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陛下的CEO > 第251章 打后勤(1)

第251章 打后勤(1)(1 / 2)

相较于西南局势,沈云卿更担心腊婆国。

周启、周晟二人倾向于安抚周照宁与云藏王朝,作为朝廷西南屏障,为朝廷腾出战略腾挪的时间,应对威胁更大的忽喇和肃汝。

同时周照宁好歹是王室宗亲,自己的叔叔,当此外敌入侵,情理伦理上出兵讨伐都说不过去。但问题就在,女帝心里没这个负担,因为姓周的都不是她的手足。

而且如今国力日丰,女帝的权力欲膨胀,最近一直琢磨着要干一桩足以证明自己的丰功伟业,而打忽喇和肃汝难度太大,所以只有周照宁这条死狗正合适。

但沈云卿却担心腊婆趁着中南半岛局势混乱,岐帝国重心在北,陷入战争泥潭的窗口上,铤而走险,手捋老虎胡须。

眼下中南半岛是骠国、涅佛罗、腊婆三足鼎立,三国之间的丛林地带也就是今天缅甸以东,泰国以北,越南、柬埔寨以西的老挝广大热带丛林区,聚居有大量少数分散民族,但是没有形成民族主体和邦国,甚至连外藩都算不上。

确切的说,这片无主之地的少数民族主要还是早期苗、壮、白、彝等少数民族外迁,如岐帝国能团结境内少数民族,南下中南半岛问题不是很大,能迅速得到当地少数民族的支持。

但就眼下而言,这片热带原始雨林把腊婆、骠国、涅佛罗三大邦国一分为三,尤其是腊婆和骠国不相接壤,腊婆在攻打涅佛罗后扩张程度暂不得而知,但是其全面军事胜利必然带来两个直接结果。

其一是军力的膨胀,为了战争,其势必要全面动员,尤其是农耕社会,在国力体量相当情况下,每一次战争都是在赌国运,势必是全面战争。因此战争结束至今不到一年,膨胀的军力不可能这么快裁军。

其二,战争胜利催生主战派和军人集团,在缺乏信息渠道,同时岐帝国在南方边境驻兵较少,极易让腊婆主战势力冲昏头脑,对岐帝国进行军事冒险。

尤其是骠国在攻入云滇,其本质是攻入了岐帝国本土,如岐帝国与反王周照宁短时内未能做出有效反应,无异于是对骠国示弱,将再一次助长腊婆野心。

而且交趾地区早非蛮荒之地,历代王朝接力开发,渐成富庶之隅,远比腊婆富庶的多,基础设施也更好,但是人口相对少得多,如此一块嘴边肥肉,腊婆没有不铤而走险鲸吞的理由。

不如趁着军威正盛,岐帝国无力南顾之际铤而走险。

而由于丛林战的局限性,岐帝国一旦丢了交趾这块前进基地,将很难再从境内大举用兵交趾,如大举用兵,在当下技术条件下,将长期陷入战争泥潭。

与二周聊了许久,中途来人叫走了周启,待其走后,沈云卿问道周晟:

“周启来此只为发兵一事?”

“不是,二哥来时尚不知骠国与阿达瓦提法犯边一事,是来商议今年互市,后来突闻骠国犯入云滇,故而改说了此事。”

“北方这几年虽然有所好转,但木可烈汗每况愈下,恐怕也就在这一两年时日,木可烈汗一死,忽喇局势未必能有好转,此时用兵西南,恐非好事,国事依然堪忧啊。”

“但比之十年前,已大为好转,或许可以一战。”

“但愿吧。”

周启、周晟二人虽然反对用兵西南,但对大局仍然乐观,但是这是战略上的考量。

现代军事有句至理名言,叫“外行谈战略,内行谈后勤”,战争是一整套体系,后勤是打赢一切战争的根本保障,无论打忽喇、肃汝,还是收复西南,打很容易,但是打下来,需要维稳和安抚的钱粮,比战争本身的消耗更大,如果没打下来,投入的资源全都白搭。

与周晟又谈了片刻,沈云卿离开云朔苑,前往章台工部去找林毅贤、张祥。

章台是六部和诸司、诸局在宫中集中办事场所,以便于各部架构的协调调度。

用兵一事与工部关系不大,虽然涉冶铁和兵器生产,但仍是兵部与兵部协调产能,无法左右整个大局。但自从四轮载车改进后,工部后勤保障的作用日益凸显。

无论商业活动还是军事活动,根本仍在于物流保障,物流通过率越高,物资输送量越大。

西域收复一战,拖垮了财政的不是前线冲杀的那四万精锐之师,而是后勤的一百二十万民夫和全国各地几十万匹马,还有甘肃以西到中亚这段没有驰道的几千公里路,只能靠畜力、和人力运输,九成的费用都消耗在路上。

岐帝国的两轮板车,载重是两石五斗,约合四百二十五公斤左右。考虑到车夫、杂物等,充其量只能装三百七八十公斤,看着还算可观,但是路途一长,其实根本不够。

有鉴于此,两年前开始,沈云卿开办车场,设计制造四轮载车,使之运力达到七石,仍只要一匹健马牵引就能拉动,两匹马拉最好,效率却是此前近三倍。

四轮车与两个轮子的平板车绝非是多两个轮子,只一味堆积数量,理论上十个轮子载重更大,但效率却更低。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