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鲁国 > 第427章 十一牢

第427章 十一牢(1 / 1)

郑国执政大夫子产去世了,这是郑国的一大损失,也是整个春秋江湖的一大损失。 子产在世时,大家经常看到子产在对待晋国人方面有力有理有节,多次让蛮横的晋国人讨不到什么好处。 现在,子产去世了,晋国人的蛮横无礼,又开始在春秋江湖漫延了。 鲁国,就首先尝到了晋国卿大夫范鞅的蛮横无礼。 公元前519年夏,晋国卿大夫范鞅到鲁国聘问。 当时,负责接待范鞅的是鲁国执政上卿叔孙婼。 这让季孙意如非常不满,或者说是羡慕忌妒恨。如此一个交好晋国卿大夫的机会,就给了你叔孙婼,如果自己是执政上卿,那这个机会是自己的。 想想自己季氏家族,在整个鲁国权大势大,但却不是执政上卿,这与家族的实力不相符。 季孙意如做梦都想着将叔孙婼这个执政上卿给挤走,由自己来担任鲁国执政上卿。 但叔孙婼执政,兢兢业业,无任何诟病,自己又能拿他怎么办? 突然,季孙意如眼睛一亮:有了,如果让范鞅对叔孙婼生气,那叔孙婼岂的威望不是大大降低?自己再在适当时候努力一把,执政上卿之位岂不是到手了? 对,就这样干了。 季孙意如的如意算盘很快打响了。这一次,他已经有了阴一把叔孙婼的主意。 季孙意如派人对具体负责接待事务的官吏讲,范鞅是晋国卿大夫,大国卿大夫相当于小国国君。 那按小国国君的招待之礼,应以七牢之礼招待。 七牢,即要以牛、羊、猪这三牲各七头的宴席招待。 七牢这样的礼仪安排,对当时晋国作为诸侯联盟盟主、超级大国的卿大夫来讲,本已是违规。但列国诸侯为了拍晋国的马屁,确实已经在通用了。 所以,季孙意如的提议也算是符合规制了。 而且,季孙意如这样提议,对鲁国人来讲,是季孙意如考虑周全。 于是,相关事务就按七牢之礼的规格安排了下去。 只是,谁也没料到的是,季孙意如却偷偷将一个消息放给范鞅知道:想当年,鲁国在招待齐国卿大夫鲍国时,也用了七牢之礼。 这事倒也是真的。因为九年前,鲁国季氏家臣、费邑大夫南蒯作乱,带着费邑投靠了齐国。 鲁国这一场内乱,直到七年前才平定。当时还是因为季孙意如采纳了家臣冶区夫的建议,对费人不断施恩,最终让费人联合起来反叛南蒯,迫使南蒯流亡齐国。 然后,费邑的司徒老祈等人专程赴齐国,请求齐国将费邑归还给鲁国。 当时齐国国君齐景公为了建立自己的势力圈,有意拉拢鲁国,加上费邑人心归鲁,所以顺水推舟将费邑还给鲁国。 这对鲁国来讲是天大的喜事。要知道,如果齐国拒不归还费邑,鲁国还真没办法。如今,齐国居然归还费邑,这样的大喜事,鲁国自然高度重视。 所以,当齐景公派卿大夫鲍国前来鲁国交割费邑时,鲁国上下对鲍国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为了将这种感谢进行得彻底一些,鲁国决定,提高对齐国卿大夫鲍国的接待规格,从原本最多五牢之礼,提高到使用七牢之礼。 季孙意如暗暗得意,心道,如果你叔孙婼使用了七牢之礼,相当于是将晋国卿大夫范鞅等同于齐国卿大夫鲍国,那范鞅能高兴么? 但鲁国用七牢之记,确实是符合礼制的,这必然导致范鞅心生不满,却无可奈何。 但这也必然会导致范鞅对负责接待的叔孙婼不满! 只要范鞅这样位高权重的晋国执政大夫对叔孙婼不满,那以后代表鲁国出面与晋国搞关系的,必然是由自己来负责了。 叔孙婼啊叔孙婼,这下看你怎么办。 果然,当范鞅发现鲁国竟然以招待鲍国的规制接待自己时,非常不高兴。 但令季孙意如万万没想到的是,蛮横惯了的范鞅,根本没有把这种不满藏在心中,而是当场发飚了:“咋?贵国是看不起鞅么?居然将鞅等同于一个二流诸侯的卿大夫?” 范鞅的脾气发得很大,整个鲁国都懵了。那还不整改? 鲁国无奈,最后按照范鞅的要求,以十一牢的规制招待范鞅! 范鞅洋洋得意,心满意足办完公差,回国了。 既然范鞅大人都心想意足了,那岂不是对负责招待的叔孙婼满意了? 季孙意如很郁闷,这一次确实是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非但没有达到让范鞅对叔孙婼不满的目的,反而让范鞅对叔孙婼非常肯定。 据说,范鞅离开鲁国时,对叔孙婼立行立改的整改措施非常赞赏! 唉,没办法,谁让鲁国国力弱小呢? 让鲁国人还没想到的,是后来吴国北上中原,吴王夫差到了鲁国,听说鲁国曾经以十一牢的规制招待过晋国卿大夫范鞅,干脆提出要求,用足足一百牢来招待自己! 礼,完全崩了;乐,完全坏了! 孔子听闻此事后,长叹一声。当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必须推广礼仪的决心! 此时的孔子,已经三十岁了。 孔子自己曰过,三十而立。 而立之年的孔子,知识越来越渊博,名气也越来越大。他已经有了好几位弟子,其中有的还史料留名了。 这一次,孔子得到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其中一位弟子--仲由。 仲由,字子路,鲁国卞邑人,约于公元前542年出生,卒于公元前480年,享年63岁。 仲由比孔子小九岁,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被后人评价为孔门十哲之一,名列孔门七十二贤。 但仲由拜入孔门,却是一个不打不相识的过程。 据说,有一天,仲由赴鲁国都城曲阜办事。途经阙里时,听说阙里有一位大贤士孔仲尼正在招收学生。 仲尼?仲尼是什么人?跟老子的名字差了一个字,有意思。仲由心想着。 他拦住一个老者,恭敬询问孔子的情况。 那老者正是阙里人,见一年轻壮汉拦路,不由打量了一番。 见此壮汉摸约二十岁出头,长得五大三粗,肌肉发达,肤色黝黑,眼有精光,头戴巾帽,帽插鸡羽,还佩把长剑。 这样的打扮,应该是一个士人。 老者见仲由讲话率直,虽长得有些凶的样子,但只要是士人,那应该是讲道理的。 老者对仲由道:“仲尼就是孔夫子啊,他可是大名鼎鼎的鲁国勇士、前陬邑大夫叔梁纥之子。在曲阜,孔夫子无人不知,他是一位极具德行的人。 其他的不用说了,单是他少年时就知书达礼,更在母亲去世时,于五父之衢停棺,遍寻其父墓地,最后为父母合葬。 这样的孝子,连国君都赞美,故在他得子时,送鱼以贺。 看您是外乡人吧?真要了解孔夫子,您不如直接去孔府与孔夫子一见,远胜小老儿在这里介绍。” 说罢,老者拱手施礼而去。 仲由忙拱手还礼相送,心里却在嘀咕:孝本就是为人子女天经地仪的事,孔仲尼这样的孝也值得国君赞美? 也难怪仲由会有此嘀咕,因为仲由本人就是一位在卞邑家喻户晓的孝子! 仲由并非出身士族,而是普通的农民,而且家里非常穷。 穷到什么地步? 没法形容,反正是那种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贫农生活。 童年、少年时期的仲由,靠着粗粮野菜长大,有时还要饿着肚子下地干活。 有一年,卞邑遭灾,仲由家里没了米,甚至连粗粮都吃完了。 此时的父母正巧都患病卧床,食欲全无,靠仲由辛苦挖来的一点野菜汤实在难以下肚。 再不想办法,父母就要在又病又饿中死去。 仲由急了,他想起自家有一门亲戚,离自家就隔了两座山,生活条件稍好一点,那就向亲戚借点米吧。 无论如何,都要让父母吃上一顿香喷喷的米饭。 见少年仲由居然要去亲戚家借粮,仲由的母亲顿时急了:“儿呐,不行。太远了,几十里地,又要翻山越岭,野兽出没,途中你一孩子,怎么去?” 仲由对母亲一笑,拍了拍自己的胸脯道:“父亲,母亲,看儿子这身板,野兽来了正好,打了吃肉。几十里路,儿子一天就能到。放心好了,儿子今天清晨去,晚上一定赶回!” 就这样,仲由辞别父母,翻山越岭,赴数十里外的亲戚家,借了一小袋米。 看着自己将香喷喷的米饭端到父母病床前,仲由非常高兴。 父母一边吃着饭,一边流着泪。 仲由一定很累,几十里山路,还要背着一袋米,小小的肩都磨出了血,就算是大人也是非常艰辛的。 看着父母心疼自己而流泪,仲由故意耍了一套拳脚,对父母道:“父亲,母亲,仲由已经长大了。看,一点也不累,也没受伤。” 其实,仲由只是没对任何人讲这几十里山路来回的艰辛,尤其是回来时,天色已晚,自己也一路担惊害怕着,毕竟那个时候的山区,蛇虫狼豹经常出没。 所以,背负着一袋米的仲由,一刻也没敢停歇。回到家里,已经累得精疲力竭,匆匆喝口水,又立即为父母做饭。 这事很快就传开了,左邻右舍纷纷对仲由交口称赞。 后来,仲由为父母借米的故事,就被收于《中华二十四孝》第五则故事“为亲负米”。 仲由就在这样的贫困环境下成长,而且是茁壮成长。 小小年纪,就承担起了家庭的重要责任。 仲由身体格外强壮,为了保护父母不受欺负,他经常与人打架,在一次次扁与被扁中,终于成长为一个具有一身蛮力且武艺高强的青年小伙子。 他尤其喜欢练武,勤习剑术,并精于射、御等艺。 在仲由看来,这个世道世风日下,盗贼横行,拳头是硬道理。只有自己的拳头足够硬,才能保护自己,保护家人。 生活中的仲由言语直接,性情刚烈,不喜欢与别人讲大道理,一言不合,就拳脚开路。 后来,父母先后去世了,仲由看着自己家里那几亩薄地,连年遭灾,再守下去迟早饿死。 仲由实在不想再这样生活下去了,那就出来走走江湖吧。 走江湖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仲由给自己精心装扮了一下,他变卖了家里的房子和土地,给自己置换了一套行头: 一顶高大上的帽子,还插着两枝正宗雄鸡尾羽;一把青铜制成的长剑,配套了一个正宗公猪皮制成的剑鞘;再一身看上去士人才有可以穿的衣服。 就这样,仲由摇身一变,从贫农变成了士人,而且是一位佩着长剑、看上去孔武有力的勇士。 这样的人,当时有一个漂亮的专称,游侠。 游侠? 是的,我们在后来的武侠小说中对那些武艺高强、为人仗义、仗剑行走、专打不平的英雄人物,有一个统称,大侠。 大侠,也许就是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诞生的。 据说,春秋时期,人们把性格豪爽、交游天下、轻生重义、救死扶伤的人,给了一个侠的善称。 因这些侠,往往带着一柄剑游走诸侯列国,故称游侠。 本身崇尚武力的仲由,也许少年时就见过这样的游侠,见过游侠如何惩治那些欺负良善的恶霸。 仲由相信,自己应该先当一名游侠。 这个年头,看来种田是没活路了,读书自己又不喜欢,以一个游侠的模样出现,在江湖闯荡一番。 最好闯出点名气来,说不定会有大夫级别的高官看中自己,招收自己为家臣,从而有机会参军打仗,立下战功,让自己成为真正的士,甚至大夫。 但这样乱穿衣服乱打扮是要吃上官司的,在那个年代,什么样的人可以穿什么样的衣服,佩戴什么样的饰品,那都是有规制的,乱来就是违法乱纪。 没关系,游侠嘛,反正是要游走四方的,只要离开卞邑,这天下不就没人认识自己了? 就这样,一身游侠打扮的仲由来到了鲁国都城曲阜。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