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与四大臣商议后,认为汉军必须处置赵统,否则便不履行和议内容,可用粮秣作为威胁。 张昭道:“赵统在汉军中称为比之虏羽。以刘备为人,必不会重惩。” 顾雍道:“臣以为,只要赵统不为汉军重将便无忧。至于明年的粮秣,至尊可以吕氏被诛之事,不必支付。” 孙权本来就不想支付一年三十万石的粮秣,正好以此事不再支付。 陆议道:“只要赵统不在边,臣不惧汉军其他将领。” 潘濬道:“臣会使荆州故旧以言势逼刘备重惩赵统。” 孙权颔首,便按四人商议的结果,召诸葛瑾、郑泉回武昌。 相对于孙权要将赵统拿下的势头,刘备这边反倒异常平静。 赵统在军营等着领罪的劲头,让刘备处理起来十分棘手。 若以破坏和议之罪处罚,会凉朝廷文武之心。若轻罚,又难以给吴国交待。 江陵太守府。 刘备众人为此商议对策,连远在成都的刘禅、马超都来到江陵商议。 赵云以避嫌为由,不参与此事,一切凭朝廷处置,但刘备仍然让他坐在刘禅旁边。 至于赵统则在太守府外等着审判结果。旁边则是石伟和杨大目,二人在焦急看着。谢承则站在赵统背后,面无表情看着。 “伟平,公操,大目。”赵统叫了一下三人。 “将军。” “汝等不必在意,但平东军绝不能散。若散了,我就算找汝等!” “喏!” 荆州有名的士人豪强都围在太守府,等待赵统的判决。更有士子请愿,愿替赵统受罚。 太守府大门紧闭,任何人不得进出。府外的众人从日出等到日落,都没有人出来通报。 赵统就这样被人看守,不得离开。 “汝等先回营吧。” 谢承、杨大目、石伟等人岿然不动。 “赵某现在虽为待罪之身,但仍旧是平东将军。莫非汝等打算不听将令?” “可…”谢承正欲说话,却被赵统打断。 “汝等在此待了一天了,军中事物积攒不少,还是回营处理军务吧。吾不在营时,军中事务暂由伟平处置。” “将军,吾不过一介降将,如何使得?”谢承连忙拒绝。 “伟平博学洽闻,尝所知见,终身不忘。留在赵某营中屈才也。请先代吾军中事物,他日赵某若有起复之日,必推举汝入兰台。”赵统双手握住谢承双手。 谢承见赵统如此认真,便应下此事。石伟、杨大目等军中长吏向谢承行礼。 谢承道:“列队,回营!” 就在谢承率军回营后不久,太守府大门开了一个缝隙,里面出来一人,亢声道:“宣赵统觐见!” 一些还未散去的士子纷纷欢呼,认为赵统必定无事。 看守赵统的军吏道:“赵将军,请吧。” 赵统便昂首挺胸进入了太守府,原主的记忆开始袭来。记忆中的太守府在历经八年后,里面的一草一木似乎都没有变化,想来吴国的官吏在进城后也维持原样,只是住的人变了而已。 想起自己在此地与关平追逐打闹,畅想未来北伐,由关平领一军西向关中,自己领一军东向河南,最后会师洛阳。 “哎,终究物是人非。”赵统心中感叹。 引路的侍卫将赵统带到正堂,里面主位坐着刘备,刘禅坐在旁边,赵云侍立在一旁。下面坐着几位文武大臣。右边首位是诸葛亮,然后是尚书令黄权。左边首位是骠骑将军马超,然后是侍中马良。 众人看向走进正堂的赵统,面对汉军核心人物的目光,赵统一阵惶恐。 “看坐。”刘备一挥手,自有侍卫搬凳子给赵统坐着。 待赵统入坐,赵云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阿统,汝擅杀吕蒙一族,本应按《蜀科》律法重罚,但…”刘备顿了一下,“念在汝为云长、定国复仇,故可减轻处罚。” 赵统连忙跪下:“谢主上!” “先别急着跪,坐好!”刘备走下堂来。 诸葛亮也起身,语气有点埋怨:“为了此事,我等可是放弃了吴国之后的粮秣赔偿。难道汝不知现在一金如一粟?” 黄权也拿出竹简:“平东将军请看,荆州的粮秣在来年开春不剩五万石,还要供养荆州三万余士卒,若无吴国运来的粮秣,恐陷入饥荒。” 赵云想要说点什么,却被马超用眼神止住。 赵统道:“今已将袭荆州祸首吕蒙一族诛灭,吾愿受罚。” 诸葛亮和黄权却脸色绷不住了,突然笑了起来。 刘备道:“让阿统去屯田,岂不可惜。” 诸葛亮恢复了颜色,道:“阿统性子太烈,当磨练一番。” 坐在一旁马超看了一下,也对这个处置满意。 “公衡,拟旨。免去赵统平东将军,贬为江夏典农都尉,散在陆口。原平东军参与诛吕氏者全部转为屯田军。”刘备最终做了决定。 “那平东军未参与此事的吏士呢?”黄权问道。 “目前何人代领平东军务?”刘备反问。 “回主上,由营督谢承暂代。”赵统回道。 “以谢承为江夏都尉,平东军解散,转入南郡东部都尉麾下。与屯田都尉赵统部一同归属江夏太守麾下。”刘备干净利落将平东军拆散。 “阿统这样处理,服否?”刘备问道。 “谢主上,臣愿戴罪立功。”赵统道。 诸葛亮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阿统,屯田之功不下于军功。此为高祖以萧何为首功也。” 赵统拱手道:“统不负主上、丞相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