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登巴达是一个庸碌之主,不明白天下大势,不知道大明的实力到底是什么样子,他反而敢轻易下决定。
因为同样的朝贡贸易,在两方看来是不一样的。
前文说过,大明一方面将这些国家视为臣属,一方面在朝贡贸易内里其实比较公平的。
但是在南洋诸国之中,却是将大明视为一个平等的国家,至于朝贡文书之中那些肉麻的词汇,却是通事如大明文臣粉饰的结果。
如果秉笔直书,恐怕朝廷的面子挂不住。
当然了,内里庆幸,如果说朝廷一点也不知道,也是未必,就好像安南很长时间之内,都是对大明称臣,在内自己称皇帝。
一连好些年,大明朝廷再迟钝,也不会不知道。
只是追究的成本太大了而已。
当然了,不是没有真心臣服大明的国家,比如琉球,占城,几个靠近大明需要大明保护的小国。
拿马六甲,也就是满刺加举例。
满刺加的独立,有赖于郑和船队的影响。
满刺加的史书《马来纪年》之中写了一则故事。就是大明皇帝得知。满刺加称臣,大喜之后,得了褐黄斑皮肤病。只能按照医嘱去向满刺加国王求取洗脚水,喝掉洗脚水,并用之洗澡,才康复了。并发誓永远不让满刺加称臣。
让满刺加称臣的皇帝乃是永乐。
却不知道永乐知道这些话,会是一个什么反应。
这一点就反应出了南洋各国对大明的真实态度,是一个远方的大国。
那就呵呵了。
这一类的国王并不在少数,并不是每一个国王都是英明睿智的。
但是登巴达却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苏丹,他虽然没有去过中国,但是见识旧港的军队,也与很多中国人有交情。
对中国的情况是比较了解的。更不要说在战场之上,与大明的军队交过几次手,这种对手的经历,更让他了解大明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
其实,以他的本意不想立即灭了满者伯夷,只需要满者伯夷称臣。从而和平的取得满者伯夷的财富。
毕竟满者伯夷称霸南洋两百多年,这底蕴不是白给的。
只是大战连连,双方仇深如海,已经不容留手。但是他依旧在做了这一件事情之后,立即向大明称臣,想要善后这一件事情。
而今却面临这个局面。
如果寻常的人面临这个局面,或许就惧怕了,但是登巴达却没有。甚至更激发了他的雄心壮志。
什么雄心壮志。就是效仿满者伯夷的开国之主,击败蒙古人立威。他也要让大明折戟海上,踏在大明远征军的尸体之上,重新成为南洋霸主。
登巴达下定决心与大明在海上一较高下。却也没有轻敌大意,他一方面整兵经武,提高军队战斗力。
另外一方面更是写出一封封的书信,联络各方,所谓上兵伐谋。
于是大明对淡目的攻伐还没有开始,外交战却先开始了。
旧港就不用说了。
旧港施家是大明忠实的支持着,没有大明的支持就没有旧港的今天。但是淡目在南洋并非没有盟友的。
其实淡目与满刺加之间并没有太多的关系,甚至如果要争夺南洋霸主,满刺加就是最大的敌人。
在历史上淡目国全盛的时候,也是大举西进想要攻下满刺加。
只是哪个是时候,葡萄牙人已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