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陛下的CEO > 第517章 形势严峻(13)

第517章 形势严峻(13)(1 / 2)

翌日,女帝决意开战的消息经过一夜扩散,文武百官王公贵胄都在地下议论,怀王、平阳郡府都一夜没睡。

百官说什么的都有,也不乏主战的,文官集团分成三派。工部支持主战,礼部倾向于控制规模,吏部、户部、司农寺、太常寺、太仆寺不赞成,刑部、太常寺表示不参与。

值得一提的倒是御史大夫王柬,谏议大夫刘崇安都主战,一个因为剿寇不利,罚俸半年,体会到了军队的重要性,一个前往西辽视察长城摔断了腿,也明白了军事斗争的积极性。

早朝的焦点重点转向钱粮问题,和订立新的爵禄制度,以及税法问题。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满朝文武现在都清楚,钱的事户部无能为力,女帝昨日与沈云卿谈了一天,当机立断拍板开战,显然是从沈云卿那里得到了经济保障。

户部虽然可以就此喘一口气,但显然不是什么好苗头。

战争决意最终在过半数内阁支持下勉强上马,税改的问题户部、吏部都不太积极,明里暗里都要金戋寺让渡利好政策。

因为税改,虽然是重新修订了税法,丰富了商品名录,改善了相关政策,适应了经济发展,但金戋寺也没少捞好处。

名义上是给国库增加了收入,但谁都知道金戋寺现在是个怪胎,税法重修等于给现在的商品经济发展松绑,出台更为合理政策。

但国库毕竟是财政部门,不是盈利机构,而金戋寺本质上是盈利机构,而且掌握了技术和生产力,影响产关系,这些道理户部未必明白,但户部明白谁是盈利机构,谁是非盈利机构。

至于动祖制,意见不一,太常、御史、礼部、谏议大夫激烈反对,这些衙门都是历代王朝宗庙正统的卫道者,容不下外来分子。

朝会结束不久,再次召集御前会议,就发兵的钱粮与国内加征动员问题进行细节部署,税改由户部与金戋寺先商议,至于怎么改,等局势明朗后在说。

至于爵位祖制,女帝让礼部尚书陈锦檀去城外忽喇大营巡视,让他深刻感受一下,忽喇各部族的隐患问题,好回来做检讨报告。

之后两日,由施君亦牵头与兵部核算开销,许殷良、桑劲川牵头,与金戋寺磋商税改。

同时安排周启与刑部、礼部,就现行律法重审,为修法提供便利。

尽管仍是没有实权的公务,但在沈云卿看来,女帝正在不动声色的利用外患带来的便利,以春雨润无声的方式,进行权利归集和转移。

法律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和政权的基本稳定,只有社会和政权基本稳定,才谈得上基本的公平正义,所以法律最早不是保障公平正义,而是保障政权和社会稳定,公平正义是政权、社会稳定的延伸。

这就好比奴隶社会,不是没有法律,是有法律的,但法律不保障奴隶的权利和公平正义。法律只保护政权和社会为稳定,进而辐射到公民的身上。

随着文明的进化迭代发展,奴隶制消失,进而才渐渐才有基本的公平,正义还没有。

所有的理念和认知,都需要社会发展,时代发展,技术发展,而所有发展的本质,仍然是经济。

所以法律维护的既是社会政权的稳定,同时也是保障经济生产的稳定,只有经济、生产、社会、政权稳定了,才有公民的公平正义和稳定生活。

女帝让周启主掌律法重审,无疑是在让他熟悉国家的体系,尤其是此番修法仍以经济领域为主,让周启以这种完全不为外人察觉的方式介入,女帝仍然倾向于立周启为太子。

尽管需要面临多种不确定政治因素,但控制了经济和资源分配,就等于控制了王朝政权。而权利的本质,仍然是个人意志分配广义资源的权利,反应到现实,就是物力、财力等一切广义存在的经济利益、人欲。

因此改税法,势必牵扯到一系列的民法和刑法,文明形态越低,这种影响越大,相反文明形态越高,经济法的修改对其他法律的影响相对越小。

沈云卿马不停蹄去了工部冶铁司、机械司,兵部的军器监,就过去两年间机械生产和设备制造了解情况。

两座一百五十石实验炉基本建成,一座炼生铁,一座炼碳钢,上半年运行没有问题,下半年将在孟津县黄河岸边的冶炼厂增加建造,以提增铁产。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