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与头脑(2 / 2)

科学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错觉和失败的历史,是伟大的顽愚者以笨拙和低效能进行工作的历史。

头脑好的人适合做批评家,却很难成为行动家。因为所有的行动都伴随着危险。害怕受伤的人不能做木匠,害怕失败的人不能成为科学家。科学是在头脑笨拙的无所畏惧者的尸骨上建起的宫殿,是在鲜血汇成的河岸上开辟的花园。在个人利害得失面前,头脑聪明的人极难成为勇士。

头脑好用的人,容易看到别人工作的漏洞。结果往往把别人看得愚蠢无知,错以为惟有自己聪明能干。这样一来,他的上进心自然就会松弛,不久他的进步也就停止。头脑迟缓的人总是钦佩别人的工作成绩,同时又觉得自己也能完成那些伟大人物的工作。为此,他的上进心自然能够不断得到鼓励和鼓舞。

有这样一种头脑聪明的人,他们能看出别人工作的漏洞,却看不到自己工作的缺点。这种人在贬低别人工作的同时,自己尚能进行某些工作,因此对学术界还有一些贡献。但也有一部分头脑更加聪明的人,对自己工作中的问题也看得一清二楚。这种人尽管也搞研究,却永远没有结果,最后以不了了之告终。从实际效果来看,他们等于什么也没干。这种人什么都懂,只是忘记了“人类是犯错误的动物”这一事实。另一方面,那些几乎连大小、方圆都不会区分的笨人,倒是敢于无所顾忌地进行试验。把自己的理论公诸于众,结果在一百个错误中弄出一两个真理,因而为学术界作出某些贡献。有时甚至被误认为是专家和名人。在科学的世界里,谬误如同泡沫,很快就可消失,真理则是永存的。所以,作出某些成绩的人,总比那些毫无所为的人贡献要大。

有些头脑好的学者,尽管想出了恰当的课题,却有时常只从课题的价值考虑,预计自己即使费上九牛二虎之力最终也不会取得惊人奇迹,便弃之不顾了。但那些头脑迟缓的人不像他们那样善于预料得失,所以别人认为是没有价值的工作,他也拼命去干,一心一意地坚持下去,有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取得意外的重大成果。这说明,那些聪明人是过于相信人类的思维能力,却忘掉了大自然的无限的奥秘。一个科研结果的价值如何,在它出现之前,一般是任何人都无法预料的。但也有一些成果,刚刚出世时没有人承认它的价值,直到十年、百年之后才得到公认,这种情况已不足为奇了。

那种头脑好、而且自己也认为自己头脑聪明、灵活的人,尽管可当教师,却不能成为科学家。他们只有觉悟到人的脑力有局限性,因而把自己笨拙的**裸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大自然中,并且决心只去倾听大自然的直接教诲之后,才能成为科学家。当然,光靠这一点还是不能当个科学家的。不言而喻,还须进行周密而正确的观察、分析和推理。

总之,头脑迟缓,但必须善于动脑筋。

对这一客观事实认识不足,常常会阻碍科学的正常进步。我认为这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必须审慎自省的问题。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点:那些头脑聪慧的、特别是一些血气方刚的青年科学工作者,尽管是个出色的科学家,有时也常陷入一种错觉,他们以为科学似乎就是人类智慧的一切。事实上科学不过是孔子所说的“格物”之学,是“致知”的一部分而已;在现代科学的土壤上,还没有一条道路通往伍巴尼沙德、老子和苏格拉底的世界,也还没有与芭蕉、广重的世界打交道的手段。但是这种自然科学之外的世界的存在是客观事实,并非推理。不顾这个事实,误以为只有自然科学才是学问,因而飘飘然起来,这种思想尽管不会妨碍他成为科学家,但终究对于他成为有卓识远见的人,会带来不少障碍。我觉得这本来是个十分清楚的问题,却又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略,而且看来又是一个忽略不得的大问题。

读完老科学工作者的这篇冗文而感到不快的,定是令人羡慕的聪明过人的学者;而读后会露出会心的微笑的,定是同样令人羡慕的头脑不够敏捷的优秀科学家。读后没有任何感触的,大概是那些与科学世界根本无缘的科教工作者,或者是贩卖科学的商人吧。

喜欢经典人文——人文精神卷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经典人文——人文精神卷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

最新小说: 贝海拾珠 纯原乡 遇到梦 椿与冬 我的明恋是暗恋 从紫罗兰开始的无限穿越 不知风吹向何方 我们的故事清溪 小窦日记 亚橘的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