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轩辕新明录 > 第八十四章 王爷,他就是真的

第八十四章 王爷,他就是真的(1 / 1)

“大人,外面有客来拜。”一名仆役忽然在书房门外说道。 “是谁?” “是宁靖王爷。” “那快快有请。”毛渊明说着,连忙站了起来,走出书房门外。 朱术桂和往日一样,迈着稳健的步伐,从二门外走了进来。三人连忙迎了上去,把朱术桂请进书房。 落座奉茶之后,毛渊明便问道:“王爷登门造访,不知有何指点?” 朱术桂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各位做得好大事,如何不与老夫知会一声?” “王爷是说……”毛渊明知道朱术桂登门必有要事,而且多半是与朱慈炤有关,但是对方没有说明之前,只能先装傻。 “若不是老夫前去探望延平郡王,你们还要隐瞒到何时?”朱术桂声音洪亮,语气慷慨,貌似有些不悦,“你们要拥立永王朱慈炤登基,为何事到如今也不告知老夫?” “王爷,此事只能恳请王爷恕罪了。”许纬辰连忙答道,“如今是战乱之时,天下未定,永王一日未登基,我们一日不敢过于招摇。拥立永王之事,前后也就寥寥数人知道。我们这么做也是不想节外生枝。王爷万勿见怪。” “是啊,拥立崇祯陛下的后裔,再兴大明,一向也是王爷的夙愿,王爷不会反对吧?”毛渊明笑呵呵地问道。 “老夫早在东宁之时就说过,你们有心拥立先帝后裔,自然是最好不过。只是有一件事。”朱术桂顿了一顿,用严厉的眼神扫视了一下三人,说道,“你们如何知道,这个朱慈炤是真是假?” 这是个好问题,而且迟早会有人问。在此之前,穿越者们已经商量过了,朱慈炤的真假问题,郑经本人不会质疑,因为对于郑经来说,只要不是拥立已经在东宁的这些明朝宗室,谁都行。郑经不质疑,郑经的手下自然也不会有意见,至于那些投降的清军将领和官员,更不会来管你到底拥立谁。 有可能提出质疑的,大体是两种人。一种是那些大明遗民,黄宗羲、葛世振、林时对们,他们对正统性的要求显然是很高的,但这些人相对容易安抚,而且从私利出发,立一个在浙东找到的永王,肯定比立在东宁的其它宗室要好。真正有利益冲突的,也就是东宁那几个宗室,当然是以朱术桂为首。 “王爷放心,永王的身份,我们已经确认过了,绝不会有假。”毛渊明面带微笑,十分自信地回答朱术桂。 “如何知道真假?老夫听说,找到的朱慈炤流落民间三十年了,一无金印金册,二无信物凭证。几位先生何以如此有把握他是真的?”朱术桂依旧目光炯炯,逼问毛渊明。 “……” 毛渊明沉默了一会儿。这个问题确实是最难回答的。穿越者们是根据发生在康熙四十七年的“王士元案”来认定王士元就是朱慈炤的,但这个理由无法同除郑经以外的任何人讲。 “王爷,朱慈炤就是永王殿下,王爷您是十分清楚的。”想了半天,许纬辰这才接下了朱术桂这句话。 朱术桂一皱眉,似乎是没有理解许纬辰的逻辑,问道:“老夫正在问这件事,何以十分清楚?” “王爷请想,若是我们不能找到崇祯陛下的子嗣,一旦消灭了清人要拥立一个人当皇帝,众将会拥立谁?” “这……”这下子轮到朱术桂无法回答了。 许纬辰这句反将一军,确实戳中了朱术桂的软肋。以朱术桂为首,在东宁的大明宗室十数人,其中身份比较高贵的,就有鲁王世子朱弘桓、郑王世子朱由某、益王府的几位郡王等等。但一直以来,郑经都没有再拥立新的大明皇帝,也就是摆明了不会立其中任何一人的态度。现在摆在朱术桂面前的选择其实很简单,要想拥立大明皇帝,就要承认这个朱慈炤是真的,如果不愿意承认这个朱慈炤是真的,那么郑经大可谁也不立,到时候自己称帝。 许纬辰见朱术桂犹豫,便趁热打铁又说道:“王爷,恢复大明江山是一切的根本。永王殿下登基之后,在东宁的大明宗室依旧是宗室,王爷您还是郡王,甚至可以更进一步。若是江山易姓……” “好了,老夫明白了。”朱术桂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个永王朱慈炤无论真假,都得是真的。” “不,王爷,他就是真的。” “哈哈哈哈……”毛渊明和常镇业也都笑了起来。 “唉。你们的意思老夫知道了。”朱术桂说着站了起来,“那你们准备什么时候让老夫与永王相见?” “王爷不必心急。十三天后的三月十一便是清明节,我们已经安排下那一天,恭请永王、延平郡王和王爷前往岳王庙拜祭岳元帅,到时候再为王爷引见。” “好,那老夫告辞了。”朱术桂说着,起身离去。 前线的军报不断地传来。吴江县被郑军攻克之后,苏州府和松江府之间的联络岌岌可危,杰书一面下令傅喇塔尽力“剿匪”,一面让杨捷放弃吴淞口,向松江府方向收缩。项绍宽等人研究之后,决定转头向东,攻取青浦县,彻底断绝松江府和苏州府之间的联络。 驻守吴淞口的蒋一正发现杨捷撤军南下,马上也意识到松江府城防务告急,于是出兵围攻上海县城。三月初八,留守上海县城的川沙营参将任元礼和上海知县任辰旦开城投降,之前回到城中休养的刘河营游击沈守才伤重去世。 青浦一带的攻防再次打成了孟良崮,郑军一万多人将青浦县城围住,傅喇塔和撤退到昆山一带的喇哈所部总共近两万人从西面向郑军发起进攻,双方激战连日,互有胜负。 蒋一正则将日军的小型安宅船和缴获的清军小型沙船分成三批,轮流溯黄浦江而上,日夜袭扰松江府城。杨捷不堪其扰,却又束手无策。 形势发展非常不错,留守杭州的军机处也就放心筹办朱慈炤的登基大典。 登基大典的时间定在了乙卯年四月初一,格里高利历1675年4月25日。虽然毛渊明很想把大典的时间再推迟几天,定在5月1日,不过也知道这样没有什么用,就算现在这么做了,将来大家纪念的还是时宪历的纪念日。 劝进表提前三天由礼官郑斌向朱慈炤进呈。这份劝进表请谁来写,大家也颇为争执了一番,最后决定由葛世振执笔,作为崇祯十三年庚辰科殿试的榜眼,文辞华丽自不待言,更可以彰显一种历史传承的厚重感。 劝进表的署名,毛渊明和众人研究了很久,哪些人署名,署名的次序都很有讲究。《三国志》记载,刘备晋位汉中王时,曾有一份表章奏报到汉献帝那里,总共一百二十人上奏,署名的只有马超、许靖、庞羲、射援、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赖恭、法正、李严等十一人。其中马超、许靖、庞羲、射援四人位列诸葛亮之前,是因为他们是汉朝皇帝正式册封的官员,比起诸葛亮、关羽、张飞这些刘备的臣僚,更有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 现在没有争议的是招讨大将军、延平郡王世子郑经必定列在第一位,监军宁靖郡王朱术桂必定列在第二位。署理都察院右都御史陈永华排名第三也没什么问题,以下则是左都督薛进思、右都督刘国轩、鲁王世子朱弘桓及宗室等人。 若仅此而已,似乎有些寒酸,而且以武人为主,文治的气息不足。送给郑经过目的时候,郑经又要求添加了崇祯皇帝任命的吏部郎中沈佺期、翰林院编修葛世振二人的名字,列在薛进思之前。总之,要彰显出与崇祯朝血脉相承的关系。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