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力讷被湘王殿下那一笑笑得有点犯晕。
他倒是瞥了一眼宝座后的垂帘,从太后严厉的神情中找回了点脑子,没有回应晏大王那说不清楚什么意思的笑容。
司马芸完全没留意底下的情境,她自顾冷声质问:“湘王来得迟了些,早前官家征询诸臣公,今日有猛兽袭击圣驾一事,是否居心叵测之徒操纵,最受怀疑的,我认为当是辽人!”
辽人?
晏迟想笑,忍住了,他没有说话,因为要这时开口,说不定就忍不住奚落了。
“群狼如此凶悍,却在溃散后为辽使率卫击杀不少,这便是蹊跷之处,我以为可将辽使扣审,察清罪行,质讨于辽主,卫、辽两国之间有修和之盟,辽使却行弑害我国天子的阴谋,罪证确凿,辽国应当向我大卫赔罪,之前签定条款,大卫不需屡行,反而辽国应当向大卫纳币称臣,否则,大卫理所当然可以联盟西夏共讨失约之国,湘王以为如何?”
太后逼着晏迟表态。
“太后既然征询小王的见解,小王便直说了。”晏迟就稳坐着回应:“吴山围场,兴建之事辽人根本不可能插手,且辽使入临安不过十余日,怎能将百余狼群悄然无声纵入围场之内?太扣固然是想借这回事故打压辽国,可这由头……怎能让辽国心服口服?便连西夏王,也不可能真附和太后的见解,贸然与辽国反目,大卫现在的实力,还不能力克辽国,一旦引发战争,后果不堪设想。”
司马芸冷笑道:“官家,诸位臣公可是都听见了,湘王果然在为辽使开脱,现在你们可还敢反驳,不是湘王通敌,共谋这件弑君大罪!!!”
呵呵,原来太后并不是真的怀疑辽国,而是为了把罪名安在他的头上啊……是嘛,这才符合司马芸那蠢头蠢脑里的想法,他还说呢,司马芸怎么敢惹辽国,胆子被狼群一吓 ,反而还更壮了?
“太后怀疑的是我,就别再牵连辽使了,否则有损两国邦交,引发战乱,太后该怎么收场呢?”晏迟挑着眉头:“太后刚才所说的罪状也太荒唐了,我不过是直抒己见,岂能证实我就通敌了?难道我只能依着太后的见解,不顾社稷不顾君国才能自证亲白了?”
“晏无端,我且问你,你还担着大卫国师的职差,缘何没有卜断秋狩之礼将生祸殃?!”太后觉得自己胸有成竹。
“秋狩之礼,我未奉君令先卜祸吉。”
羿栩觉得头疼得都要裂开了。
“大娘娘,秋狩之礼不同于祭祀天地,也从无举行前侧卜吉凶的先例,湘王虽担国师之职,可若非发生星象变祸此等大事,无令并不能擅自占卜国运,司天台诸官员及道官,无一有测星象生变,这件事,着实不应怪罪湘王。”
羿栩心虚。
因为晏迟曾经反对过行秋狩之礼,因为晏迟觉得大无必要,卫辽之间的局势虽然紧张,可尚在控制之中,两国都不敢轻举妄动,这个时候行秋狩之礼震慑辽国,效用能有多大?襄阳公的能耐难道辽主不知道么?晏迟认为简直就是多此一举。
可羿栩有他的想法。
他想利用武官平衡文臣,另外培养起一帮自己的亲信,见晏迟反对秋狩,他就不敢再让晏迟先行占卜之事,在他想来,又不是远离临安真正深入崇山竣岭,围场定在近郊而已,跟往别宫近苑游览几日差不多,能发生什么凶事?
“再应太后质疑,兴建围场之事小王并未经手,且举秋狩之礼也并非小王谏言,便是真有大逆罪徒企图弑君,与小王有何干系?若此起恶行真乃小王策划,小王又何需击杀猛兽?太后对小王一直心有猜忌,不过猜忌也当有罪证支撑,无凭无据下就空口质疑,小王可不受这不白之冤。”
“就凭只有你才能击杀恶狼,就凭你因此立功更受官家信重!”司马芸大喝出声:“官家,一应嫌犯已经被逮拿,而辛相、梁国公等又力荐镇江侯主审此案,官家还不明白么?辛相、梁国公以及镇江侯皆与晏迟交近,势必会袒护他!官家应当听从我的建议,让兴国公主审,宋国公督案,且晏迟,也当立即押下刑狱!”
司马芸以为羿栩会听从她的主张。
羿栩心中只觉得烦躁不堪。
“这事不用审了。”天子十分暴躁。
司马芸:???!!!
“今日之事,意外而已,多得湘王护驾有功,母亲不必再多言,母亲今日也受惊了,才至于如此的草木皆兵,母亲还是早些歇息才好,朕有些疲累了。”
晏迟看着震愕的司马芸,心中着实觉得好笑。
建议秋狩之记的武官,本是司马修保举,跟司马权热络得很,羿栩心知肚明,这让他这么审?就连筹建围场那位官员,其实也是羿栩自己的心腹,再能审出个什么名堂来?
他所做的事,无非是让那位武官,“无意间”听说了大卫的秋狩之礼当初是被众多文臣谏议废行这样一件事罢了,这本就是真事,且一代一代的卫天子,因为重文轻武,逐渐沉迷于音律、书画、美色、茶酒,造成军备荒疏,才失了淮河以北半壁江山,偷安于江南,这样的弊病几乎也是摆在明面上了,多的是人感慨议论,武官听在耳中,不算什么奇异事。
至于料定羿栩会择中吴山建围场,这更加容易了。
因为临安近郊,唯吴山适合。
围场建成之前,他就将狼群纵养其间,这些狼群是经过驯化的,无令不会伤人,还知道躲避行踪,它们自己会猎食,不需要投养,负责兴建围场的官员根本没有狩猎的经验,哪里察觉得到幽林山间,藏匿着这样一群凶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