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子笑道:“这就是擅闯我地狱门禁地的下场,此次只是小惩,既有人为你求情,暂且饶了你。”
说完,从怀中取出一个红色小葫芦,倒出一粒碧绿色晶莹透亮的药丸,清香无比,两指一弹,药丸进了凌霄口中,那药丸入口即化,凌霄只觉喉中一股清凉的细流涓涓而下,瞬时间遍布五脏六腑,全身痛痒渐止,脸色也恢复如常,果然灵效无伦。
岐黄子道:“滋味怎么样?这么由生到死,由死到生的走了一遭,可想清楚了?”
凌霄运气调息了一会儿,道:“大丈夫威武不能屈,忍受不了毒虫之苦,我不会自杀么?要想让我助纣为虐,为虎作伥,替你作那伤天害理的勾当,那是万万不能。只是我有一事不知,还请赐教?”
岐黄子道:“何事?”凌霄道:“这些天我一直小心留意,你是什么时候在我身上下蛊的?”
岐黄子笑道:“我下蛊的方法因人而异,说与你听也无妨,要不然你死了也是个糊涂鬼。我的小还丹何等难得,岂能随便赠人,在小还丹中有一小粒蜡丸,蛊虫便裹在其中。那蛊叫作噬血蛊,喜啖毒血,吸饱毒血之后,会蛰伏在全身筋脉之中,而原来受伤中毒之处正是它们的安乐窝,本来不需我催动蛊毒也会定时发作,发作周期全看根据不同蛊毒深浅,或长或短。”
岐黄子续道:“再说,你与我非亲非故,我以全身功力为你疗毒,你不付出些代价,想一走了之?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更何况,江湖人心险恶,即便是身边最亲近之人,也是信赖不过。到了这里,你想一死了之,也由不得你,不入我地狱门,便要你饱尝适才的痛苦千百遍,然后才得解脱。”
岐黄子续道:“江湖上都将我地狱门视为江湖上最大的邪派,其实我约束手下极严,很少滥杀无辜,所杀之人不是丧尽天良,便是不仁不义之徒。所作所为虽不说自称侠义,也算光明正大。地狱门弟子成千上万,只有少数武艺高强者被下蛊,其余门徒纯属自愿加入。至于那些被囚之人,都是不知好歹之流,我救了他们性命他们居然联手反我,才被我囚禁起来,日夜受那蛊毒之苦。你若想充当英雄好汉,步他们后尘,我倒很乐意与你们周旋到底。”
其实说起岐黄子,为何要在救他人性命的同时,对人下蛊,这要从岐黄子年轻时候说起。岐黄子原名黄岐自幼天资聪颖,是当时号称白山药王孙思邈的高徒孟冼的弟子,孙思邈与孟冼俱是道士出身,因此将他的名字倒过来,赐个道号叫作岐黄子。
到十七八岁时便青出于蓝,弱冠之年取了一房娇妻,两人天上比翼,地下连枝,正是一对天造地设的璧人。两人形影不离,一起南下游医,在云南大理境内遇到一个身受重伤的江湖人士,岐黄子将他医好之后,便让他离开了。没想到那人是个绿林大盗,日间早垂涎岐黄子妻子的美色,竟去而复返,蹑足跟踪正在山上采药的岐黄子夫妻,原只想掳走他妻子。
岐黄子与他妻子才分开一小会儿,那人便出现在他妻子面前,见他妻子颇有几分姿色,旁无他人,于是色心大起,竟对他妻子施暴,他妻子自然奋力抵抗,大声呼救,岐黄子闻声赶来,已经云散雨收,妻子衣衫不整,满面泪容。
当时岐黄子还不会武功,但仍贾勇向前,要与那人拼命。那人心想:“所幸一不做二不休,悬崖下面澜沧江波涛汹涌,掉下去只怕连尸首都找不到。”于是,先将岐黄子的妻子扔了下去,飞起一记窝心脚,又将岐黄子踢下万丈深渊,所幸岐黄子掉在渊底一棵大树之上,捡回一条性命。
当他醒转过来,寻找妻子尸身不见,料想定是被江水冲走,无处可寻。遭逢如此大变之后,他性情大异,胸中燃起复仇的烈焰。
他清楚地记得那人的相貌,以及他身上每一道伤痕。夜梦之中,时常忆起妻子的惨死的遭遇,便惊醒过来。每一次在魂梦之中,都能清晰地看到妻子残酷的遭遇,与凄苦的哭诉。他矢志复仇之心更加强烈了,然而茫茫人海,他如何能找到仇人,不会武艺,又如何能报仇雪恨?
苦思几日,仍然毫无头绪,猛地忆起:师父曾说云南蛊术盛行,其中有个号称蛊仙医圣的人,不仅精通数百种蛊术,而且医术高明,何不去拜他为师?
那蛊仙医圣住在大理西郊的山岭之中,岐黄子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他的住所。经过几日的相处,蛊仙医圣与岐黄子交谈甚为投机,当下决定收他为徒,并且想到自己年事已高,又难得遇到资质这么好的弟子,于是便对岐黄子倾囊相授,让他日后继承他的衣钵。
没想到不到两年光景,岐黄子便将蛊仙医圣平生绝学全部学会,那圣焰指的独门武功就是其中的一种。精通蛊术医术的岐黄子,于是开始了他的复仇之路。
然而长时间与蛊毒接触,原来那个俊朗不凡,倜傥不群的青年,也变作如今这般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狰狞模样。随着求医者日益增多,受他蛊毒控制的人不得不唯命是从,很快便抓到那个曾经使他家破人亡的绿林大盗,这人的下场可想而知。
那大盗受尽万般折磨而死之后,岐黄子便带领手下来到这个山谷之中,成立地狱门一派,门派成立之后,他又广泛收集各派武功绝学,勤加修炼,数年之后,江湖上已罕有敌手,只是他亲自出手极少,很少知道他武功的底细罢了。
地狱门弟子成千上万,正邪不一,所作所为,均为江湖中人所不齿。加之他本人行事乖僻,下蛊害人,手段毒辣,全凭一己好恶,将江湖中人视作无物,因此地狱门这些年在武林中可谓臭名昭著,令人切齿腐心,无不想除之而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