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付大人和刺史都非常赞同陈将军的话,两个副将就更别说了。
他们是陈将军的人,自然赞同陈将军说的。
“放心吧,肯定可以的。”木清非常笃定。
陈将军最终没有反驳木清的话,木清给他们解了眼前的困境,他也愿意相信木清一次。
中州城如今如火如荼的开始给天花病人治病,京中也收到了中州城八百里加急的折子。
皇后知道中州城天花之后就差没有仰头大笑了:
“真是天助我也!老天爷都对百里辰和木清有意见了啊!”
“来人来人!”皇后叫了两声,心情甚好的吩咐进来的宫女,
“赶紧给本宫洗漱更衣!”
因为太子昏迷,皇后变得十分憔悴,这会儿总算是有了点儿精神。
更衣后皇后又恢复了以前高高在上的样子。
让人退下之后,皇后便看向了木偶一样的皇帝,在他耳边嘀咕了两句。
皇帝便如同活了一般,应了一句:“皇后说得是。”
皇后这才心满意足的去了屏风后待着,没一会儿就有几位大人到了。
“皇上,中州天花,如今中州危已,药材御医等应该早点安排。”
“听说中州已经封城了,但天花的病人还是一个接一个的查出来,
皇上,不仅是中州,还有绵州,林州和金州,恐怕都需要药材和御医。”
“天花处理不好恐怕会是北方几座城成为空城,皇上,还请尽早派御医过去。”
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皇上好半天才说道:
“今日钦天监告诉朕,北方几座城会遭此劫难,全是因为北方有对朕心怀不轨的人,
上天看不下去了,才会降天花警告此人。”
众人:“……”
这话怎么听怎么奇怪啊。
北方就只有两个王爷,绵州王百里鸿,中州王百里辰。
这话是在说他们两个人哪个对皇上心怀不轨?
这话董大人都听不下去了,忍不住站了出来:
“皇上,为今之计还是先救人再说,天花不是闹着玩儿的,
一旦那些携带天花的人南下,整个百里国恐怕都会遭殃啊!”
皇帝点了点头:“朕明白,就让太医院现准备一下,挑几个人到时候准备去北方吧,
至于药材,京中送过去也不安全,朕记得那边冬天雪大,
不如这样吧,就批十万两过去,让他们自己买药材。”
众人:“……”
北方几个城一共才十万两?
够个屁啊!一个城怕是都不够!
“好了,散了吧,朕今天头疼。”
皇帝显然连给他们说话的机会都不给他们了。
众人只能将话憋了回去,退出了书房。
刚出书房几个人就议论了起来。
“皇上这是什么意思?这是怀疑中州王和绵州王对他有不臣之心,所以才觉得老天爷降灾示警?”
“皇上真是糊涂了,这一次天花明明是天灾啊,如今就给十万两银子,这够个什么?
这一次北方几座城池恐怕危险了,这一次天花之后,不知道会不会成为空城?”
“瞎说什么!”旁边的人掐了他一下,
“不要命了,这种话也说!别管皇上怎么想的,反正我们不能说这种话啊!”
几个人这才反应过来这还在宫中,赶紧闭嘴了。
宫中的消息是瞒不住的,老陈知道后就带上斗笠出了门,在巷子里叫了个乞丐过来。
在他耳边说了两句,又给了他一个碎银子。
“爷,你放心,一定给你办好了!”乞丐拿着银子跑了。
第二天天花的事儿已经传得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
同时皇帝只给十万两银子的事儿也被小小的改动了一下。
改成了皇后觉得是中州王害太子昏迷不醒,所以怂恿皇帝只给了这么点儿钱,众人自然愤怒。
普通百姓的愤怒就算了,那些受过木清明智书店好处的读书人可就不一样了。
写了好几首诗,明里暗里说皇后是祸水。
“中州王和王妃给我们开书店,让请不起先生的人能读上书,
如今他们在中州却苦苦求生,我听说,中州上的折子里写的,
中州没钱又没药材,天花的病人都只能等死!”
“真是惨啊,皇后可真是心狠手辣,中州王他们远在中州,太子昏迷的事儿却要怪到他们头上,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说得对!可不是欲加之罪吗!娘娘让我们有书可看,有书可读,如今这是我们回报的时候了!
我这就写个万民书,有谁愿意加个名字的就来!”
“我!”
“加我一个!”
“还有我!”
皇后知道外面的传言之后差点没有一口血喷出来。
她明明没有出面为什么传言会成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