苏老二眼神乱飘,反正他今儿问闺女,闺女是这么跟他说的。 莲氏一听身子晃了晃。 “孩他娘,你咋样了?” “这么大的事,你怎么能瞒着我。” “我也没想瞒你,只是不知道要咋个跟你说。” 苏鱼还不知道今儿个发生了这么多的事,当时救了人头也是昏沉沉的,天又冷,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村民们的表情。在现代,她这样的做法说不定还会上电视,被人夸一句见义勇为,所以根本就没想那么多,可她却忘了这是在古代。 在床上睡了一天,晚上才起来去灶屋,一家子一起吃饭。 吃饭的时候,苏鱼就觉得今晚的气氛不对劲,全都跟别人欠了几百两银子似的。 “爹,家里出啥事了?” 问完扒了一口饭,胃口跟往常一样好。 看着自家女儿心大的模样,莲氏是又好气又好笑。 “鱼儿,你那救人的法子是从哪里学的?” “书上学来的,前不久不是买了一本杂书,上面写着落水之人没有呼吸,要用手按压心脏部位,若是还没反应在以口度气,如此反复,就能把人给救回来。” “你就没有怀疑过那本书的真实性?”苏胜忍不住问道,因着妹妹,今儿他在族学被人当猴看了一天。 “怀疑过啊,这不今天刚好救了余正那小子,我就在他身上试了,书上写的果然没错,我这不就把人给救回来了。当时我把人拖上岸的时候,他都没有呼吸,我要不救,余家那边现在已经在办丧事了。” “你倒好,把人救回来了,那你有没有想过自己。” “我有啥事儿?” 看着苏鱼这样,显然是没有往那方面想,一家三口都不知道要怎么说,他们总不能说,闺女(妹妹)救人不对。 “当家的,还是你来说吧。” 苏鱼看着自家老爹。 “刚才你村长爷爷过来过,说余正答应要娶你,闺女,你是个啥意思?” “啥,我把他从河里面救起来,他竟然要娶我,他还是人吗!我不嫁他,他就是个麻烦精事精,谁沾上他谁倒霉。” “那你打算以后嫁个啥样的人?” “这个我还没想好,等以后遇到了再说吧。” “闺女,别以后了,你要是不嫁余正的话,以后你也嫁不出去了。不过你也别多想,要真不想嫁,就在家里当一辈子的老姑娘,你大哥会养你一辈子的。” “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苏老二看向自家儿子。 “爹说的对,要是妹妹不想嫁的话,我以后会养她一辈子。” “我不过就是救了个人,咋就闹到非他不嫁的地步。” “闺女,今儿你救人的时候,村里好些村民都看到了,你明白爹的意思吧?” 苏鱼整个人都不好了,她救人的时候被村里人给看见了,自己当时给余正做人工呼吸,这放在古代,可是惊世骇俗的事,她咋就不知道当时旁边有人,要是知道也不敢这么干,可现在说啥都晚了,气得饭都吃不下去。 “我饱了你们慢慢吃,我得回去缓缓。” 苏鱼这一缓就缓了三天,村里说的是越来越难听,就连村长都压不住。在这风口浪尖上,余正找了邻村一个媒婆,抬着聘礼上了苏家的门,村里人一看有戏,跟着来到苏家院门口看热闹。 人家是来提亲的,余正又对苏家有恩,苏老二也不好把人拒之门外,只得把人给请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