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也的确如此,因为就在1998年下半年,总部组织了一个专家组对两款重型发动机的进展情况和成熟度进了一次摸底,结果发现,中国腾飞的WD—70型重型航空发动机尽管技术先进,能力出众,但基于第三代核心机的总体技术路径的成熟度偏低。
与之相比,AL—31的仿制版尽管技术上并不先进,但整体的成熟度较高,完全可以满足未来20年国内重型航空发动机的需求。
专家组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基于他们对两款发动机为期半年的高空台试验做出的。
但也正因为如此,也暴露出中国腾飞底蕴不足的弊端。
毕竟当时国内只有一座航空发动机高空试验台,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
中国腾飞与其没有明显竞争时,高空台自然可以向中国腾飞开放,正因为如此在第二代核心机和2.5代核心机上,中国腾飞发展的还比较顺利。
可到了重型航空发动机,双方有了明显的竞争关系,尽管航空工业集团没有明显的禁止中国腾飞使用所属的高空试验台,但却在审批和排期上做了不少小动作,导致中国腾飞的第三代核心机的研制大大落后于既定计划。
这也就罢了,竞争无处不在,只要能把的WD—70型重型航空发动机熬出来,怎么都值得,然而屋漏偏逢连阴雨的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俄国人给了的WD—70型重型航空发动机致命一击。
因为原本对的AL—31重型航空发动机技术捂得严严实实的俄国人忽然开始对航空工业集团打开了合作之门,不但敞开供应AL—31重型航空发动机的相关零部件,更是将核心技术拿出来与航空工业集团分享。
如此一来原本需要十年时间方能完成仿制的AL—31重型航空发动机,只需不到五年就能完成所有的研制任务投入批量生产。
这下不只是航空工业集团激动了,就连部队上下都兴奋了。
要知道重型航空发动机可是现如今航空兵部队最大的短板,越早解决,歼—10、歼—11等先进战机的生产瓶颈就早一天突破上限,这对东南沿海军事斗争准备,反介入作战的战略意义都是不可估量。
基于此,原本一碗水端平的总部开始将资源倾斜到航空工业集团,全力支持AL—31重型航空发动机的仿制项目。
俄国眼见国内如此重视,也是积极配合,不但与航空工业集团联合成立合资公司,更是派遣大量技术人员协助航空工业集团完成对AL—31重型航空发动机的仿制工作,为此双方签署的框架协议,合作意向以及具体合同就超过五百个。
在这样的氛围下,国内舆论场对俄国的好感度飙升,甚至某些业内人士更是将俄罗斯国家航空发动机集团与航空工业集团在航发领域的合作比作五十年代苏联对华的技术输出,极具吹捧之能事。
可实际上俄罗斯人可没那么好心,他们之所以一改之前在航发技术上的封锁,开始寻求合作就是看到中国腾飞的WD—70型重型航空发动机即将走上正轨,这要是在不扼杀,俄国将彻底失去中国的重型航空发动机市场,既然如此那就没啥好犹豫的,自然是怎么能迅速弄死WD—70型重型航空发动机怎么来。
喜欢腾飞我的航空时代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腾飞我的航空时代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