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叹了口气,不再劝了。
虽然三公子文武全才,但在杨嬷嬷的心里,她最喜欢的是二公子。
这二公子从小重文不爱武,一副文质彬彬,玉树临风,知书识礼的大家公子的模样,继承了她父母的好样貌和她娘亲的智慧。
她认为,二公子才是最是有资格当太师府爵位的继承者。
但愿他们能将事情办得干净利落,不落首尾吧。毕竟,他们的对手,有可能是陛下,一弄不好,万劫不复呀。
客观而论,这姚天保确实继承了他父母的优点,但他的阴狠,却不知继承了谁的?
......
嬷嬷忐忑不安,总在挣扎着要不要把事情告之夫人。
净慈在家躺了两天后,起来时,嬷嬷服侍她用膳,她问:“我怎么感觉今天府内,人少了?人都到哪去了。”
嬷嬷见她精神好了,忙把事情告诉了他,并说:“案件高大人已受理,今天就会抓人提审,然后下狱,府中人很多都听审去了。”
太师夫人听后,脸色一变,把筷子重重一放,怒道:“荒唐!如此无法无天!你怎么也不劝阻一下!”
嬷嬷垂首道:“夫人,老奴觉得他们的计策可行,只要他们手脚干净就行了。”
“能干净到哪里去!”净慈怒道:“您老糊涂了吗?人家两个生龙活虎的人死在牢里,指挥使能脱得了干系吗?他脱不了干系,咱跟他同一条船上的人就全脱不了干系!若普通人也就罢了,这两个人跟秦将军关系不俗,是姚有常的儿子!加上两方的恩怨,若他们在牢中有个三长两短,即使事实上跟咱没关系,那么在外人的眼中,也会跟咱有关!”
“即使跟咱有关,那也没关系啊,谁敢耐我们何?”嬷嬷说。
净慈大怒:“你以为还是景帝时期吗?你以为这天下是咱黄姚两家的了吗?”
嬷嬷吓得不敢说话了。
他们这一派在景帝时期,权倾朝野,个个位高权重,盘根错节,连皇帝都不敢撼动。
他们这一派系太强,人脉关系太复杂,太广了。
首有当时强势的诚王,再有诚王的外公:三朝托孤重臣,门生满朝堂的应国公。
再有遥领各路守将,各方镇守使的护国大将军加持。
最后有世代世袭一品爵位的太师府,虽然当时的太师是无实权的姚有安,但当时,老太师还在,他可是有两个一品爵位加身,是景帝的恩师,景帝甚至称其为尚父。
虽表面上老太师无所事事,很不靠谱,但无人敢对他不敬,心里都知道,这老太师一句话,就能让朝廷风云变色!当时,太师府的尊荣,无人可比。
还有汪尚书,胡尚书,刘侍郎......
这一派家族联姻,利益相关,一损俱损一宋俱荣,关系层层叠叠,难以理清,牵一发而动全身。
所以连皇帝都不敢妄动他们。
以至他们个个专横骄奢,目无王法,视人命为草芥。
当初黄景泰甚至不把景帝身边的爱将卫巡放在眼里.....
如今,这一派人,依然在一条船上,但是形势已悄然改变。
从什么时候改变的,谁都说不清,很多人都认为,是从诚王争帝失败的那一刻开始。
但聪明敏锐的太师夫人,早就意识到,形势是从老太师去世的那一刻开始转变。或者是老太师在世之时就已改变。
所以,她才那么拼命,机关算尽地为明珠而争君元。
他很早就意识到危机的存在。
她很明白,太师府所有的尊荣,全因老太师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