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href="https://www.ttkan.co/novel/user/operation_v3.html?op=set_bookmark&novel_id=quanmiangonglve-chaidaojiang&bookmark=517" class="anchor_bookmark"><amp-img src="/novel/imgs/bookmark.svg" width="30" height="30" alt="bookmark" title="新增書籤"/></a>
希爾佩斯上將辦事的效率非常高。
僅僅兩個小時不到,他便安排好了一系列緊急措施,並出現在了騎士城。
“你剛剛說,美杜莎丟了?”某個房間內,克勞倫站在窗邊,背對着希爾佩斯。
他的目光眺望着遠方,淡漠而平靜,似乎並沒有因爲後者的話而產生什麼情緒波動。
希爾佩斯聲音微沉:“聖衆議會已經幫忙讓人在聖凱城附近尋找了,我會盡量把這件事情處理好。”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我能攔住它嗎?”克勞倫問道。
以教皇六階的修爲,能不能在美杜莎發射的過程中將其攔截下來?
沒人知道這個答案,但結果一定不容樂觀。
畢竟,即便是六階,感知範圍也同樣有限,更別說攻擊距離了。
比起真正戰爭級別的武器,修煉者的手再長,也只能算是個近戰。
希爾佩斯沉默片刻,說道:“我會爲此事負責。”
克勞倫搖了搖頭:“你的確有些失職,但這並非完全是你的錯,何況,你也負不起這個責任……誰都負不起這個責任。”
教皇顯然沒心思去追究這件事情的對錯,當下最重要的是,應該如何解決掉這個隱患。
“把搜索範圍擴大一些,不要侷限在聖凱城那邊。”克勞倫說道,“如果我是羅鬆,一定會親自看守這一張來之不易的底牌,而聖凱城已經暴露在了教會的視野之下,並不是個藏東西的好地方,爲了確保美杜莎的發射不會受到其他人的干擾,他會遠離聖凱城,越遠越好,所以,搜查的重點放在邊緣地帶吧,找到人之後先跟我說一聲,不要自己去送死。”
現在威爾遜家族所有人都聚集在聖凱城,包括被那些被精煉的老百姓,羅鬆自然不會不明白這種舉措有多麼危險,一旦青帝的真龍圖消失,這座城市可能立刻就會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在這種情況之下,羅鬆不可能也呆在聖凱城和這些人一起陪葬,想要讓教會投鼠忌器,他就必須躲在暗處,這也是目前唯一能夠保住威爾遜家族的辦法。
如果有人想把羅鬆這張底牌給拿掉,後者必然不會再像之前那樣忍氣吞聲。
每個人都有着自己的底線,爲了保全家族,羅鬆完全有可能爲此付出生命。
而一名六階強者的生命,絕不是希爾佩斯能承受得起的。
這位軍研部上將的修爲其實一點都不弱,別的不說,至少跟卡列爾打個平手不會有任何問題,只是,比起已經處於另一個層次的穹級,那就實在有些不夠看了。
“另外,在美杜莎找到之前,不要去動聖凱城。”克勞倫又說道,“至於那些沒回聖凱城的人,該殺的繼續殺,不必留手。”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希爾佩斯點了點頭:“我明白。”
其實,從克勞倫和羅鬆碰面開始,兩個人便一直在互相試探。
咖啡廳那次談話,無疑是教皇佔據了絕對的優勢,而羅鬆將美杜莎給盜走,則相當於扳回了一城,毫無疑問,在這件事情上,整個軍研部都得背大鍋。
他們將克勞倫已經奠定好的完勝基礎扭頭便送了出去。
不過,克勞倫倒也沒責怪什麼,在他看來,教會和威爾遜家族能維持一種微妙的平衡,也並非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畢竟,他現在的主要精力,還得放在騎士團大賽上。
“鳴荒沙漠最近有沒有什麼動靜?”克勞倫坐回椅子上,給自己倒了杯茶,然後又給希爾佩斯倒了一杯,“坐下說話吧。”
“好。”希爾佩斯也沒客氣。
事實上,瑪拉教會這位教皇,比許多人想象中要好說話得多,很少會擺架子,只是這種表現,配合上克勞倫身上那種久居上位的氣質,便會讓人覺得有些高深莫測了。
“昨天接到你的命令之後,我便派了十個精銳團守在邊疆,暫時還沒發現他們有什麼異動。”希爾佩斯說道,他口中的十個精銳團,可不是十個騎士團,而是真正的教會軍團!
這些士兵的個人實力都非常一般,全都在五階之下,但每一個都是用槍的好手,尤其擅長伏擊,遭遇戰,以及攻堅和反攻堅。
狩獵公會的騎士團,通常由10-30個人組成,可軍研部手底下的軍團,卻有足足2000人!
十個精銳團,便是20000人!
以前,他們還在用着和執法局同類型的槍械時,便能憑藉戰術在野外和真正的騎士團一較高下,現在配上了嶄新的反物質武器,在拉開距離的情況下,恐怕真正的騎士團也不是他們的對手了。
正如秦揚所說,由生命科技衍生出來的死靈系槍械,使用門檻極低,因爲它不再需要拿槍的人用自己的靈力去催動槍支內部的靈陣了,這無疑是極大的提升了教會的軍事實力。
藍星的科技發展到現在,陸軍的數量其實已經非常少了,畢竟在人數同等的情況下,除了極少數情況,拿槍的士兵基本上不會是騎士級修煉者的對手,更何況,騎士也是可以用槍的,只不過他們大多不屑於這樣做罷了。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聖衆議會這個組織在誕生之初,其實便有着教會陸軍的影子,這一點,從他們那格外嚴明的紀律和雷厲風行的行事風格便能看得出來。
可以說,聖衆議會,就是瑪拉教會現在的陸軍部隊。
而軍研部手底下真正掛着陸軍名號的,只有100個團不到。
其中能被希爾佩斯稱爲精銳團的,更是少之又少。
這一次駐守鳴荒沙漠,軍研部所出動十個精銳團,幾乎已經能稱得上是整個教會三分之一的陸軍力量了,而這個命令,是克勞倫親自下的,由此可見,他對鳴荒沙漠這股勢力的評價有多高,同時,這也代表着教皇閣下決不允許鳴荒沙漠參與到這件事情當中的決心!
在軍研部內部,其實同樣也存在鷹派和鴿派之分,希爾佩斯便是其中鷹派的代表人物,也是爲數不多的掌握着實實在在兵權的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掌握兵權的人,10個有8個都是鷹派選手,但論起政治地位,以及對教會的貢獻,鴿派又比鷹派強了太多,他們的建議,希爾佩斯不能不聽。
上一任攝政官,和現任的攝政官吉爾默,都是鴿派的領導人之一。
這是一種很微妙的平衡。
也是克勞倫一手締造出來的平衡。
因爲這樣一來,無論他想做什麼,都能夠得到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大部分支持”。
瑪拉教會的這位教皇,說不清到底是鷹派還是鴿派。
克勞倫發起狠來的時候,比希爾佩斯還兇悍,比如這一次,後者的建議,是在鳴荒沙漠深處進行幾次試爆,以震懾住那羣蠢蠢欲動的異族人。
能給出這個建議,足以見得“小女孩”給希爾佩斯留下的印象有多深刻。
反正他是被唬住了。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可是,克勞倫卻不管這麼多。
他的命令是,只要鳴荒沙漠的異族人敢露頭,直接用大傢伙招呼!
這個大傢伙指的是什麼,自然不言而喻了。
在克勞倫看來,有些人是不見棺材不掉淚,同樣是消耗那麼多武器,實戰的威懾力無疑比演戲要深刻得多,只有把他們一次打痛了,他們才知道害怕。
而克勞倫保守起來的時候,又比誰都能忍讓。
許多年前,聯合會提出過一個頂尖修煉者培育計劃。
這個計劃不侷限於某個教會,而是屬於整個藍星。
換而言之,只要你是藍星人,並且天賦實力足夠強悍,便有資格加入其中。
於是,五年之後,第一支破曉騎士團就此誕生。
那段日子,藍星剛經歷了大戰不久,反入侵事件又相當頻繁,可以說是三大教會所面臨的最艱難,最黑暗的時期了,是以,三位教皇將這支由藍星上天賦最強的年輕人所組成的騎士團,命名爲破曉,意爲劃破黑夜,重見光明。
而除了人數有限的破曉騎士之外,還有許多破曉騎士團的預備役。
毫不誇張的說,這些年輕人承載了藍星未來的希望。
等到現在的強者逐漸老去,退出締造歷史的舞臺,便到了他們展現自己的時候了。
黑森便是其中之一。
不過,這都後話了。
<center><div class="mobadsq"/></center>
在此之前,聯合會討論過一次破曉騎士團的歸屬問題。
也就是那一次,所有人都覺得自己看不懂這位瑪拉教會新上任的教皇了。
原本,老教皇在位時,三大教會對破曉騎士團及其預備役都有着同樣的話語權——這是理所因當的事情,畢竟,所謂的破曉騎士團,本身就是由各個教會的頂級天才組成,你總不能說,人是我們教會的,但我這個教皇卻沒有權利命令他們吧?
破曉騎士團由三大教會共同掌管,所有人都覺得沒毛病。
可是,克勞倫一上任,便將自己這份話語權給送了出去。
克勞倫認爲,非常時期,應該有非常手段,以及非常的規矩。
在異族入侵這件事上,藍星的壓力從來沒有變小過,這種情況下,獨裁會比民主更有效率,所以他提議,讓修爲最強的奧德教皇來全權負責那些與破曉騎士團相關的事宜。
“天下竟然還有這等好事?”奧德教皇當時心中這般想道,然後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
奧德教皇也是個坦坦蕩蕩的人物,連欲拒還迎的委婉推辭都沒有,直接投出了贊成票!
這結果就非常明顯了。
瑪拉教會加上奧德教會,兩票對一票,廷冶教會的教皇即便再不願意,也沒有任何辦法。
最關鍵的是,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認,克勞倫的觀點確實有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