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
人类史上最强的粒子加速器,又一次启动,接近光速的两颗粒子碰撞在一块,产生极度微小又绚丽的光芒。
这一次它们没有产生黑洞,而是化为无数碎片,朝着四周的加速通道墙壁高速撞去。
所有数据都被精密仪器记录下来,变成硬盘里的一堆堆数据,等待物理学家们的解读和研究。
杨振宁教授和其他物理科学家,数学家,对收集到的数据做粗略的筛查,忙得不亦乐乎。
“真是爽啊!以前在欧洲,开启一次强子对撞机,都要上交申请报告,等待三四个星期的审核。现在只要一个命令下去,就能开启粒子对撞机,真是好痛快!”
“呵呵,你们是痛快了,留给我们几千TB的数据,分析工作要搞死人啊。”
“我知道你们数学家都是很厉害的,加把劲啊,这次又会产生几百TB的数据。”
“法克,你们这些该死的家伙,必须要停止粒子加速器。这些数据太多,我们都分析不过来,你不想我打电话给李修文吧。”
最后物理学家们停下来,好好让粒子加速器做一次检修,换掉一些可能受损的部件,或者测量能力不准的仪器。
杨教授的一双发白的眉毛皱在一起,许久没有散开,满脑子都是疑问,为什么数据中一直出现无关的噪音?
欧洲的强子对撞机,他见过好几次,研究过几十次对撞数据,都没有见过这中一直出现的噪音。
是这个粒子加速器出现问题,还是这些噪音其实是有用的数据?
他想了很久,都难以做出判断。
其他物理学家也差不多,对噪音的看法分成两派。
有人赞成前一个原因,也有不少人觉得是后一种可能,争辩不休,各持己见。
“杨教授,你觉不觉得这个噪音其实是有规律的?里面好像藏着东西似的。”
有位四十出头的年青的数学家雷虎,忽然提出一个新的看法。
四十多岁放在普通人身上是不年轻,但在科学家群体里,还真的很年轻,处于人体黄金时代的尾巴。
三十到四十岁的科学家精力旺盛,大脑没有僵化,是做科学研究最好的时机。
毕竟从本科一路读到博士,然后在知名教授下当几年助手,年龄已经到了三十多。之后申请到独立的项目,才算真正从事科研工作。
“说说你的研究成果。”
杨教授和气的说。
“是这样的,我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将所谓的噪音数据放入计算机,结果得出一个能量波的函数。它很可能是一种联系方式,就像晃动手电筒可以进行远程联系一样。”
面对大佬的询问,雷虎暗暗深吸一口气,沉声说道,脸色严肃。
其他人的目光,纷纷投放在雷虎身上,有怀疑,也有审视,也有恍然大悟。
“你来演示一下。”
杨教授让开位置,好让雷虎方便操作高性能的计算机。
雷虎一点都不客气,来到杨教授原先位置,双手在键盘上快速敲打。
屏幕上显示的最终结果,和他说的一样,分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