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舞(Social Dance)
又译交际舞、交谊舞。近现代社交舞常在舞厅中进行,故又称舞厅舞。现今人们所说的社交舞,是以男女“对舞”为主要形式,表达友谊和爱情的舞蹈。这种舞蹈起源于民间舞中的求爱舞,不过最初都是男队和女队相互舞蹈,不是一个男性和一个女性在一只曲子中自始至终的对舞,相互间也不接触对方的身体。文艺复兴以后的社交舞,在队舞的过程中,有较多机会使一个男性和一个女性手牵着手跳舞,或者一个男性围着一个女性绕圈子,但是经常交换对象,仍然还是一种群舞的结构形式。18和19世纪之交,奥地利流行的“兰德莱尔舞”,以一个男性舞伴,在一个曲子中,自始至终和一个固定的女伴舞蹈而备受欢迎,后来发展成男女面对面,男性抚抱女性腰肢,女性用手搭于男性肩上,作抒情的圆舞,即后来的“华尔兹”。19世纪中叶,奥地利作曲家施特劳斯父子创作的圆舞曲,使这种社交舞的名声大噪,风靡于上层社会。20世纪的黑人舞蹈和拉丁美洲舞蹈也对社交舞产生了重要作用。如1910年阿根廷的“探戈”传入美国,成为舞厅流行的社交舞;再如同年美国将黑人圣歌“布鲁斯”的曲调加以改编,减弱其强烈节奏,增强其“忧郁音调”,成为慢四步的社交舞。1917年美国音乐剧舞蹈演员哈利·福克斯为齐格菲尔德歌舞团创作了“狐步舞”,后来由美国流行舞蹈家韦尔农和伊琳娜·卡斯特尔加以完善,至今仍是舞厅中最受人欢迎的社交舞之一。1930年左右古巴舞蹈“伦巴”、“恰恰”又成为舞厅中的时尚。1939年由爵士舞演变的“吉特巴”受到人们欢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士兵传入世界各地。40年代巴西的“桑巴”开始流行。60年代以后,青年人又喜爱在摇滚乐的伴奏下,跳强烈节奏的“扭摆舞”和“迪斯科”,这种社交舞反倒放弃了男女双方互相抚抱,身体也不互相接触,只是各自疯狂地扭摆,宣泄个人感情。但是早期那种男女相对,默默含情的社交舞仍十分流行。(谢明)
喜欢国际现代艺术辞典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国际现代艺术辞典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