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许爱卿、桑爱卿先且退下吧。”
“是,臣等告退。”
二人俯首行礼,但不约而同都看了沈云卿一样,而且眼神也出奇的相似,一定都在琢磨着沈云卿又要整什么花样。
待等二人离开御书房,女帝令人关上殿门,撤走了史官。
“说吧。”
“陛下,朝廷要占绝对股权支配金戋寺决策,以目前估算的总额,朝廷至少需要拿出七千三百万贯的现钱,但现在就是卖了朝廷,也拿不出来三分之一。”
“此事朕知道,正与欧阳商议对策,海郡王有何良策?”
“钱是变不变出来的,只能想办法变通。”
“哦,如何变通?”
“分批参股。”
这时欧阳羽说:
“若是分批参股,下次有人萌生退意,又该如何。”
“欧阳大人可以放心,只要金戋寺有利可图,朝廷信守承诺,天下财商非但不会敬而远之,还会趋之若鹜。而且非但要分批入股,还要让入股的名额变成众人哄抢的紧俏货,如此就能吸引更多的财商为朝廷所用。”
“此议倒是有趣,说来朕听。”
“臣建议,首批参股者以三年为期,每年三开禁一批,三年间朝廷可通过金戋寺获取利润,而后再冲入股本。同时五到六年之后,朝廷经营腊婆开始回哺财政,腊婆财政又归金戋寺与内司府管辖,这笔钱也可以投入金戋寺冲入股本。
再者是工部的机械,可以要求订购者预付五成的订金,订金抛开制造成本之后,其余可冲入金戋寺。如此循环往复,就能不断做大金戋寺,同时不影响朝廷股份占比。
此外朝廷也可利用发行公债,抽取部分钱款投入金戋寺用以生利。
为了吸引更多财阀参股,朝廷每批都可设置数目不等的名额,并限制参股者一次出资的总额,以制约参股者在金戋寺内的持股。让金戋寺的名额,变成炙手可热的紧俏货物,让财阀们自相争抢。
届时财阀非但不会远离朝廷,相反还会孜孜不倦的围着朝廷打转。”
沈云卿的策略总结起来就是“限制参与,饥饿营销”,通过首批吃螃蟹的人,展示朝廷的诚意和金戋寺高额盈利面,让民间财阀相信金戋寺就是一个下金蛋的鸡,只有抱着金戋寺,才有稳定而且安全的利益可图。
同时通过分批开放有限名额的措施,让名额变成一种稀缺资源,永远吸引财阀围着朝廷转。
通过限制参与和饥饿营销,既能吸引住资金为朝廷所用,同时缩小起始金池规模,但资本又不会远离朝廷所希望的热点,让朝廷能把一部分的钱先利用起来。
目前金戋寺原始股本和盈利加起来也就八百三十多万,其中属于女帝的占百分之三十五,其余由户部、吏部、怀王、平阳郡王、慕容奥翔分。
除此之外,水泥授许的银款除了部分给了工部和沈云卿,其余都进了女帝的金库,过去八年间女帝从珍珠和玻璃这两项上赚的盆满钵满,而且连给沈云卿的那份,也被用来一次性购买了“郡王”给被置业了,非但给没收了,而且每年还要认捐。
所以这八年间,女帝内司府应该已经富得流油,而且目前市场上贵金属的紧缺,除了因为乌兹曼财政政策,和罗娑国被灭,带来的输入剧减,女帝使用珍珠和玻璃大量圈走贵金属囤在了内司府,也造成了金银短缺。
虽然不知到底有多少,但总量很惊人。
所以内司府应该也能拿出一大笔钱,但问题是女帝准不准备拿出来,准备拿多少。
此外腊婆也是一大块产出,开战之前户部明确不提供财政支持,后来看到腊婆有利可图,想要伸手,被沈云卿与女帝断然拒绝,因此腊婆战后治理的费用仍然挂在金戋寺和内司府。
谁投资谁收益,腊婆日后的财政和地方经营,最终都由内司府与金戋寺直接负责,财政也进这两道口子。
而腊婆虽然自然环境恶劣,开发度低,但不是那种沙漠隔壁类型,全无农业生产基础的地方,而是土地肥沃的热带地区,是少数能够少投入高产出的土地,重点在于得看谁经营。
因此腊婆的投入周期短,但是回报很大,尤其是顺利解决了民族矛盾之后,只要熬过三到五年,就能进入回报期。
腊婆这块收入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具体数额,但经营得当,会是第二个江南,甚至比江南更富庶。腊婆的创收之后,留足地方发展资金,其余可以填入金戋寺,但是需要一些时间。
最后是公债的发行,公债发行得到的款项,绝大多数用于国内经济建设和部分的财政开支,提取一小部分填入金戋寺股份也可以。
以上林林总总加起来十年内基本可以填平金戋寺的账,但重点仍然是首期的金池出资。喜欢陛下的CEO请大家收藏:(www.zeyuxuan.cc)陛下的CEO泽雨轩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到泽雨轩(www.zeyuxuan.cc)
看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