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可以从现代社会引进化纤,硫磺没什么问题,碳黑肯定要在明代生产的,还好他们有现代社会提供的所有技术资料,不然什么是碳黑,生产工艺也不知道怎么生产。
总而言之一个人回到古代训练一支军队远比建立起一个再简单的工业体系容易几十倍,就算是有现代社会提供的一切技术资料与一切便利,如橡胶轮胎的生产首先这时间的橡胶树还在南美森林,如果穿越的是一个人还是一张单程票,那么仅为引种就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弄到树种。
弄到了树种也不一定适宜海南种植的,还有怎么种植?怎么割胶?胶汁需要怎么处理?这些知识或经验知道的人可不多。就算是知道的那么轮胎中需要的加强筋线怎么办?碳黑怎么生产?什么配比?怎么硫化?气门芯怎么生产?打气筒怎么生产?
就算是生产橡胶轮胎也如此困难,放十八人手上虽好了太多,比如橡胶树可以直接从现代的海南引种外,连种植技术、割胶技术等都不必考虑探索,比一个人穿越可以省下几年时间,还不会引种了并不大合适海南种植的橡胶树品种。
那一点也非常重要,除非在南洋种植,不然不是在海南能种植所有的橡胶树品种的。这一点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的,这一来白忙乎一回后还要再去南洋找地种植才行,如此的话十年也见不到橡胶生产出来。
十八人比单人单穿者优势不仅是有群体优势,这方面优势真不大,因为十八人的知识能力基本上都是简单重叠的,还都是年青人,并不是各行各业的中年骨干优势才大。
但一个可以随时从现代获得所有的技术资料及大部分设备、物资的优势听起来够强大了,但就算是如此几年来他们也仅在海南建成十几万亩橡胶园,距有足够的橡胶生产大车、自行车等轮胎还早着呢。
还有这时对大明而言橡胶轮胎的好处并不如火车,加上火车不必等橡胶树成长一样的难关。有难关也是如铸钢的火车轮、轴、大梁、锅炉等等,所以发展冶炼厂铸造厂成为了前几年的重点。
这还好火车设计方面从现代找几款历史上比较靠前的火车头设计图比较容易,再找一个二三流专家将这几款火车设计揉合一下,搞一款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的小型火车头还是小事一桩。
毕竟这时大明并不需要三五千马力的火车头,牵引五千八千吨火车每小时奔跑上百公里,或牵引客运的动车组每小时飞驰三百公里以上。
穿越众这时需要的仅是五百到一千马力,牵引五百到一千吨的客货混运列车,每小时实际速度有三四十公里二十四小时内运行六七百公里已经足够的了。
其实大明一年四百万石漕粮,摊到每日也就是七百吨左右,可为了这个漕粮从扬州到京城需要多少船只?多少纤夫?为了河道畅通每年需要多少维护费?
但火车一通只要一列车就差不多可以解决了,加上私人货物与客运如果千吨级别的列车一天只要二三趟就可以了,这让穿越众有时觉得只建造二三百马力的火车头也许也够用了。喜欢跨界商明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跨界商明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