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斯法赫对子女似乎有偏执的严厉。
“说吧孩子,想和我说什么?”
“感谢郡王的宽容,我觉得那些没有来到天朝的商船,也许会沿着菰洲(非洲)东海岸,前往西洲(欧洲)乌兹曼海(地中海)。”
“嗯,这个猜测很大胆,有什么依据吗?”
这时西斯法赫说:
“商船是要牟利的,他们大老远跑去乌兹曼海,难道喝西北风吗?”
西斯法赫对自己儿子不动脑子的猜测感到丢人,这是当着全世界最精明商人的面,丢他这个爸的脸,丢脸都丢到国外了。
“让他说,我觉得这是一种可能。孩子,你父亲说的很有道理,如果商船没有利益,为什么要跑很远路,冒着海上沉没的风险,甚至完全在走一条从来没有走过的航线。”
“也许有什么利益吸引了他们。”
“得了吧,这些都是你的猜测,天上是不会凭空掉馅饼的。”
西斯法赫训斥着阿布德,尽管都是猜测,但沈云卿认为这种假设是可以接受的。
那些没有前往广州的商船,除了一小部分因为海难沉没,或者维修当中,那剩下的大部分商船是要继续维持航运牟利的,否则会因为人事和船只老化而亏本。
所以如果假设这些没有抵达广州的商船,绕过了非洲去了地中海,再假设去地中海有利可图,那么这些没有来广州的商船,就有了合理去处。
“你儿子的猜测很有道理,那些没来广州的商船,一定是去了其他有利可图的地方,去地乌兹曼海的可能性很大。”
“好吧,你都这么说了,我还能说什么。回到乌兹曼后,我会尽快替你打听一下。”
“路上多小心,伊萨德身边有内应,如果他们动手,一定会对国内进行清洗,你可千万别栽了。”
“知道知道……”
尽管西斯法赫自信满满,但沈云卿很担心。
时间转眼到了六月上旬,对沃尔萨森开战,变成与圣光骑士会全面开战的消息已经传开,各部官员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但都感觉良好很乐观,已经很少有灭自家威风长他人志气的言论。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三点。
一是现在打仗和以前不一样,现在打仗都是有战争红利,而且都是沈云卿算计好了打,只要不出意外,总能有收获。
二是这次开战金戋寺完全兜底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支出,户部就不会瞎BB。
三是岐帝国现如今火器如林,大炮如山,舰队如云,自收复西域以来的三十多年还没有打输过,所以军事自信心爆棚,然后有以上两点加持,现在国内对战争的反对声已经不是很大。
而且沈云卿发现,其实中国人在有些方面和西方人是一样的,甭看这帮子文官以前都是嘴上仁义礼智信,口口声声不以欺负弱小而为,其实只要有利益,这帮子文官的侵略性比武官还强。
因为这帮子文官背后其实都有资本利益,只要朝廷打了胜仗,有战争红利,并且愿意拿出来分蛋糕,这些文官比谁都积极。
所以现在看来,攘外必先安内还是有些道理的,不把国内的思想、舆论和利益统一起来,对外开战确实有很大困难,一旦国内拧成一股绳,对外开战的国内顾虑就小得多。
六月初七,薛刚从同州返回神都面见女帝,出任西征统帅一职。
之所以仍让薛刚出任西征统帅,一来是讨伐罗哈诺时薛刚表现出色。
二来是薛刚在同州闲置多年,而时代在变,兵器技术在进步,需要薛刚适应战争,不能给闲置废了。
三来是这次要面对五十万以上的敌军甚至更多,薛家是岐帝国唯一有打百万级战争的统帅,其他人干不了。
四是薛刚这个人比较谨慎,不容易轻敌。
最后是薛家军,女帝打算把薛家军一分为三,一部分三万人已经去了北昆仑(北美),但主力还都在塞外和同州,所以这一次西征,要拉走四万薛家军去西征,西征结束后也就别回来了,先在西亚都护和崖郡都护驻扎个几年。
而西征和驻扎期间,同州和塞外的薛家军数量减少,肯定要用番军顶上去占编制。
所以等到薛家军论调回国,那就不能在安置在同州、塞外和京畿地区了,得拆分到其他省份分散安置。
通过掺沙子抛石子,把薛家军给化整为零,逐步消除危害,把军权收回来。
否则要调薛家军去劳师远征,就没合理的借口。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zeyuxuan.cc)陛下的CEO泽雨轩更新速度最快。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