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农庄如此干乃是为了节约成本,还有就是奖勤罚懒让移民流民有个奔头。不过那也是穿越众这里第一个有其他人股份的企业,农业也是企业,土地也是股份呀。
至于工厂方面让其他人资本介入乃是从粮食加工企业开始吸收各地粮食商人等人投资的,如此一方面为各地建设粮库与加工厂,还有运输方面的便利,另一方面还是给各地相关从业者一个生存机会。
毕竟他们办粮食加工企业主要并非是赚多少钱,而是减轻农民被敲诈的程度,还有稳定粮食市场。提供更优质粮食及增加净粮率、仓储减少霉变之类损失,也是间接提高粮食产量。
粮食加工企业之后发现铁路火车建设经营与之有类似情况,即穿越众再强势只是他们自己单打独斗建设管理的话,在建设上会遇到许多不大好解决的麻烦外,相应还有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也不好解决。
那个人力资源比办工厂还麻烦,办工厂大部分为普通工人,少许技术骨干加管理人员,但火车铁路需要的管理人员更多外,最好还是本地人,因为本地人熟悉本地情况也不会有语言问题。
语言问题在北方还不明显,之前穿越众虽碰到各地流民与南方来的工匠语言交流已经有一些麻烦,但一过长江特别是闽广云贵这时没有普通话,北方人去那里工作还要请翻译才行。
就此看穿越众已经开始推广自己的事业与大明人合作的进程,只是这一些合作主要是迫于摊子太大,如粮食加工企业、农庄、铁路建设火车经营都是整个大明甚至是包括新开拓地区的巨大项目。
因为太大了加种种困难穿越众完全自己开拓、建设、管理、经营并不一定最好,反倒是放手让大家加入进来才能让这些方面发展更顺利,至少缺人这方面就不存在问题了外,而且是可以投入的资金更多,铺开的面更大更广更深。
还有让更多人进入这些事业也是帮大明改革赎买现在的富人,让他们不再仅盯着土地。而从工商业获得更丰富回报后土地兼并也不再激烈,因为不少贫民可以进入工厂干活而不是死赖于土地上的菲薄收入存活。
更关键在于大明末期工商业有了较高增长,主要是棉丝纺织手工业发展水平较高,商业也是一样达到一个繁荣欺,这也就是说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只是南方的资本主义萌芽终究是萌芽,一是这时的社会矛盾也是最激化时间,过不了这个槛一切都是空的,如历史上大明北方的内忧外患,最终大明还是灭亡了,社会经济也因战争彻底崩溃衰落,等真正恢复已经在鸦片战争之前了。
这个时空有穿越众大明此时内忧外患已经过去,或不可能再如历史上那么严重到战乱影响大明数省之地,造成数千万人口死亡加社会财富基本上打光的状况。
特别是在南方这时经济上一点影响也没有,如果这时没有穿越众那资本主义萌芽也真是可能萌发了,几十年之后大明的社会会发生巨大的改变,真正让资本主义在大明进入初级阶段。
当然有了穿越众这个进程只会更快,因为他们办起的工厂不仅规模、种类、深度、技术、管理、理念等等都超过了大明此时的同业,并因他们的行为带动整个大明的工商业更快发展的。
喜欢跨界商明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跨界商明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