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说的上班自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上班。
年底了,他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未处理,那就是洛城几家公司的分红。
收购的这几家公司,总得拿出点干货,吊着大家的胃口,以待来年更好的为公司卖命。
至于效果好还是不好,反正前几天和大涨超市的老板于東来吃饭时,一起作陪的胖東来的老板于東来说过的那句话很在理,“我一直坚持从公司的净利润中拿出一半对员工进行财富再分配,多赚多分,少赚少分。”
他成功的模式不具备复制性,但是基本的道理吴良还是明白的,一堆大老爷们都是需要养家糊口的,辛辛苦苦一年回去,连个年货都备不齐,然后被家里的悍妇一顿臭骂,再上班还能提起精神么?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另外一个因素是,洛柴的另外一个大股东,农机厂要求上交利润。
十年前,洛柴盈利的时候,也上交过利润,这是农机厂拿回利润重新再分配的主要措施,毕竟,兄弟单位也有不少亏损的,讲求个平衡。
零三年电荒,洛柴算是补上了以前的欠账,零四年上半年,电荒趋稳,洛柴的效益又回落,想上交利润又没的交。
之后改制,赶上国佳农机补贴政策的出台,洛柴又抢占了一部分农机市场,拖拉机、收割机的配套也是一家一家的谈,加上吴良给出的那些品质提升的项目,发动机的质量越来越好,也得到了市场上的认可,销量逐步攀升,零四年底的时候,总量已经达到四万台。
按照机械行业5%的平均利润水平,发动机行业略高8%,大致算算,洛柴销售额6个亿,也有近五千万的利润水平,农机厂持股20%,也能分到一千万。
利润贡献的主要来源,外资入股,良铮基金随便运作一下,禾兑收上有很大的优惠。
吴良倒是想给企业申报一下高新技术企业,结果发现国佳政策还没出台也只能作罢。
这一千万说多不多,说少,起码也能填个窟窿啥的。
农机厂提出这件事,作为控股方的吴良也得慎重考虑,想来想去,吴良还是尊重对方的意见,该分钱的还是得分。
员工持股公司,集资了六千万,拿到十个点的股份,也能分五百万,虽然不多,总归是能见到活钱了,8%的收益,谈不上多高,但是,这是第一年,既然入了股,自然是看好洛柴今后的发展。
倘若第二年,洛柴挣两个亿呢?
春节前,也是各大主机厂备货铺货的时间。
很多外出打工者挣了点钱,回来到市场上去看看,也有选择买个拖拉机或者收割机的,第二年不去打工了,将农机当成生产资料来赚钱。
有人算过一笔账,收割一亩小麦六十块钱,撇开油耗,一亩地能挣四十五,一个夏天,雇个机手,车也不停的干,工作二十天,下来毛利能有个十来万,去除燃油人工这些,净赚一台车。
比外出打工强,而且并不耽误外出打工的时间——农忙的时候回来收麦就行。
洛城周边的很多小厂,农忙的时候也会放假——不放假不行,都回家收麦去了,谁给你干活啊。
所以,农机补贴政策的出台,真正瞄准这部分商机的人真的不在少数,这也是从零四年开始,农机市场的黄金十年。
吴良的切入点就在这上面。
如果产品不出问题的话,洛柴曾经作为农用发动机第一品牌,迟早也会占领国一国二阶段的市场,有吴良这个bug的存在,他所做的就是将这一进程向前推了一把。
印象中,洛柴的这个企业其实也挺有意思,打下一个市场,往往干两年就丢掉了,先发优势丧失的主要原因,其实还是产品不行,不,应该是搞产品的这些人不行。
发动机的升功率提到20马力都困难,更别提20千瓦了。
而眼下,有了吴良这个“发动机专家”的出现,这一切似乎都变了样,原本占领小麦收割机大半市场的魔都柴油机厂,居然被洛柴一举击溃,在二零零四年的配套比例由原先的80%直接降到20%。
丢失的市场,就是被洛柴抢去的。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销售的火暴,带来的是整个公司全体员工的精气神的全面扭转,梦想着销售额突破十万台,工资收入翻倍。
两亿的利润似乎也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当然分红只是一方面,最终还是得上市,随便一个十倍的市盈率,这部分股份十倍的上涨,这都是上市所带来的红利。
吴良到洛柴的时候,先是参加了一个经理办公会,会上将近期发生的诸多事项的进度做了一个展示,另外,讨论的最多的就是质量问题的改进这方面。
吴良原本不想发言,李斌总结完之后还是请示吴良,问问他有什么补充的,说到这份上,他也没有避讳,该画大饼的时候还得画,“往年,公司一年招聘的大学生只有十来个,也留不住人,随着企业的发展,年龄断层现象越来越明显,今年开始,每年至少得招50个以上,新大学生的工资待遇也得跟上,像国内同行靠齐。
我也知道,咱这边的销售团队很给力,能打江山,不过却守不住,包括30装载机的市场,归根结底的原因是什么,大家也得反思反思。”
关于30装载机的市场问题,反馈的最多的还是烧机油,这个问题之前和李斌详细的讨论过,原因自然是很多,最主要的是两点,其一是发动机的缸体强度问题。
缸体就类似于人的躯干,胳膊腿这些都是长在躯干上,同样,发动机的其余零部件也是安装在缸体上。
它的强度直接决定了发动机是否耐艹,自然也属于发动机强化的一项内容。
原有的毛坯供方,是农机厂下属的铸造公司,铸造能力很强,只是工艺保证能力相对较弱,毛坯的硬度,抗拉强度这些都不过关,吴良当时的做法是要求在材料上下功夫,保证灰铁275材质的抗拉水平。
其二,就是发动机的进气系统,洛柴原来的供方,实际上也就是配件市场的水平,以价格取胜,质量真的不咋样。
空滤最重要的是滤纸,比如棒子国和米国的滤纸,至于国产的,真心的达不到要求,一致性太差。
用来在后市场的产品用在主机上,真心不靠谱,由此带来的是滤纸过滤不干净空气中的杂质,然后造成发动机的早磨等恶性故障,烧机油必不可免。
另外,工机的作业环境,干一天活下来,人在驾驶室内也被搞的灰头土脸的,更别提发动机直接暴露在灰尘当中,对于空滤的要求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