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是周武王的庶长兄召公奭的封国,都城在燕地,即今天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东北。 与姜子牙、周公旦一样,召公奭受封燕国后,仍旧留在大周王朝都城镐京辅佐天子,而派嫡长子公子克赴燕地管理燕国。 由于燕国处中原最北边荒之地,可以说,大周王朝之初,东边的齐鲁两国、南边以随国为首的汉阳诸姬、西边的晋国、北边的燕国这四方屏障中,各有各的苦楚。 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如南边以随国为首的汉阳诸姬,本来是大周王朝力量最强的,但后来却不断受到迅速崛起的异姓大国楚国的威胁,最终被楚国逐个吞灭。 到后来周天子不得不承认楚国为大周王朝的南方屏障,不再视楚国为南蛮,给予征伐特权。 西方的晋国长期与戎狄部落周旋,但是仍旧没能有效保卫大周王朝,还居然让西戎武装攻破了王朝都城镐京。 更西一点的秦国,本就是被大周王朝流放去西陲之地的异姓诸侯,到后来也一点点强大起来,成为晋国最大的隐患之一。 东方的齐鲁所处之地则是东夷之地,大周王朝放了姜子牙、周公旦两位大佬在山东,建立的齐国和鲁国,那可是当时大周王朝力量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 一开始齐国和鲁国牢牢为大周王朝把守着东大门。 却不料,齐鲁后来不和,给东夷部落可乘之机,导致大周王朝不得不经常调兵讨伐东夷。 此时的大周王朝四大屏障东、西、南总体上是可控的,周天子已将秦、楚两国纳入倚重力量范围。 如秦国的政治地位还提高到了伯爵,获得了征伐西戎的权力。 楚国的要求过高,封王是不可能的,但也获得了征伐南方蛮夷的权力。 也就是说,大周王朝四方屏障中,已经变成了西方以秦、晋为主,东方以齐、鲁为主,南方以楚国为主,北方仍旧以燕国为主。 北方的燕国,日子过得可谓是最难的。 尤其是大周王朝经历了一场镐京之难后,迁都洛邑,春秋开启,四方屏障中的东南西这三方涉及到的诸侯力量越来越强。 唯北方屏障燕国,不但没能发展起来,反而越来越衰落了。 镐京之难后,中原列国诸侯对戎狄蛮夷的警惕和反击是常态化的,而且东南西这三方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但北方燕国却不同。 燕国自建国后貌似基本默默无闻,历代燕侯甚至都未曾留史于史料,其主要原因就是国家弱爆了,没能在大周王朝掀起过什么惊世骇俗的大风大浪来。 没有什么事迹值得传诵,当然只能默默无闻了。 北方屏障燕国的周边环境相当差,因为其他三方随着担负屏障使命的诸侯实力越来越强大。 此涨彼消,相对的其需要对付的戎狄蛮夷势力则越来越弱小。 而燕国由于自身实力较弱,所以需要对付的北狄武装则越来越强大。 北狄的力量强大到何种地步呢? 历史进入春秋以后,入侵中原的北狄武装,有许多是基本无视燕国,直接越过燕国杀入中原。 还有,也就是燕国周围一带的北狄,从原来的部落形态,逐渐形成国家形态,其部落首领往往自己称王称侯。 如这一次入侵中原的山戎部落,其实就是当时几个较强大的北狄国家,如孤竹国、令支国等。 这样的国家,放到晋国周边,那基本是慢慢被晋国给灭了的,如后来的翟国等。 但燕国,则是无能为力的。 正因为如此,所以雄才大略的齐桓公在全面分析了大周王朝四方屏障形势后,决定经营一下北方屏障,即帮助燕国巩固好这个屏障。 只有四方戎狄蛮夷都解决了,中原诸侯才能够真正联合起来,建立起真正的列国诸侯新秩序。 这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尊王攘夷! 公元前664年,齐桓公率领齐军主力北上了。 鲁庄公感慨万分,这一次与齐桓公在济水会面,让鲁庄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方伯,真正的诸侯之长,真正的春秋霸主! 那就好好把齐侯交待的给贯彻行动到位吧。从此以后,寡人就完全地、无条件地听命于齐侯! 贯彻执行齐桓公的指令,主要是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与列国诸侯联系,强化军备,严防死守南方的楚国的随时进犯。 二是保证自齐入燕粮道畅通,并积极调集军粮,让鲁国成为齐军北上扫灭山戎的重要后勤力量。 好消息不断传来,在齐军的犀利进攻下,山戎全线溃败。 齐军不断进逼,将入侵中原的那支山戎给基本扫除干净,并趁势灭了另外几支北狄,即孤竹国、令支国等国,威服了无终国等北狄势力! 这样一来,北方屏障燕国的压力顿减。 燕国趁机扩张地盘,将国力扩张到了辽西、冀北一带,吞并了一些北狄小部落,将燕国与北狄部落的势力对比作了一个全面反转,燕国实力大增。 这种实力大增往往是良性循环的,你燕国越是强大,威服于你的少数民族部落就越多,许多部落纷纷归附燕国,燕国的国力军力就进一步提升。 慢慢强大起来的燕国,从此不但可以自保,而且可以真正发挥了大周王朝北方屏障作用! 这正是齐桓公的战略思考,是一位名垂千古的春秋霸主的大义之举! 鲁庄公非常感慨,令他更动容的是,据说燕侯对齐桓公感激涕零,在齐军班师回国时,燕侯千里相送,直送至齐国境内! 齐桓公也不禁感动,他命令将燕侯走过的地,全部划归燕国所有,使燕国的势力范围一下子又扩大了很多。 齐桓公救援燕国扫灭山戎的壮举,我们在齐国风云里讲了,这里也不多说了。 反正对鲁庄公来说,齐侯这一次是为大周王朝立下了不世之功,象这样的功勋,寡人当然得有所表示。 但是还没等鲁庄公表示出实际行动来,齐桓公却对鲁国有所表示了。 公元前663年夏,刚从北地燕国伐戎凯旋的齐桓公,派人给鲁庄公送来了厚礼:数百山戎俘虏以及部分兵器! 这个叫什么? 这个就叫献捷吗? 是的,这个叫献捷。但这样的献法,貌似是不合礼数的。 因为诸侯与戎狄蛮夷作战得胜,往往会有所俘获,这时应该要将这些俘获拿出一部分送给天子,即献捷于王。 献捷于王是符合礼数的,诸侯献捷,天子再予以赏赐,并拿着这些俘获诏告天下,又歌颂功德,并警示戎狄蛮夷。 诸侯国之间则是不需要献捷的。 还有,如果诸侯国之间互相打仗所得的俘获,也不能用来献。 因为诸侯国之间的纷争,是大周王朝家里的事。所谓家丑不可外扬,故家里的事不能用来献捷。 但历史走到了春秋这个时候,向天子献捷的意义,貌似还不若向某自己看重的诸侯大国献有实质性效果了。 甚至,诸侯国之间的战事,但凡有俘获,也出现了向同盟国的大国尤其是盟主献捷的情况。 礼正在崩,乐正在坏。 或者说,也只有将一些礼给崩了将一些乐也坏了,历史才能真正向前发展。 这一次,齐桓公向鲁庄公献捷,其实质性意义就在于一个感谢。 是的,齐桓公之所以能够安心率军北上救燕伐戎,鲁国是出了大力的。 在这一年多时间里,鲁国帮助齐国牢牢守住了南大门,还保证了齐军粮道的畅通。 列国诸侯之间虽然没什么事,但如果真的有事,那鲁国也一定能够摆平的。 征伐山戎全胜而归,齐桓公当然会去向天子献捷。 但这么多俘获全献给了天子太浪费了,拿出一部分来送给鲁国,更具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