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第 161 章(2 / 2)

“田福生。”

田福生回神,趕忙上前,“小的在。”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顧元白將紙條收起,“研墨。”

“是。”田福生忙準備好筆墨紙硯,給聖上磨着墨。

顧元白寫了封信寄往了京城,將江津一行人返程的消息遞了過去,安排好他們回京後的事宜。剛剛寫完了信,晚膳時分,隆興府也準備好了賀迎聖上的筵席。

聖駕一連在隆興府停了四五日,顧元白處理着京城快馬送來的政務,同樣派人深入百姓之中探查消息,明面一波暗中一波,待大致知曉了隆興府的情況後,顧元白便帶着人去看了農家田地。

綠意濃郁,與遠處的白棉花遙遙相對,顧元白看了看棉花與糧食的種植比例,笑了,“隆興府種棉花的量沒越過朝廷下的章程,很好。”

隆興府的官員就在一旁隨着駕,府尹恭敬回道:“聖上放心,臣等全按着章程半事,半分不敢逾越。”

“這就很好,”顧元白點了點頭,“朕沿着黃河而渡的時候,便見有幾個地方棉花種得幾乎和糧食一般多,風調雨順還可,若是出了什麼大事,糧庫不滿,當地的百姓就要遭殃了。如今棉花種的人多了,也就不值錢了,農戶雖重新種起了五穀,但也不可對此懈怠。”

衆人應道:“臣等謹記。”

從農田往回走時,有孩童齊聚在農地上,待皇帝大臣們經過時,便脆生生地唱起了傳唱天南地北的小詩:“北壓遊牧誓守關,西滅夏國凱旋歸,錦繡江山平地起,宮花鋪路與民樂……”

稚嫩的童聲響亮,傳遍了田野之間。

皇帝大臣們停住腳步,含笑看着他們。

顧元白雖不是開國之君,但其文治武功早已不輸開國之君。大恆早已被他一手掌控,正是經濟文化飛速發展的時候。自從他掌權以來,詩詞歌賦、雜曲雜文產出的量便多了數倍,這背後體現出來的,便是無人可否認的盛世。

顧元白注重農事、軍事和經濟,對待百姓們的各種土地政策優渥至極,百姓們逐漸吃飽了飯,開始注重了更多的東西。天下四面八方對顧元白和對當今盛世的讚譽每日不絕,顧元白原本看這些詩作還覺得有些誇大,但親自出巡一次之後他便知曉,這並不是誇張。

熱愛着自己國家的詩人們看着如今的太平日子,他們的一腔驕傲自豪無法言說,只能寄託於詩詞歌賦之上,竭盡全力地要想同後人表現出他們如今過的日子是多麼的幸福,大恆又是怎樣的美好。

上到九五之尊,下到採蓮女郎與砍柴男兒郎,都被他們寫進了詩作之中。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而盛世之中所做出來的詩作,也大多都是輕鬆高昂的,好似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只待船隻乘風破浪的那一天。

詩作一多,不說其他,只單單一個炕牀便留下了許多傳世名作。以顧元白這個後世眼光去看,其中不少都是可以被錄入語文課本的水平。他有時候都略帶調侃地在想,以後的後世除了唐詩三百首外,會不會還有恆詩三百首?

這個想法在此時聽着這些孩童背詩時,變得更加預感強烈了起來。

孩子們背完詩後,顧元白笑了笑,低聲吩咐了田福生幾句,田福生便帶着小太監上前分發了些樣貌精緻,香甜可口的糕點。

孩子們:“哇——”

他們驚喜地睜大眼睛,拘謹地伸出手笑出一口牙,彼此偷偷對視的眼神之中是掩藏不住的歡喜興奮。田福生笑眯眯地道:“去吧。”

孩子們紅着臉蛋跑走了。

顧元白一直在隆興府留到了七月初,便轉了陸路沿江南東走,在前去兩浙之地前,他先去了荊湖南一地瞧瞧金鐵之礦,安撫曾經歷過反叛軍暴動的荊湖南百姓。

顧元白做事一樣樣的來,不急不緩,地方上的官員一個個的見,功績一樣樣的查看,有罪的處置,有功的加官。

一路上,因着他曾在南下之前便放言無需奢侈以待,各個地方官員也知曉他說一不二的行事風格,並未出現表裡不一的迎駕行爲。

在荊湖南攆轉半月,聖駕才朝着兩浙而去,途中經過江南邊界時,褚衛特來拜見,“聖上,此處不遠便是臣熟識的先生隱居山林之地,先生備愛賞畫,也愛作畫,不止得才兼備,藏畫也是極多。聖上可要將這位先生召來見一面?”

顧元白其實對書畫並無興趣,書畫所代表的價值對他這個俗人來說纔是感興趣的東西。他瞧着褚衛眉眼間藏着期待的模樣,想了想,“路途可遙遠?”

褚衛嘴角已然笑起,“並不遠,先生就在十里之內。”

“這麼點路,還將人家隱於山林的居士叫來做什麼?”顧元白好笑,“去瞧人家的畫,難不成還讓人家帶來嗎?擺駕,朕自個兒過去。”

恰好還可以瞧瞧山水,歇歇眼。

<div id="div_content_end"/>

最新小说: 锦鲤小可怜被三界大佬团宠后 九龙玄蛟 上天安排见一面 轮回之落入凡尘 妖花之神传 潇潇暮雨红丝缘 如此反派的她竟然是主角?! 素色年华最相许 杂货铺姬 赤凰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