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电影(Cinéma Militant)
60年代末受法国“五月风暴”影响而产生的电影运动。1968年5月,以巴黎大学生**为先导,在法国掀起了一场反对戴高乐主义和资产阶级当局的政治风景。受此影响的一些电影艺术家和大学生们一起召开了法国电影的三级会议,提出了打破垄断、自行管理、取消检查、建立不受利润法则制约的影片生产小组等要求。随之便出现了一个“好斗的”电影运动。马尔凯、雷乃、戈达尔等导演都是这场电影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他们摄制影片不再依靠垄断的电影公司,而是自由结合的电影生产小组。这种电影团体共有三十多个,大小不等,从四、五人到数十人,其中力量较强的有“大象”小组(即“星火”小组)、“狄纳迪亚”小组(即“唯一”小组)、“无产阶级革命电影家”小组、“克雷帕克—斯科普洛尔”小组、“电影斗争”小组和戈达尔和高兰的“吉加·维尔托夫”小组等。他们制作的都是政治性影片,多数以“五月风暴”中的学生造反和工人罢工为题材,也有反映地区自治、妇女解放、环境保护、外籍工人贫困生活和亚非拉人民的反帝反殖斗争的题材。重要作品有《罢工中的铁路员工》(1968)、《这仅仅是开始》(1968)、《社会是朵花》(1968)、《温德尔工厂的复工》(1968)、《大半生》(1969—1970)等。影片大多是用轻便摄影机、十六或超八毫米胶片直接在实地拍摄的短片有的甚至是仅二至五分钟长的传单式电影。战斗电影运动对资产阶级政治和传统的电影生产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吕兆康)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