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赵云和文丑带着支援大军一路追杀西凉败军,赶到皇宫的时候,董承正在带着西凉军马在城楼下耀武扬威。 这家伙,原本也算是西凉出身,对于西凉军的战斗力过于神话,以为西凉兵马天下第一。 现在自己手底下有两万大军,可以纵横天下,所向无敌了。又知道沮授他们不过才一万人马的,兵力是自己的一半,更是小觑他们。以为破冀州人马必矣,攻占皇宫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然而,在进攻了好几拨都没有任何进展,反而留下了成堆的尸体,至今还没有踏入城楼上,也没有给守城的冀州士兵,造成像样的威胁。 看着进攻的西凉兵,又退了回来。董承也都着急了,看不下去,接连斩杀几个带头后退的西凉将领之后,又让手下将领重新组织冲锋。要求他们不要怕,也不要停。 而自己却骑着战马,来到了城楼前面,弓箭的射程之外,对着城楼上大喝大叫。 “对面的冀州军马听着,你们已经被包围了,现在整个长安完全处于我大军的控制之下。你们要是不想死,就赶紧投降。否者城破之日,就是我大开杀戒之时”。 虽然进攻不顺,但董承还是没有正是冀州人马的战斗力,对于自己的手下兵马很是信服。有点嚣张的,故意哄骗冀州军,劝降他们。 听到董承有点嚣张,在煽动蛊惑人心。你还别说,冀州人马听到他的蛊惑声,还真有点骚动,军心有点不稳。 对此,沮授早有准备,只见他很轻蔑的看着底下的西凉大军,对着城下笑道。 “哈哈,我看你们不过是自欺欺人吧。到现在还没有攻入城楼上,还敢说已经控制长安了?不过是白日做梦罢了!至于让我们投降,真是很傻很天真。我主公大军已经在路上,估计今天就回来了。到时候你们都自身难保,还敢在此蛊惑我大军军心,真是不怕死!”。 顺着沮授的意思,朱灵也站出来,举着武器,喝道“哼,一群乌合之众,也敢在我军面前耀武扬威。不怕死的就过来,爷爷在此等着孙子们过来送死!” “对呀,将军说的很对。孙子们,快过来送死,爷爷这里有好东西,招呼你们!” “哈哈,不怕死的过来,和老子较量一下!” “我看敌将是个软蛋吧,还是回家绣花去吧!” 这一席话,说的冀州士气为之一振,都吩咐附和,嘲笑底下的西凉兵,等着他们过来送死。 各种污言秽语,冲着西凉大军就是一顿嘲笑,把他们气得够呛。而作为他们的首领董承,更是气满于胸,险些从马背上摔了下来。 “你,你们,真是不可救药。既然如此,全军听令,给我杀。攻入皇宫,杀光这群砸碎”。 董承气的够呛,见自己出马打击敌军的士气,不但没有作用,反而起了反作用,让他士气更加高涨了。而自己这方却惹了一肚子晦气,受了骂。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都这样谁还能忍住,反正董卓忍不住了,就叫嚣杀光他们。手下的西凉大军也是群情激愤,一般只有我们骂别人的,那有别人嘲笑我们的。 这还忍得住,不能忍就干吧。于是就三三两两的结成攻城小队,不需要将领指挥,朝城楼继续发起进攻。报仇雪耻,杀光这群畜生。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迎接他们的是乱箭齐发,滚石滑落,还不到一会。西凉兵就丢下了大批的尸体,又退了下来了。 见手下士兵又败退下来,还不敢在冲锋了。把在傍边督战的董承,气的哇哇大叫,有点暴跳如雷,但还是无计可施。 正在无计可施的时候,突然见身后,几面旗帜迎风招展,大队人马赶来了,应该是自己的援军到了。 董承有点兴奋,心想这会可以报仇雪恨了。仔细看了一眼之后,脸色大变。一下子就跌坐于马下,不知道怎么办了? 一看董承这表情就知道来的是敌非友,要不然他不是如此显得很无助,也很无能。 等近了一看,果见是“赵”、“文”等袁家军旗号,冀州的援军到了。 朱灵在城楼上,站得高看得远,见袁家的旗号,迎风飘扬,知道主公大军到了,很是兴奋,大喝道。 “兄弟们,主公援军到了。大家和我一起打开城门,迎接军队进城。前后夹击,杀光他们!” “打开城门,杀光他们!” “打开城门,杀光他们!” 不要朱灵特意提醒,冀州军马也看到主公援军到了,并且来的还是冀州大将赵云、文丑。见此他们很是振奋,俱兴高采烈,杀气腾腾的叫嚣道。 什么,竟然是战神赵云亲自领军来了,西凉兵还哪有什么抵抗力,没有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就算好的。 又见自己主帅不争气,吓得魂飞魄散,跌坐于马下。无不丧气,主将如此,还抵抗什么? 也不知道谁带的头,把武器扔到了地下,作投降状。其他的西凉士兵,有样学样,纷纷丢下武器。蹲在地上,把手举起来,投降了,连一个抵抗的都没有。 赵云持枪纵马而来,见西凉兵都投降了,就招呼手下士兵去收降他们。 文丑兴冲冲的而来,原本还以为可以好好大杀一顿,结果却遇到全军投降。气的他当时就骂骂咧咧的,不停的抱怨。 “妈的一群没有骨气的家伙,这样就投降了。老子还没杀过瘾的,真是晦气!”。 见文丑得了便宜还卖乖,赵云出言打断,提醒道“好了,正事要紧。我们还是赶紧收降他们,去见过沮授先生,听他指挥,收复长安吧。” 听赵云这样一说,文丑也反应过来,就一起招呼手下去帮忙,收降敌军。 之后二人就不管其他了,包括还瘫在地上的董承。一起来到城楼下,去汇合朱灵他们。按照主公的授意,听沮授军师指挥,去部署下面的行动,好收复长安,在迎接主公大军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