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等欧阳龙菲退走,沈云卿继续刚才话说:
“此番若能与忽喇言和,十年后再做决战,我朝绝可一战而胜。”
“但如何能拖上十年?”
“眼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我先去御前参会,待等回宫后,你我在做细谈如何。”
“嗯,也好。”
与周晟在府中用过便餐,周晟继续留在泸溪宫中做客,沈云卿携欧阳龙菲前往御书房参加御前会议。
今日女帝不朝,单独只让兵部参会,应该是倾向于以战逼和,如是大规模开战,户部、吏部定要参加,但现在两部都说没钱,参加御前会议也没什么意义,说不定还能表示一些反对,甚至走漏机密消息。
来到御书房时,怀王、平阳郡王、周启与六部各寺主管都已等在殿外候旨,沈云卿略作寒暄后,直奔御书房。
“臣沈云卿,参见陛下。”
“海郡王免礼,早膳可曾用过。”
“已经用过。”
“嗯,欧阳。”
“奴婢在。”
“传旨殿外百官王公,各回章台府邸,无需殿外候旨。”
“是。”
欧阳羽亲自前去传旨,女帝继续刚才的话说:
“海郡王昨日曾言,有良策可和忽喇,今日不妨说与兵部诸卿。”
“是陛下。但在说之前,臣首先需得明确一事。”
“何事?”
“陛下是想就此说和,息事宁人,还是一劳永逸解决忽喇祸患。”
“朕自当不甘息事宁人,但忽喇祸患数百年,从无根除,朕有生之年只盼相安无事,焉能将之平灭。”
“臣有以良策,可助陛下二十年内平灭忽喇,并尽得其土,向北开疆,从而一劳永逸减除祸害中原千年之久的塞外游牧。”
此言一出,兵部武官顿时议论纷纷,武卫忠便是说:
“海郡王,那忽喇可不是南蛮小儿,不会是以为攻取了腊婆,便有此胆量与忽喇全面开战。”
“武将军放心,本王还不至于如此没有自知之明,正因为深知忽喇的厉害,本王更不会贸然开启战端。”
“既然不开战端,又如何能在二十年内荡平忽喇,更何况两月之内忽喇就能南下,如何御敌。”
武卫忠措辞尖锐,但有他的道理,与忽喇比起来,腊婆只能算是疥癣之疾,不足以要命,忽喇是时时刻刻选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落下来是要亡国灭种的。
同时忽喇的危害等级,位列全球之首,腊婆充其量就是排在末位的痞子,给两巴掌也就老实了。
武卫忠的观点几乎代表兵部全体武官态度,也包括女帝在内,都不看好二十年内能从根子上铲掉忽喇。
女帝对忽喇的理想目标,仍是将其慢慢归化,使之变成库兀图族那样的绵羊,哪怕是把狼养成犬,也能接受。如今沈云卿要彻底解决忽喇,无疑是不切实际的。
“海郡王既说二十年内可平忽喇,究竟如何平之?”
“启禀陛下,关键仍在此番能否逼和忽喇,如能逼和,便能二十年内平灭忽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