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诗交响曲(Symphony of Psalms)
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交响乐作品。写于1930年。同年在波士顿首演。作曲家于总谱前用法文题词:“这部为上帝的荣耀而作的交响曲献给诞生五十周年的波士顿交响乐团。”作者一生对宗教怀有虔诚的信仰,早年是一位俄罗斯东正教徒,流亡后改信天主教,他认为音乐的宗旨是“增进我们人类和上帝的情感交流”。他在多部作品中都力图体现音乐的宗教意义。这部以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表达其宗教思想的作品被认为是20世纪西方音乐代表作之一。《圣诗交响曲》由合唱与乐队表演,属于声乐交响曲体裁。全曲三个乐章声乐部分的歌词选自拉丁文《圣经》中的三首赞美诗。乐队的编制里没有小提琴、中提琴和单簧管,而加进两架钢琴。配器时更多运用木管乐器,注重干冷、坚硬的音色效果。音乐所特有的肃穆、庄重感体现出作曲家所理解的古老圣乐的韵味与氛围。
第一乐章:“啊,上帝!倾听我的祷告和祈求吧。我流泪,求你不要静默无声。因为我在你面前是一个外来者,是一个客居的人,正像我的祖先一样。啊,宽恕我,使我在去而不返之前,得以力量复原。”音乐开始时,e小和弦就得到明确的肯定,这个和弦分布在乐队的整个织体中,无疑是强调e小调为本乐章的轴心。声乐部分先由女低音进入,出现一个风格朴素但感人的主题,其他声部相继歌唱,气氛渐渐热烈起来。在发展中调性也有变化,在乐章的**处,e小调得到了进一步肯定。
第二乐章:“我曾耐心地等待上帝,他垂听我的哀诉。他把我从可怖的深渊中、泥泞里拯救出来,并使我站立于磐石之上,指引着我的行动。他使我口唱新歌,去赞美神灵。许多人听到歌声敬畏不已,并将信赖上帝。”这是一个慢板乐章,采用了二重赋格曲的形式,其结构布局为:呈示(主题一)→发展(主题一)与呈示(主题二)→综合。两个赋格均为四声部。第一赋格由乐队奏出,第二赋格由合唱进行,当合唱赋格呈示时,乐队的主题同时在发展。结尾处,两个赋格主题交织成一体,逐渐形成音乐的**,在情感的控制中渲染出神圣的气氛。
第三乐章:“哈利路亚。在神的圣堂赞美他,在他显威力的苍穹赞美他。要因他神力的作为赞美他,按着他极美的恩德颂扬他。用号角声赞美他,用诗篇与竖琴赞美他。用铃鼓与舞蹈赞美他,用弦乐与管风琴赞美他。用响亮的和欢乐的钗钹赞美他。让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赞美他,哈利路亚。”这一乐章的音乐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具有很强的现代气息。以“哈利路亚”开始的引子简洁干脆,却富有感召力。乐章的主体部分为快板,斯特拉文斯基特有的动力性节奏语汇在此又得到呈现,音乐展开后有一个突然的中断,然后“哈利路亚”一句再次出现,动力性的音乐继续向前。结尾部分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固定音型,“哈利路亚”又一次出现,全曲结束在C大调上。(孙国忠)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