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有一本书叫海权论,被誉为是近代制海权理论的奠基之作,是大部分国家制定海洋发展战略的方向指导。
岳山慕名翻阅过这本书,不过因为不是专业书籍的原因他也只是简略的翻了一下并没有细看。大多数内容都已经忘记,只记得一个大略的框架。
他所写的这本名为海权的书籍就是借鉴了这个框架,然后结合的中国的历史和大唐的实际情况所著,和后世那本《海权论》差别很大。
他的海权有两方面内容,第一部分是以预测的口吻得出一个结论:得海权者得天下,失海权者沦为鱼肉。第二部分就是如何经营海洋获得海权。
对于这个时代的地球人来说,这本书实在太超前了,能看懂的人几乎没有。倒不是古人蠢,而是时代限制。
大家连家门口的陆地都没有征服,哪有心思远渡重洋去征服万里之外的国家?落后的航运技术也不允许他们有这方面的想法。
而且海洋扩张需要大船需要更高的技术风险也大,搞不好就是船毁人亡。从陆地扩张就方便多了,有人有粮就可以。
就以大唐来说,北方的故土还没有收回,西域还在突厥人手里,广大南方还是荒无人烟的蛮荒之地等待着开发……
陆地它不香吗,为啥还要冒险去开发海洋?
刘仁轨也不例外,所以他根本就无法理解海权所描述的理论。
财富来自于海上,危险亦来自于海上。财富且不去说,海上哪来的危险?台风?
海洋难道不是阻隔所有的敌人的天险吗?怎么会成为危险的来源?想不明白这些东西,他就无法读懂海权这本书。
现在岳山要先让刘仁轨明白大海的重要性。
“你对造船技术的发展有多少了解?”
“一无所知。”刘仁轨羞愧的道。
“人类最早发现船只是偶然,原因已不可考,或者是遭遇洪水或者是失足掉进水里,靠着一根木头活了下来。就有智者想到用木头制作工具在水面上活动……”
“最早的船只就是简单的木筏或者干脆就是整根的树干掏空做成的小船,此时的木筏只能在风浪小的水面活动。不知道过了多久,有人发明了独木舟……”
“随着文明的发展造船的技术越来越先进,秦朝时期已经能造出宽八米长三十米的大船。方士徐福就以此船出海到达千余里外的大岛上定居……”
“汉末魏吴已经能造出装载三千人的大船。而吴国已经意识到海洋的财富,足迹踏上了夷州岛……”
“前隋也造出了长四十余米宽十余米的五牙大船,而卧槽已经能造出长六十米的楼船……”
“前年棣州造船厂进一步研究出了专门适用于海上航行的船只,可以远离陆地驶入深海……”
“现在已经造出了两艘六十米长的海船,正在研究九十米战船……将来还会出现更大更坚固航行万里之外的巨型船只。”
说到这里,岳山顿了一下看着他问道:“到时候你还会以为海洋是天险吗?想一想,如果有一支庞大的舰队从海上杀来,会是什么后果。”
刘仁轨脑海中出现了一个画面:几十上百艘载满敌人的大船从海上杀来,毫无防备的沿海一带顿时化为炼狱……
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惨,太惨了。
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一个问题:“打造数量庞大的战舰需要强大的势力才行,这个世界除了我大唐还有如此强大的国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