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青年突如其来的举动,林母大为震惊,这段时间她一直沉浸在强烈的爱情漩涡中,几乎已经忘却了这位存在感本就不强的青年。他们的关系任谁说都是每况愈下,或者可以说从未有过高潮,在这种情况下,这位青年竟然能做出求婚的突兀之举,实在让人不能理解他的心思。面对此举,林母尴尬万分,她自然不会接受,但这位青年满面通红,一副要英勇就义的模样,身子还在微微发抖,林母又实在不知该如何回绝他。一直以来,这位青年并没做错过什么,爱情本无对错,有的只是是否投缘和契合。林母后悔自己没有早早拒绝他,因为她的父亲对她和这位青年交往十分支持,一向对父亲的权威有些惧怕的她一直下意识地拖延着将一切澄清,眼下,她却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
她尽可能地委婉地拒绝了青年,青年当时虽然很沮丧,但也默默接受的惨遭拒绝的结果,一言不发地转身离去。在这之后,他们有整整1个月没有联系,原以为事情会就此结束,林母本来还想找人打探一下青年此时的状态,谁想到这天回家,父亲却大发雷霆。父亲说青年的家人与他联系,说林母一直和青年交往得好好的,两人情投意合,感情本已到了谈婚论嫁之时,青年向林母求婚,竟然被无情拒绝。对方认为林母玩弄了自家儿子的感情,因而向林母的父亲控诉。
林母的父亲虽为大学教授,但思想却并不怎么开明,他极度在意自己的面子,认为林母必须给青年家一个交代,并且单方面决定要林母与青年完婚。
林母再度见到那位青年,青年竟哭着向她哀诉,说一直以来他都以为林母对他很有好感,只是因为害羞和矜持才不愿和他亲密接触,因为尊重林母,他也一直忍耐着,约束着自己,原以为两人的感情已经进展到很成熟的阶段,谁想到林母却给了他如此意外的回应。细数过去种种,和林母的每一次交往他都印象深刻,林母的音容笑貌时时浮现于他的脑海,他食不下咽,夜不能寐,一定要林母给他一个交代才行。过去的一切究竟是不是一场梦?林母这次的拒绝是不是也是出于淑女的矜持?还是存心对他的欺骗?
这些话皆令林母不知该如何回应,她现在热恋着的男人曾经对她说: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很容易发生理解上的错位,尤其是爱情。曾经便有女孩误以为他对她有好感,实际上他可能不过是出于好奇多观察了那女孩几眼。曾经林母还以为这可能是他对自己玩世不恭所找的借口,但现在她开始相信了——人和人之间的感情的确有可能发生理解上的错位,有的错位甚至叫人觉得啼笑皆非,大跌眼镜。一直以来,她对这位青年所表现出的大多是拒绝的态度,他竟然误以为是自己的矜持?她心中忽然产生了一种讥讽的情绪,她很想嘲笑这位青年,但是……当她再次抬头,看到这位青年泪流满面的时候,她忽然意识到,或许这位青年对她的感情的确是真心实意的,正因为真心实意,所以才会盲目,所以才会失去平常的判断力。她的心中升起一股内疚,为她过去为了不和父亲冲突,勉强和这位青年来往而内疚,为她刚刚心中涌上的那股讥讽的情绪而内疚,为她只顾着追求自己的爱情完全忽视了这位青年的存在而内疚。一直以来,眼前的青年其实真的对自己是毕恭毕敬,小心翼翼,十分友善的,她也的确一直以自己的标准评价自己和青年的互动,而没有站在青年的角度考虑。她很想向这位青年表达自己的歉意,无论如何,她是绝不能和他结婚的,除此之外,只要她能做的,她都愿意努力补偿。
万千思绪,最终却只化为一句话,一句男女之间的关系结束时胜利者常说的俗语:“对不起……”
显然,青年直到刚刚还心存幻想,希望林母的拒绝不过是对他的又一次考验,但这句“对不起”让他的希望瞬间落空。他的身子仍旧是颤抖着的,身材瘦弱的他此时看起来比平日更加单薄,看着她的样子,林母不由得也产生一种悲哀——他从各方面看都不具备吸引女孩子的特质,他唯一拥有的便是他殷实的家庭背景,以及他出众的学历,或许还有一些知识的积累,但阅读完全没带给他对现实世界的领悟力,也没有赋予他成熟、独立地判断感情的能力,他的阅读更像是一种复刻,那些知识并未运转起来,未经细致的加工,并没有成为他思想的养料。对他而言,距离成为一个成熟的,足以吸引女孩子的男人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可是,林母的父亲是这位青年的老师,他之所以能获得林母父亲的赏识,也因为他具备林母父亲欣赏的特质——传统、认真、踏实。从这位青年身上,其实可以看出林母父亲的影子,当他的感情落空后,在他虚弱的表面下,他灵魂中强烈的传统思想的桎梏和男权主义便凸现出来,化为一种歇斯底里。不幸的是,林母的父亲是一位从里到外都被传统思想和男权主义浸透的人,他竟然坚决不相信女儿的话——因为林母在最近一段时间经常晚归,本就引起了他的注意,现在他将青年的事和晚归的事联系起来,便认为绝大部分问题出现在自己女儿身上。直到这时,林母才发现原来父亲身为堂堂大学教授,竟也因那青年的家庭富裕殷实、家世显赫而屈服。
父亲没有逻辑的归因和向权贵低头的姿态令林母感到万分厌恶,而林母的母亲亦是一位传统女性,她不敢忤逆丈夫的权威,只能保持沉默。在父亲坚持要林母和那位青年完婚的催逼下,林母忍无可忍,选择了出走。
那个时候,尽管自己的家庭已让她感到难有容身之地,但外面的天地也令她感到忐忑不安。获得自由的短暂快感褪去,她很快便产生了恐惧,一种孤立无援的恐惧。出走后,她自然来到她在酒吧认识的那位男人身边,然而尽管他们爱得热烈,那位男人却不是一位能令女孩感到安全感的可靠丈夫。他拒绝马上结婚,认为婚姻是对人的束缚,一开始,刚从婚姻的罗网中逃脱的林母十分认同这一点,但时间久了,她渐渐开始渴望能获得某种证明,某种他们会一直在一起的证明……男人和他的乐队靠在酒吧驻唱为生,他的梦想是成为职业音乐人出道,但却担心过早出道会成为红极一时的过客,很快被更新换代迅速的乐坛淘汰,因而选择先在酒吧积累人气。他们很努力,亦十分辛苦,有时男人会很疲劳,这时他便会大量抽烟,有时还会吸食大麻,还有时男人会和其他人打架,被警察抓走……这些状况都令林母十分不安。尽管男人在心烦意乱时从不会选择对林母发泄脾气,对她一如既往地温柔,但时常晚归的男人经常令她胡思乱想。而且当时她还是大学生,她的父亲到学校找自己,她拼命躲避,最终还是被父亲抓到,他们在学校里当着许多人的面大吵一架,这在学校引起了不小的骚动,林母与一位经常在酒吧唱歌的社会青年同居的事情也在学校传开了。这些事都带给林母极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