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祥变”、“大祥变”和“谭变”代表的是一个哀痛逐渐减缓的过程,具体的表现就是丧服由重减轻、质地由粗变细。
古有《开元礼》规定,十三个月小祥、二十五个月大祥、二十七个月谭祭。
这本是属于葬之后的祭祀。
但宣昭太皇太后生前留有遗诏,希望在她故去后一切丧葬礼仪尽皆从简,无需劳民伤财。
但宣武帝却觉得,宣昭太皇太后生前为华熏国的江山社稷操持了一辈子,不愿意让宣昭太皇太后身后的丧葬太简陋,故而按照华熏国历代大行皇帝之礼入殓了宣昭太皇太后。
但在宣昭太皇太后停灵期间,昭德皇后一再向宣武帝进言,希望宣武帝能按照宣昭太皇太后生前遗诏,将后续丧葬事宜从简执行。
大抵是不愿意昭德皇后再添心伤,故,在宣昭太皇太后停灵期间,宣武帝下诏令曰:“……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以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
宣武帝不知道,他这道诏令一出,竟在未来形成了皇帝服丧以日易月的“权制”之制。变成了成服十三日后即小祥、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日谭祭。
实质上,“权制”是对皇帝在处理国家同家庭关系上的一种权宜之计,早除丧服是为了让皇帝能更好地处理军国大事。
虽然如此,三年的新丧皇帝还是得守。
“小祥”仪式举行前两日,礼部和太常寺会为宣武帝准备好由八升练布制作的冠、缞裳、腰绖等要换的衣裳;前一日毁庐为垩室。
仪式开始后,宣武帝和内外及百官具服粗布斩缞服,先在宣昭太皇太后灵前哭奠后,再换练布斩缞服。
光禄卿引太牢之馔于灵幄前,宣武帝捧酒跪奠于馔前。
等宣武帝祭拜后,太祝跪读祝版曰:“平旭二年十月二十七,子哀子嗣皇帝程,敢昭告於大行宣昭太皇太后,天祸所锺,攀号无及,以日易月,奄及小祥……”
读讫,宣武帝、内外在位者皆哭踊再拜,拜后仪式结束。
“大祥”和“谭祭”仪式的过程同小祥一样。
“大祥”仪式中,宣武帝将换上由浅黑色絁制作的幞头、白大麻制作的衣衫、白皮腰带和麻鞋组成的大祥服。另外,此前供宣武帝守丧所居的垩室也将拆除,结束了宣武帝结庐慈安宫正殿东廊下的守孝日子。
仪式之后,百官先行列队于慈安宫门外,奉慰宣武帝返回其寝宫。
至此,宣武帝的衣食住行和百官的运行悉数恢复如常。
“谭祭”时,宣武帝将会除去大祥服,换上由细火麻衫、腰带、细麻鞋、黑絁幞头组成的素服。另外,同大祥仪式不同的是,大臣们在慈安宫外奉慰宣武帝返回其寝宫后,还要换上惨公服赴宣武帝寝宫诣见宣武帝。
次日,宣武帝也改换由淡浅黄衫、细黑絁幞头、巾子、麻鞋、吉腰带组成的惨吉服。
在宣昭太皇太后的葬礼结束前,除了朔望视朝及大礼时要换穿纯吉服外,宣武帝将一直穿着惨吉服。
谭祭之后,慈安宫的葬礼进入了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除了日常的祭奠之外,再无大型的祭祀活动。
所谓“天子七月而葬”,就是指如无特殊情况,约在半年之后,在帝陵营建结束时,才会出殡落葬。
但,宣昭太皇太后生前虽对华熏国的江山社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宣昭太皇太后生前仅仅只是垂帘听政五十载,却并未真的登基称帝,算不上华熏国真正的皇帝。
再加上宣昭太皇太后生前留有遗诏,希望在她故去后一切丧葬礼仪尽皆从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