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正午,饥肠辘辘,池州城外炊烟袅袅,几十口大锅支起来熬粥,醇厚的米香已然弥漫在所有的灾民鼻尖。
维持秩序的亲卫兵也就两队人,然而饿极了的灾民却无半点杂乱,一个个拿着破碗烂盆一边排着队,一边眼巴巴的看着前面的人群。
满满盛上一大瓢筷子插上去不倒的米粥,端到嘴边细细的扒拉着,一边吃一边落泪,吃完以后就跪在地上不住的磕头,转眼间就是连绵的一片。
乱世灾年,一口饭就是一条人命,这话只有切身体会到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幸楚,也只有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才知道,能有大善人不计一切的施舍,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城墙上的乡兵已经被松绑,却没有人敢乱动,哪怕他们的旁边只有一个文官和一个护卫,只要他们愿意,完全可以一涌而上,将两人砍成肉酱,哪怕他们明知道这次不战而降,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
所有乡兵这个时候已然被城下跪的黑压压一片的灾民给震撼住了,这场面他们见过,这些天来也是无数的灾民就这么跪着,想要让他们放自己进城,想要城里的善人能多给那么一点粮食好让他们不会被饿死。
厮杀汉是粗人,粗人也是人,只要不是痴呆傻子又岂能分不清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假意。
他们很清楚,这些灾民以前的跪是为了活命而祈求,实际上早已经在心里面把他们祖宗十八代的坟都给掘了个干净,但现在的跪则只是在感恩!
发自内心最深处,不带一丝一毫杂念的感恩!
什么是民心所向,这就是民心所向!
那些占据池州的蒙军,说是要与民生息,说是要安抚地方,说是要赈灾济困,然而事实上谁又会把这些背井离乡的老百姓死活放在眼里。
说的好听一点,只要不是池州本地的百姓大幅死亡或者逃亡乃至造反,那么这些做了狗的官员的政绩就不存在半点瑕疵,至于外来的?
那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兵灾?跑出来会冻死会饿死,可待在乡里再不济也有条活路,你非要跑,那死了不就是活该。
卢帆站在城头上目光怔怔的看着城下磕头的百姓,满眼都是希望!
逐虏军是邓云的,但最了解逐虏军的却不是邓云!
卢帆只是佩服邓云的魄力,却不知道邓云之所以能拉出这么一支人马躲进武夷山厉兵秣马,完全只是因为邓云是一个穿越者。
邓云知道历史,了解历史的发展途径,所以邓云知道大宋的结局,知道崖山之后无华夏,邓云更是比所有人都清楚,他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敌人,那是一个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四海游龙,几十年间就跟疯子一样,占领东半球,开辟四大汗国的超级强悍民族。
所以邓云会用自己的理解带着后世军队的理念,妄图在历史的潮流当中逆势而起,希望能在夹缝当中崛起,最后达成自己的宏伟目标!
至于在这个过程当中该如何去做,邓云并没有太多的规划,说难听一点,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走一步看一步……
但是邓云不想那么多那么深那么远,卢帆不能不想,因为他已经没的选择!
因为他是主动投靠的邓云,这种事瞒不住,科举出身的进士,朝廷委任的一州同知,竟然心甘情愿的给一个山匪当军师,可以说,他的名声在士林当中已经毁了……
就算大宋日后能驱逐蒙元恢复河山,他也只有回乡吃土,在别人的耻笑当中度过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