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是去了病灶。”
“那如何去得病灶?”
“入筋脉而至病灶。”
“呵呵,非也,乃入脏腑而至病灶。病者表症也,非实症,实症在肾,在脏腑,药入脏腑方可治病。
但脏腑何其之复杂,岂能用一味药所能调和,必有轻重与正邪,故而药不可独自成方。”
沈云卿渐渐有些明白独孤筑勤的意思,这里得先理清“肾”和“脏腑”在中医里的概念。
中医里的肾,分上古概念和中古概念,现代中医的“肾”是传承中古概念的肾,而上古中医概念的“肾”,指的是生殖器**。
所谓房事频多伤肾,其实伤的是**的造精能力,和现代西医里的脏器“肾”不是一个概念。
中文对西医的“肾”的标注,仅仅是借肾这个字,去表达“腰子”这个脏器。
正如中文西医的“脾”,是借中医“脾”这个字,而不是这个概念,而且中文里最早也没“脾”这个字,而是由“裨将”,引申出的“脾”字
中古中医和现代中医的肾,是泛指整个人体系统。既肝、肾、心脏、肺、肠胃消化系统、尿路系统、生殖系统等等,统称为“肾”。
换而言之,“肾”这个字,中医应该解释为人体生理系统,而不是单独指一个器官。
“脏腑”在中医里也有两套概念,一个抽象,一个写实。
最早在唐朝以前是抽象概念,泛指人体的五脏六腑的系统,相当于中医肾系统内的一个小范围的系统。
后在唐朝和北宋两朝,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两次大规模医学解刨活动,对尸体进行大范围解刨,由此引申出第二个脏腑概念,既泛指人体脏器功能。并在当时,清楚知道了血管和吸收系统的存在。
明确这两点,再回头看“经脉”这个概念。
筋脉在中医里又有两层概念,一是指“经络”抽象概念,其实也不抽像,但要用量化科学解释,又是一个极为宏观的现代概念,所以西方不承认说你两个字,能表达几百万字的西医理论。
二是由唐宋时期解刨运动产生的血管、筋、消化系统概念,独孤筑勤表述的,是后者,泛指血管和消化系统概念。
理清了这一点,再回头看独孤筑勤对化学合成药物的应用理解。
结合中医用药,谁都清楚中医下药都是方子,因为无论什么药单独使用,最终都会从消化系统进入血液中,最后对人体系统产生影响。
以砒霜为例,是典型的化学剂和西药成分,现代能治肝癌和治疗白血病,但同时再小的剂量也会伤及人体其他脏器和系统,所以中医里不能单独下药,要调和砒霜对人体其他脏器带来的冲击,因此要配伍其他药物治疗。
而西医里直接提纯,然后给人输,肝癌兴许能治好,但最后砷化物对其他脏器的损害也是可以预见的。
中药的药方看似是一锅炖,实则本质还是化学反应的过程。
但是这个反应过程太过复杂,见效也慢,更重要的是,中医对生活环境要求极高,现代环境和古代环境天壤之别,最后带来现代中医没效果。
独孤筑勤说了半天,最后拿出一摞方子,是去年至今,独孤筑勤尝试化学品药物配伍草药积累的方子。
在老人家眼里,单独的化学药品都有毒,单纯的直接内服,会引发其他疾病。所以他给投进了汤药里,化解毒性去,但细想之下,又不能没有道理。
首先,人家世代名医,你能驳人家面子。
其二,理论上说,中药的为微观状态是化学份子在水介质和高温作用下的反应重组,进入人体后,在人体微生物环境,生理化学物质作用下,再次发生一些反应,形成新的成分,最后进入患处或被吸收进入血液。
因此,即便是磺胺类、喹啉类、咔唑类药物,遇到高温会发生分解,也就是俗称性状改变,是单纯的高温分解的微观化学过程,公式上可以推导,并量化的结果,因为作用条件就只有空气、水和高温。
但如果加入一堆草药里,而草药的本质是化学成分和植物细胞,这就很难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因为成分太多,太过复杂。
即便是近现代,你也很难通过液相色谱仪,筛查全部成分,因为不是所有的成分都已经量化,有些成分没被量化的,仪器设备自然记录不到,记录不到,也就检测不出来,检测不出来,西药就说你是唬人的。
而中药恰恰是通过控制药物的重量,通过水介质、高温、火候的反应,控制最终生成这锅汤里中各种化学成分的比例。
单纯从化学角度而言,当化学原料总量、水介质总量、温度、加热时间、空气总量被控制,最后熬出的一锅汤,里面的化学成分比例是可控的。
而这恰恰又是中药的硬伤,因为最后的这锅汤里,你不清楚哪些是最终对人体有好处的数据量化成分,同时你也不能确定,哪些成分进入人体,最终被吸收进入血液,刺激人体产生什么新的物质。
或是直接作用于内体粘膜上,与人体细胞、微生物、体内化学成分发生反应,这些在微观技术匮乏的时期,都是未知数。
但中医做到了宏观上的控制,但在现代分子学出现之前,中医药物原理又观察不到微观世界。
中医的理论从某种意义上,是博大精深有容乃大,站在宏观的理论上将微观世界的变化抽象化,但也着实吓到了沈云卿,他忙说:
“独孤前辈,晚生的药,前辈不会就这般与不同草药一起炖煮了吧。”
“沈少爷的药确有过人之处,单独成方口服或外敷,见效快,可做猛药,重病可用,但不可久服,转危为安之后,仍需代以方药调理,化解药性,方可不留下病根。”
“如此说,前辈并非一概而论,而是因病而异。”
“嗯,不错。”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陛下的CEO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