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陶谦并没有直接答应李易的副院长邀请,但李易却是知道,这件事已经成了。
陶谦不是孔融,不是榆木脑袋,他是官员多过学者,会自动从实用与可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李易的书院如果列一个校训的话,“务实”二字绝对是排在前列的,陶谦基本不可能抵触。
至于陶谦成为副院,为将来带来的影响,李易觉得,基本是百益无一害。
陶谦在徐州任上表现的不好,不是陶谦无能,而是徐州的摊子再加上乱世的背景,妥妥的地狱难度副本,陶谦玩不转很正常。
但如果只是单纯的就传统官员的素质来考量,陶谦还是很合格的。
至于李易给陶谦安排的副院长,主要是让他负责行政事务,相当于教务处主任,亲自给那些预备役官员讲为官之道的机会并不多,所以,陶谦个人对书院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根本不可能与李易争夺个人崇拜。
但是,对于外界,陶谦的挺想就大了。
李易会不遗余力的宣传陶谦,让他成为书院的导师,成为新型教育的奠基人之一,让他享受一大堆有名无实的荣耀,让世人看看陶谦在主动交出徐州之后到底得到了怎样的优待。
甚至李易都决定,如果他提前称帝的话,直接给陶谦封侯也不是不可以。
这种投资对李易来说只是小意思,但回报却有可能极为丰厚,比如今后的益州,还有长安的李傕郭汜,有了陶谦的事情做榜样,他们很可能会在死战面前选择不战而降,然后省下的人力物力,绝对是一比非常大的财富。
有了陶谦主动的配合,李易又是尽量给足陶谦两面,徐州的交接过程非常的顺利,只是两天时间,徐州的主要事务便交接完毕,然后陶谦就提出了辞行,李易再三挽留之后,陶谦去意已决,于是李易携众文武官员,亲自送出十里,并派出一支千人的队伍“护送”陶谦及其家眷前往南阳,让陶谦开启仕途上的另一段旅程。
陶谦离开后,徐州的气氛立即大变,原本的沉闷暮气消散一空,取而代之的是朝气蓬勃,李易麾下众多将领请战青州,但李易却是下令大军暂时驻扎郯县,让各部兵马熟悉,方便今后协同作战。
李易没有选择立刻北上青州,一个方面是为了让兵马调整,另外是他的地盘扩展的太快了,李易不想出现后路不稳的情况,所以,在明显占据优势的情况,他愿意稍稍多花一些时间来稳定地方,而不是轻敌冒进,将大好形势拱手让人。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臧霸,臧霸的态度有些叫人来气,臧霸已经明确表态愿意投靠李易,甚至也听李易调遣去青州骚扰袁谭,只是臧霸却不够痛快,他一直想要和李易谈条件,想要继续掌握麾下兵马,找借口不接受李易的改编,因此李易与他的接触虽然顺利,却一直没能达成最终协议。
对此,李易的态度非常坚决,官位,爵位,都好说,但有一点绝对没有缓和余地,那就是他的治下不允许成建制的私兵存在。
之前李易还和臧霸莫急,但现在陶谦都降了,臧霸要是死守着那点家当不松手,李易完全不介意直接灭了他。
要知道张辽这帮人可是磨刀霍霍几个月了,正等着找人下刀呢。
就在李易坐镇徐州,俾睨四方,顺便等待臧霸最后态度的时候,冀州,邺城,袁绍的府邸内气氛却是异常沉闷。
这次议事,袁绍麾下文武重臣,除了高干与郭图之外,基本到齐。
其中高干是在并州,而郭图,却是因为出了点事情,被袁绍暂时赶出了邺城。
除去这些的部下,在场还有一个稍稍有些特殊的存在,那便是在豫州大败而归的曹操……
今天袁绍召集这么多人,动静虽然挺大的,但商讨的还是之前的话题,青州到底应该怎么办,是固守,还是舍弃。
只是议事的结果也与前些时日差不多,众人看法不一,让袁绍左右为难,无法做出决断。
辛评、许攸,还有暂时离开邺城的郭图都认为现在应当不惜一切代价固守青州。
他们的理由很明确,青州大半都是黄河南岸,现在固守青州虽然需要加派兵力,但位置毕竟背靠冀州,只要袁绍用上七分力气就可以守住青州,可一旦放弃了青州,让李易在青州经营个两三年,那么再想夺回青州就很难了,哪怕袁绍倾尽整个河北的力量都没有绝对把握。
早些时候为了说服袁绍,郭图甚至不惜触怒袁绍,直言李易麾下兵马军令严明,虽然杀气不足,但军容远在河北兵马之上,假以时日,比较战力,河北兵马怕是望尘莫及。
袁绍听了这话自然很生气,差点骂人,但郭图涕泪横流,一副死谏的模样,马上就得到了袁绍更多的好感。
但审配和逢纪却是持反对意见的,他们认为现在出兵青州,就是跳进泥潭,如果不能一战大败李易,让青州战事陷入僵持,公孙瓒与黑山黄巾必然异动,届时袁绍将会腹背受敌,冀州的大好基业恐怕会就此毁于一旦。
袁绍一听,觉得这个结果很危险,有点承受不起,但辛评那边马上又反驳,说李易这次北上虽然看上去很是威风,但接连吃下豫州、兖州、徐州,这是虽然是收获,但在李易真正的消化掉之前,也是巨大的负担。
所以,辛评信誓旦旦的保证,如果袁绍与李易在青州一战,初期或许会有些艰难,甚至腹背受敌,但坚持三个月,肯定是李易先撑不住,如此可以大大挫败李易的锐气。
李易出仕至今都没遇到过什么打败,一路顺风顺水,这次袁绍如果能在青州击败李易,意义非凡,甚至直接动摇李易根基,让李易内部生出变乱也不是不可能。
而李易败退之后,在袁绍大胜威势之下,区区公孙瓒与黑山黄巾根本不足为虑,乃是一统河北的最好时机,然后袁绍就可以以青州为踏板,占据中原。
袁绍被这番话说的大为心动,但马上审配与逢纪一方再次提出反对,认为辛评与许攸这是在拿袁绍的基业冒险,是不负责的表现,其中稍有变数,袁绍的多年经营将毁于一旦。
然后许攸就开骂了,说那两人是鼠目寸光,审配与逢纪也不甘示弱,直接骂了回去,若非有袁绍在,这双拨人肯定会打起来。
于是袁绍就很头痛了,选择咨询德才兼备的田丰与沮授,这两人倒是的确与众不同,他们建议袁绍可以求助与朝廷,让天子下旨斥责李易,说他恣意攻伐,是为国贼,抢据大义,然后号召天才有识之士共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