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238章 向国被灭

第238章 向国被灭(1 / 1)

鲁国是大周王朝的重要宗邦,其政治地位以及在春秋前期以前的军事实力也是非常强劲的,是响当当的大国。 随着周王室的日益衰落,那些响当当的大国不断蚕食、吞并周边部落和小国诸侯,势力越来越大。 鲁国的势力当然也在一段时期是呈现增长趋势的,其中一个表现形式就是手下小弟越聚越多,即附庸国越来越多。 郯国,就这样,慢慢脱离了其宗主国宋国,成为鲁国的附庸。 有意思的是,郯国与鲁国并不直接相邻。郯国在鲁国东南,与鲁国之间还夹着邾国、滕国、薛国、鄫国、向国等一些小国。 这些小国在鲁国的眼里,当然是嘴边的肉,名义上则都是鲁国的附庸。 但在血腥残酷的春秋江湖,不知多少大国诸侯的附庸小国,最后自觉不自觉、自愿不自愿地被其宗主国所吞并。 这种吞并,当然也是需要抓住机会的,至少鲁国目前不能明目张胆的去吞并自己的附庸。 莒国与郯国本没多大关系,也不相邻,两国的共同点大概就这么一些: 大家就是都属于东夷性质的诸侯国,都是非姬姓王族诸侯,历史上也非大周王朝功勋之后。 大家都在山东半岛,在这片土地上谋生,都得看齐国和鲁国这两大国的脸色。 当然,大家都东朝大海,是临海型国家。 莒国与鲁国关系最近的一件事当然是莒国内乱,流亡的公子仆逃亡到了鲁国。 鲁宣公一开始接受了公子仆献上的莒国国宝,准备封公子仆为大夫,并赏赐食邑。 但此事被季孙行父给搅黄了,公子仆被赶出了鲁国。 鲁国对公子仆的态度,莒国是看在眼里的,这当然是符合莒国的国家利益的。 但莒国仗着与齐国关系密切,一直以来对鲁国并不怎么待见。 甚至,看着鲁国屡次三番被齐国痛扁,干脆也时不时对鲁国使点阴招。 如这一次,莒国就使了个阴招,那就是仗着自己的拳头更硬一点,教训了一把郯国。 莒国给出的理由是郯国居然侵占莒国土地! 郯国大声叫屈,说这原本就是郯国的土地,本与你莒国无干,而是与原来的向国历史遗留问题。 这怎么回事? 原来,郯国与莒国各自建国时本互不相邻,中间隔着一个向国。 向国是一个姜姓小国,小得可怜,外交关系基本不动刀兵,而靠政治联姻。 如长期以来就与己姓的莒国联姻,靠抱着莒国这样的强邻诸侯苟活存世。 讲难听一点,向国这样的小国,其生存能力主要是看女人的能力。 公族女子长得漂亮且有本事,就能够实现与莒国这样的国家的暂时和平共处。否则,就危险了。 公元前721年,向国摊上了大事。 原来,向国有一位公主向姜长得非常漂亮,被向国国君视为国之珍宝,重用于与莒联姻,最后嫁给了莒国国君。 但当时莒国国君已经有大把女人了,在这些女人眼里,刚嫁到莒国的向姜就是一骚狐狸精,否则长那么漂亮干什么? 于是,莒国的历史就多了一出宫斗,大致剧情就是莒国后宫一帮女人联手打压向姜。 可怜的向姜哪想到自己从嫁到莒国开始,就过上了噩梦般的生活? 但她除了长得漂亮外没有其他的资源,打不过人家,那就逃跑吧。 向姜利用回娘家归宁之际,回到了向国,然后就打死也不愿再回莒国了。 向姜的小性子看来是有些强,毕竟自小到大,自己便是当国君的父亲的掌上明珠,小性子也使惯了。 这次,她从莒国回娘家向国,然后就不回莒国了,这让莒国国君火大了。 嫁过来之前,你确实是向国人。但现在既然你嫁到了莒国,那就是咱莒国人! 你作为国君的女人,居然敢久居娘家不归,这让咱大莒国的脸面搁哪里去了? 说不定,你在娘家再搞出个风流韵事出来,那就是给孤戴绿帽子了! 不行,必须立即马上回来! 莒国给向国下了命令。 但向姜决心已定,不回,打死也不回! 向姜哪曾想到,莒国真的是要打人的! 而且,这一次莒国干脆倾其全国之兵,对向国发动了灭国战争,直接将向国给吞并了! 公元前721年,史料记载,“莒人入向”。 当然,史料的记载还有一句话,“以姜氏还”。 向国被灭了,向姜当然也被抓了回去,其结果如何,只能猜测了。 但不管如何,此时的向国,就成了莒国的地盘。 但莒国敢公然吞并向国吗? 至少明面上不敢! 所以莒国虽然灭了向国,但表现给春秋江湖那些大佬们以及大周王室看的,只是出兵教训了一把向国。 所以才会有史料记载,“以姜氏还”。 但向国被灭,真的是因为向姜私自逃归娘家导致的么? 这个当然只是一个由头,是莒国灭向的借口而已。 在莒国眼里,向国早就是嘴边的一块肥肉。 但不管如何,莒国在实际上算是控制了这块地盘。 但在这块地盘的南边,有一个小小国,正是郯国。 郯国本不敢对莒国说三道四,但郯国与向国接壤,本就有历史上的土地遗留问题。 莒国占有了向国后,看着郯国更加弱小,根本不管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反正只要对莒国有利,就下手图之。 于是,对向国土地情况也基本不懂的莒国,在统治向地时,不可避免地与郯国起了领土纠纷。 郯国很窝火,虽然不敢公然与你莒国叫板,但郯国有一个后台,那就是曾经强大的鲁国。 而且,郯国与鲁国还是政治联姻国,更是鲁国的附庸国。 现在既然有了麻烦,那就找自己的宗主国鲁国叫叫屈,打打莒国的小报告。 莒国当然也不是吃素的,知道鲁国不好惹。但莒国也有自己的后台,那便是更加强大的齐国。 再说,在莒国眼里,你鲁国在齐国面前,半个屁也不敢放。 于是,莒国非但不顾郯国的小动作,还直接下了两大招: 一招是出兵讨伐郯国。 一招是向齐国告了郯国的状,当然,也给齐惠公送去了大把的贿赂。 手下的小弟起了矛盾,当大哥的当然得出面调解。 齐惠公邀请鲁宣公共同调解郯国与莒国的矛盾。 齐鲁两位大佬虽然出了面,但具体的调解措施却非常不给力,双方都只是给自己的小弟下了命令: 双方搁置争议,既然矛盾的焦点在那处有着共同诉求的土地,那暂时双方都不能占有该处土地。 莒国立即退兵,郯国也不得再有这个要求那个要求。 郯国对这样的调解不得不接受,第一个表了态,愿意遵从齐侯、鲁侯的调解。 但莒国却不干了,搞了半天,什么好处也没得到。 所以,莒国口头上虽没说什么,但内心上已经横成了一根筋: 等你们两位大佬一回去,老子就继续教训你郯国佬。 调解会议结束后,郯国根据决议从争议地盘上退了兵,但莒国却选择了继续向齐国行贿。 齐惠公得了好处,就给了莒国一个齐国不会多管闲事的暗示。 有了齐国的默许,莒国行动了,再次出大兵教训郯国。 这下鲁国真火大了,你个莒国佬,阳奉阴违,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怪老子下狠手了。 公元前605年夏,鲁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兵向地,一把控制了整个向地!

最新小说: 我在红楼改气数 重生南美做国王 万事记录 天中游离 吕布从一只麻雀开始的逆转人生 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 宋国崛起 黑山鹰 山沟皇帝 史上最强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