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武侠仙侠 > 修盗春秋 > 第一百一十二章:山里人朴实

第一百一十二章:山里人朴实(1 / 2)

“求仙师救救我小罗庄八百口人吧!我们实在是活不下去了,要不是这鬼神作怪,我们那至于背井离乡走上这句芜道啊……”

刘喜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连赵跖听了都于心不忍。

赵跖掷地有声道:“你们快起来吧,我赵跖以灵溪派弟子名字起誓,一定将此事查的清清楚楚!”

刘喜这才扶着父母起身,不住地对赵跖道谢。

几刻钟后,赵跖跟刘喜一家挥手道别,临别时还送了刘喜一把铁刀和两袋干粮,如果运气够好的话,希望他们一家能够平安出了这句芜道荒野吧。

一路上赵跖紧锁眉头,他问了刘喜很多关于失踪案的细节,总觉得事有蹊跷。

原本赵跖以为四望亭是有人在用凡人精血搞什么邪恶仪式,但刘喜的一番话却让赵跖否定了这个猜测。

失踪的人口中有老有小,并非像鬼修巫邪做法时所需的精壮男子或处子孩童,甚至有的村落专门失踪的是走不动路的老头老太太。

赵跖思索了好几遍,也想不出哪种邪修连行将就木的老人都不放过。

一时之间,这件事变得扑朔迷离。

不管了,赵跖心道,无论是鬼神作祟,还是邪修在欲盖弥彰,总还是免不了要到四望亭亲自看一番,到时候就能知道是什么在作怪了。

继续赶路,赵跖也没有看到像刘喜一样拖家带口逃难的百姓,只是偶尔遇到几个青壮的汉子赶路。齐洲大地的居民安土重迁,不逼到绝路是轻易不会离开家乡的。

天色渐晚,赵跖布下匿形阵,草草的休息了一晚,第二天天还没亮就踏着晨雾露水朝四望亭赶路。

到了四望亭的地界,路边的田野庄稼才多了起来,一看就是有生气的模样。照着刘喜的描述,赵跖东拐西拐才在一个偏僻的路口找到了小罗庄的所在。

小罗庄的石碑已经落得满是灰土,如果不是赵跖灵识大放,可能一不小心就错过了。

进了小罗庄,才看到了几处人烟,赵跖提着刀走在路上,偶尔见到种地的农夫,见了赵跖都躲得远远的。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东西不暂住,来往若浮云;

离乱失故乡,骨肉多散分。

若不是这一场祸事,可能小罗庄的村民一辈子都在田间地头种地,忙忙碌碌、平平淡淡的度过一生。

但这一切都变了。

八百口人,三个月间跑的只剩下了一百余户,留在村子里的还都是些干不动活的老人,年轻的都怕鬼神作怪,纷纷丢下家中老父跑了。

一个月前村中的三老声嘶力竭的喊着要和小罗庄共存亡,第二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是跑了?还是被掳走了?

没人知道。

“喂!这位老丈!”

赵跖朝田边一个干活的老农喊了两声,那老农充耳不闻,只当没听见,只是埋头插秧。

赵跖摸了摸鼻子,跟好几个村民打招呼都没人理,心中微怒,大吼道:“灵溪派弟子办事!快让村中三老来见我!”

灵溪派?

还在地里干活的几个农夫听了,一哄而散,跑的更远了。

这是把自己当土匪了吗?

赵跖摸不着头脑,只听见一个苍老声音朝赵跖怒吼道:“灵溪派又怎么样!还不是跟四海帮一路货色,我们小罗庄都快死光了!”

小罗庄百姓不是没向官府求助,连四海帮也派人装模作样来过几次,几波人只是在小罗庄大吃大喝了几顿就不管了,所以小罗庄村民对赵跖这种“假惺惺”的货色很不感冒。

那老农扛着农具作势要打,看见赵跖身上的佩刀才放下锄头。

赵跖也不生气,诚恳道:“老丈,我真的是灵溪派弟子,是来帮你们的,刘喜你认识吗?路上我还救了他一家老小呢……”

“哼!喜子那一家窝囊废!”

老农冷哼一声:“你不是要见三老么?我带你去!”

赵跖尴尬道:“那就麻烦老丈了。”

一边走,老农还一边骂骂咧咧的,好像赵跖欠了他钱一样。

小罗庄的情况,比赵跖想象的还要差。

听刘喜说,小罗庄的聚落分在小罗山东西两处,东边是老村,各家祖坟林地都在东边,西边是新庄,刘喜家的几处屋子就在新庄。

那老丈把赵跖带到了大山前的一块高地上, 这处高地要远远高于沿途的其它屋子。齐洲水多,北高南低,万一发了大水没地方跑,这处地方如果发生天灾,能够让百姓快速逃生。

最新小说: 我的外挂是株仙草 中元:找寻失踪的死者 人在大商,持刀斩天 倚马莫凭栏 江湖听风录 三侠五义之水龙吟 双生初雪 从吞噬开始投资诸天 魔神剑缘 终极白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