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 1922—1975)
意大利电影导演。青年时期求读于大学文学系,毕业后从事教育及小说、诗歌和理论的写作。1960年投入电影界,处女作是《迷惘的一代》(又名《乞丐》)。由于他用不同于新现实主义电影的手法,处理了一个新现实主义电影常见的题材,怀着爱和同情,成功地描写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失业青年,此片被意大利影评界誉为“60年代初最有代表性和独创性的影片之一”,曾获1962年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以后的主要作品有《罗马妈妈》(1962)、《软奶酪》(1963)、《马太福音》(1964)、《害鸟和益鸟》(1966)、《俄狄浦斯王》(1967)、《定理》(1968)、《猪圈》(1969)、《坎特伯雷的故事》(1972)、《一千零一夜》(1974)、《索多姆的一百二十天》(1975)等,他的作品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一是把基督教教义和马克思主义综合起来,将注意力集中在两大思想体系共同关注的贫困阶层。如《迷惘的一代》中的罗马郊区青少年,《罗马妈妈》中的妓女,以及他参加编剧,由他助手导演的影片《奥斯蒂亚》(1970)中的两兄弟,都是处于社会下层的人物。二是用弗洛依德主义去解释人的心理和行为。如在《坎特伯雷的故事》、《一千零一夜》以及在1971年摄制的《十日谈》这三部根据文学名著改编的影片中,“性已经替代了耶稣”,甚至在《索多姆的一百二十天》中,也用一种性心理变态的观点去观察一些法西斯余孽的各种活动。三是用神话传说和现代故事相互交叉的结构来创造一种寓言式的风格。如《俄狄浦斯王》中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就是在现代社会的框架下进行的。四是打破了以往电影的叙事传统,“发掘电影技术手段中原有的梦境般的、粗狂的、不规则的、具有冲击力的幻觉性特质”(帕索里尼语),形成一种独特的“电影诗的语言”。在他的许多影片中,不论是画面构图,还是镜头组合,都明显地具有绘画和音乐艺术的特征。帕索里尼是一个在艺术上富于创造性的导演。在电影理论方面,帕索里尼的论文《诗的电影》(1965)和《动作的书写语言》(1966)发表后引起颇大的反响,被认为是继法国克里斯蒂安·麦茨之后的重要的电影符号学著作。(吕兆康)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