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雨轩 > 历史军事 > 陛下的CEO > 第523章 形势严峻(19)

第523章 形势严峻(19)(1 / 2)

不是单纯的公有制还是私有制的混合经营问题,而是皇权制、朝廷制、国有制、私有制的问题。

皇权制是以帝王一人为核心的利益分配,朝廷制是以官僚集团为利益的分配,国有制是以国家公有形式的资源分配,私有制是以私人资产形式的资源分配。

沈云卿说的为了国家利益,为了老百姓谋福利,前者在帝王看来国家包括了皇帝、皇室、官僚和天下这四个概念,而非近代意义的国家概念。

为了老百姓谋福利,那就是收买人心,而全国上下只有以皇帝名义的收买人心才是合法行为。

所以古代没有国家利益的明确概念,所以每当遭遇外部挫折,帝王总是在个人、皇室、朝廷和天下之前,优先选择牺牲天下利益,也就是广大老百姓和部分富人的利益,而且这块利益基数大,往往可供消耗的量很多。

如两宋不断地称臣纳贡,对外丧权辱国,本质上是宋朝皇帝拿天下的利益去换取自己的安稳。

再如慈禧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好”,更是以牺牲天下老百姓福祉,买列强的一时安宁,但真能买的来安宁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现在沈云卿提出国家利益概念,在女帝看来,就是将皇权利益、皇室利益、朝廷官僚利益,天下利益捆绑在一起,要在四个鸡蛋上搞平衡,根本不现实。

尽管不看好假大空的理念,但女帝看好收买人心的策略,她说:

“朕也考虑多日,金戋寺开禁确有必要,但开禁之后,当如何经营,海郡王可有考虑。”

“在当年金戋寺方略之上略作改动即可,虽然过去六七年间金戋寺未能遵循当初设想经营,留下诸多弊端,但也确实收获了其他好处,因此此番开禁,效果当比之初收获更丰。”

“朕相信海郡王的这本账不会算错,邀集天下财阀之事,爱卿先拟方略予朕过目,若可,从速办理。”

“是,那臣就先行告退了。”

“替朕宣怀王、莱王进殿。”

“是。”

得到女帝松口,沈云卿心头大石终于落地,他很清楚,只有动员全国财力,才能盘活眼下的这盘棋。

走出御书房,周晟、公孙行仍就等在殿外。

“二位殿下,陛下宣二位进殿。”

“有劳海郡王代为通传。”

公孙行抬手略施一礼很是客气,沈云卿还礼道:

“怀王客气,请吧。”

送走怀王,周晟仍在,他说:

“今日可否有空府上一叙。”

“最近几日恐怕都没有,我需在工部主持火器之事,半月恐难抽身,泸溪宫中怕是也不会多回。若有事,可来工部找我便是。”

“那好,我去见母后”

离开御书房,走出文渊门,沈云卿先去了章台,但没急着去工部,而失去了刑部。

今天周启未上朝,莱州的事也轮不到他操心,他仍旧在刑部重审律法。

沈云卿找他,自然不是有求于他,而是觉得目前的王朝体系对周边敢于以下犯上的小弟没有一个完善的惩处机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隐患。

腊婆、濒国相继反岐,岐帝国能采取的手段除了军事,经济上的制裁又受到内部官僚集团的压制,很难实行。有鉴于此,需要借此机会修订一部“国际制裁法”,对那些敢于以下犯上僭越天威的外邦以制裁,不能一上来就用武力极端措施。

来到刑部时,刑部官吏正在埋头审核各地上报的公文和律法,刑部虽然是个清水衙门,但是事情不少。

各地的重型犯罪都要上报,死刑也要刑部核准,核准之后才能秋决。

见沈云卿突然空降,正巧碰上刑部侍郎杨文炼

“什么风把海郡王吹来了,真是稀客呀。”

“杨大人不会是不欢迎本王吧。”

“欸,本官岂敢。不知海郡王此来何事,需要刑部效劳。”

“效劳不敢当,本王此来是找二殿下。”

“哦,真是不巧,二殿下今日一早去了孟津县,眼下应该刚到。”

沈云卿闻讯诧异,忙是又问:

最新小说: 大唐二愣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三国之汉魏风骨 鲁国 醉吟江山 亮剑,开局砍翻坂田联队 虚构三国 华夏真相集 盛唐小园丁 他是大夏之皇,他要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