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沈云卿展现出了强大“能量”,但他毕竟有自己的局限性,刘仁举正是看到了沈云卿思维和行为的局限性,料定沈云卿日后会作法自毙。
沈云卿性格虽然有些放浪,但他毕竟是一个现代人,是一个现代样板教育体系下成长起来的人,即便穿越到古代,这种前世深刻烙印带来的影响是无法磨灭的。
所以沈云卿虽然做事离经叛道,但是他仍然遵循一点,就是基本的法制和契约精神。
他订立了一系列的经济、商业契约和规范制度,既约束了民间,同时也约束了他自己。
当然,订立制度的目的初衷,仍然是为了创造一个相对合理的环境,保障他的盈利,而他则可利用超过时代的理念、认知和技术手段,完成自己的抱负。
因此沈云卿自己订立的制度,在约束别人的同时,虽然也约束了自己,但他能用其他技术和高一级的理念,越过自己订立的制度,同时又能在制度之内解决问题。
一旦制度被体系化,并迅速向其他法律层面扩展,订立和修改的法律越多,体系越严密,对自己的束缚也就越大。
而且沈云卿不同于别人,他今天的财富,除了来自前瞻认知和技术,更来自他自己订立的一整套体系制度,是这套制度保障了沈云卿自己的信誉和承诺。
一旦这种体系上等到政治层面的法律体系,政治层面的逻辑,与经济层面的逻辑有本质不同,而政治稳定是保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基石,沈云卿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信誉,就必须遵守政治体系。
如沈云卿带头推翻自己制定的政治体系,随之而来的效应会想多米诺骨牌一样迅速坍塌,沈云卿赖以为系的信誉和体系,都会崩塌。
当然,政治不是简单的经济游戏,更不是小朋友过家家,给你画个圈,你就在圈子里自己玩儿,永远也出不了轨。
皇权政治是权力的斗争,任何一个成熟的政治个体,都不会纯粹的遵循所谓的规则体系,沈云卿更是如此,为了保住身家性命,他也是做得出来的。
但是有个大前提,沈云卿的性格,决定了不会冒天下之大不为,冒着内战的风险,帮着周晟篡权夺位,摧毁自己的订立的体系,制造天下动乱。
只要周启是女帝亲定的继承人,沈云卿只能认账,而且在此之前,女帝一定会让沈云卿认这个账。
刘仁举正是吃定沈云卿以大局为重的秉性,为周启谋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当此外患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皇权斗争已经悄然拉开序幕,中原王朝的劣根性,也可见一斑。
记得有位专家曾经说过,现在的中国,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在军事上、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击败中国,能击败中国的只有中国自己。
中原王朝的动荡灭亡,绝大多数原因都是统治阶层内部问题,任何外来的入侵,也都是中原王朝自己整垮了自己。
宋朝经济、科技、文化如此强大,被契丹、西夏、女真、蒙古四蛮轮番摁在地上摩擦踩脸,追根溯源还是内部权力阶层的问题,是自己把自己给搞垮了。
两日后,万料厂的工作交给兵部,沈云卿从孟津回城继续活门步枪的测试。
之前的测试虽然没有发生炸膛和严重事故,但是户部拆开枪机之后,不出所料发现了不少问题。
首先是冲击疲劳问题,其次是接触机械磨损,活门闭合弹簧与撞针弹簧的疲劳问题,最严重的是撞针。
由于冲压技术尚不具备加工枪机与零部件的技术积累,枪机与主要零部件只能使用铣削加工,受制于刀具材料,又只能使用低碳钢,无法使用热处理钢件,导致零件容易疲劳变形,由于击发次数少,还没出现开裂、断裂问题,但已经出现变形。
撞针的冲击疲劳与机械磨损尤为严重,即便进行了淬火渗碳,变形磨损也很严重。
此外工部提出生产短管活门步枪,这样一来,一根将近一米的枪管就能当两根用,而枪管的生产工时长,枪机的生产速工时短得多,生产短管步枪能更快满足应急需求,但会牺牲射击的精度。
尽管使用了滑膛枪管,但弹丸口径只比枪管小两到三丝,属于间隙配合。但弹头使用的是球形铅弹,铅弹成形后上磨床磨至统一尺寸,保证弹丸精度的同时,铅在受热后迅速膨胀,所以虽然与枪管是间隙配合,但是膨胀后的铅弹会贴着枪管发射,所以是被挤入的枪管。
通过铅自身的膨胀,瞬间挤压进入枪膛,形成过盈配合,能有效提升弹丸的精度,但是需要较长的枪管保证精度。
如果缩短了枪管,长枪的精度就很难被短枪继承,虽然是解决了应急,但会牺牲精度和作战性能。
尽管枪机的情况较为严重,索性枪管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为进一步检验枪管强度,沈云卿进行了五次管内试压,向管装填一点五倍剂量的发射药,然后点燃引爆,以检验枪管在瞬间的承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合缝枪管经受住了考验。
之后开始着手对枪机进行工艺调整与加工改进,同时调整工部设备,上马军火生产和配套。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陛下的CEO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