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燕的眼皮就跳了跳,这个人到底知不知道什么叫轻重缓急啊?
是骂她重要,还是求救重要,他心里没点数吗?
结果这人把骂她放在了前面,把求救放在了后面,真不怕她看到是骂人的信,连看都不看就直接撕了吗?
其实阿尔斯楞在把信送出后,就后悔了,他也害怕陈春燕不看信啊,只是当时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无瑕顾及其他了,先出了心中的那口恶气再说。
陈春燕说是带阿尔斯楞一起走,实际上在靠近三井村时,护送阿尔斯楞的那一支队伍就和大部队分离了。
那一支朝东北而去,距离三井村越来越远。
陈春燕当然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阿尔斯楞再怎么说也是鞑靼王的孩子,在鞑靼人中还是有一定号召力的,把这样一个人放在三井村,和三井村的鞑靼人朝夕相处,将来他振臂一呼,难保那些鞑靼人不会反水。
陈春燕心里清楚的很,时间太短,鞑靼的下一代还没有长大,还无力抗衡父母的决定。
是以她要尽量避免阿尔斯楞和三井村的鞑靼人接触。
等将来学堂读书的那些孩子长大了,有自主判断的能力了,那时候就算鞑靼人想要归附回鞑靼,他们的孩子也自然而然会阻止他们。
家庭内部先有了矛盾,就有了掣肘,那么不管谁觊觎这些人手,肯定都办不到了。
而且往东北方向走,还生活着许多女真族人。
这些人生活的方式非常原始,几乎靠打猎为生,这也就导致他们几乎吃不饱。
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吃不饱就意味着他们非常彪悍,没有所谓的礼义廉耻,只要能够弄到手的东西,他们一定要弄到手。
鞑靼人也彪悍啊。
陈春燕就把阿尔斯楞给丢到了女真的眼皮子底下,成为一道屏障。
女真不管想要南下做什么,都得先打败同样彪悍的鞑靼人。
董明春知道陈春燕这个决定后,就说了一句话:养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