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整日无所事事的,怅想着,有一天,我和你……” “当失去曾经挚爱所有,只剩下更深邃的自由……” “我好像梦见她,并且和她相遇,现实中自然已经难以发生……” “如果爱一个人,成了很久以前那难以拆封的信,那就让它深埋山崖,待很久以后……” “分手那天,天空很蓝。没有一片云,自然,也没有一滴雨。” “秋叶被风拆穿,孤立,那谎言零落了一地。风嘲笑,雨无情,不带感情的溜走了,真心实意却一无所有……” “若有一种寂静,没有恐惧,让你忽然觉得美好,那一定就是我想表达的……这封表白不止于爱,是比抚摸更温柔的问候,不介意拥有,仍愿在你左右。” …… 我这人记性一直不好,写过的东西往往都想不起来,即便是诗也是,我目前能背出来的自己的诗,也只有篇幅较短的《秘密》《距离》(又名思念的回音),因为而写小说需要记的东西就太多了,对我来说简直就是灾难。不过,一边想一边创作,本身就属于不断用新的内容替换旧的,构思量越大,脑子负担越多就需要删除一些内存,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况且,我还没有写大纲的习惯。 偶尔翻看曾经写过的文字,发觉自己确实是一个“抒情诗人”,大多数的内容都在抒情,且多伤感,虽然也有别的风格,但有一部分原因也只是为了多样化,带有实验性,所以很多情况并不完美,而我恰好不喜欢追求所谓的绝对,因为一首诗通常写完之后修改的时候,总会修出好几个版本,自己有时候也不知道哪个最好,但只能保留一个,最终保留下来的也未必就比别的版本强,只能说几乎不可能写出那种,改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行的那种诗,大多数诗都是经得起修改替换的,并不是说这样的诗就不如前面那种,文字的属性是很自由的,一个段落几十个词语,可以产生的组合太多了,若非要计较字眼,那也不用创作了。 所以,我不追求完美,有时候残缺也是一种完美,因为它至少真实,不是为了文字的合理与流畅舍弃了灵感的烂漫。 结合种种,或许这也是我小说写不好的一个问题所在,不过把这种习惯用于浅短的文字里,就获得了它该有的意义。 因为诗就是很纯粹的,感情也是,当两者融合,就会产生强烈的精神共鸣。 抒情诗并不低级,讽刺现实也未必深刻,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意义的,只是有的意义是看得见的,有的是看不见的,让自己快乐也是一种意义,那么自己一定要捡到钱才会快乐吗?刷个视频,看看小说,和朋友聊聊天不也是快乐吗?可以这么说,让自己疲惫的是工作和挣钱,让自己快乐的却是摆烂和放纵。有时候,生活太紧,我们便不敢让自己过于放纵,免得落差太大缓冲不过来,用现在年轻人喜欢的一句骚话来形容,就是“若能避开猛烈的欢喜……”后面忘了。 关于爱情,如今没有什么想写的,想论的,目前它只存在于我内心最深的一处,不想起,便不在意,所以通常是不会想起的。 总之,我觉得现在的环境是需要好的抒情作品,因为抒情最容易引发人们心中的共鸣,当然,我抒情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自己想写。 —— 话说,确实又是时隔好久没有再更新,一方面是越来越忙,另一方面,确实还是因为忙。 以后肯定会更忙的。 所以有时候我也在琢磨,还能写多少,还能写多久,写肯定是暂时不会放弃的,可也要考虑现实情况,而现实情况就是,以后大概会更新的更少更慢,虽然我也不愿这样。 所以有时候也庆幸,多亏趁着年轻身体好的时候,时间多的时候就开始了码字,虽然一路寂寂无名,起码做了一直想做的事,若是听了一些长辈的鸡汤,老老实实念完学再开始,那就是扯犊子了,上高中没时间可以理解,都大学了还不写等着进厂子呢?哈哈。 有梦不难,绘一个美梦,无论抽象,是否兑现,决定都在自己,不要总被世俗拖欠,有时候也需要任性一些,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身上的背负越来越多,便是自己面对所有的迷茫了,选择越来越少,只能迎着平淡一路风霜,哪还有什么力气,想着诗与远方? 诗,不在笔下,也不在风景如何,在于心情;远方真的远吗?我们其实一直都在远方,在路上,身与心在异乡和故乡之间徘徊,所谓的“远方”,是给自己给在抵达不了的彼岸虚构的一个精神乐土,你知道它或许都不存在,即便存在也并不属于自己,所以从未踏上旅程,保留着这份卑微的幻想当做慰籍,只在心里惦记着。 有些事,如若在心里一直念念不忘,最好趁着还未成为遗憾,做一个孤独的追梦人,当然,是追逐自己的梦,而不是把情感和希望寄托于别人。 希望以后的岁月里,年轻人在面对爱情,会多一些理解和拥抱,少一些沉默和妥协。在面对自己,面对孤独的夜晚时,也不忘了给自己点一盏温暖的灯,听一首舒缓的歌,静静的望着窗外,安心的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