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生意与治理天下,说一样其实也不一样,生意经营的是人脉,是商货钱财,天下治理的是民生,是生产,是人心。关键就在于使用何种政略治理天下,而不在于谁钱多谁势力大,用好了就是利,用错了就是害,水无常形兵无常势,钱势、财势、人势都会变,不变的是道理。
我说了这么多,就是要你放心,这盘棋有我为你把舵,胜算是极大的。”
“听你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过去数年确实是孤过于乐观了,没想到形势悄然间已经大变。”
“形势是在变,但道理没变。这些年你觉得道理变了,所以形势再变,其实不然,是形势在变,道理永远不会变。”
说话之际,全衡推门入室前来禀报:
“两位王爷,泸溪宫派人前来传话,陛下速请海郡王前往御书房。”
“可知何事?”周晟问。
“来人没说。”
下刻周晟看向沈云卿说:
“可知何事?”
“应该不是财商大会,可能与塞外有关。陛下事急,我先告辞了。”
“那好,我送你出宫。”
离开云朔宫,迅速赶往御书房,但是空无一人,只有女帝和欧阳羽还在御书桌前,这就让沈云卿想到一定又是钱的问题。
“陛下深夜召见,不知有何急事。”
“看来是朕打搅爱卿与莱王叙旧了。”
“陛下明鉴,臣不敢因私废公。”
“数月不见,洗尘叙旧也是人之常情,朕不过随口问问罢了。深夜召你前来,是又一桩大事要你参详。欧阳,把薛将军的急件给海郡王过目。”
“是。”
欧阳接过薛伯充的急件,上前递给沈云卿。此时沈云卿想着总不能是朝鲜半岛出了纰漏,导致薛伯充进退两难。
迅速打开急件,一目十行看过,刚才悬着的石头这才落下,但心脏仍然抽搐的厉害。
薛伯充当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张嘴就要十万两黄金,现在就是卖了朝廷,也拿不出十万两黄金来。
看过急件交还女帝,沈云卿小心说着:
“陛下,肃汝为何只要黄金?白银难道不行?”
“朕也奇怪,正要问你。”
“嘶,这个……臣只知道西域外世只认黄金,我朝认黄金与白银,塞外大都也只认黄金,再就是铜钱,白银用的很少,眼下肃汝败势已成定局,竟然还敢如此狮子大开口,真是匪夷所思。”
白银自古以来就不是世界通行货币,白银成为货币,本质上是因为中原王朝喜欢白银,所以才奠定了白银的地位。
因此明朝中前期,白银只单向流通,既白银只在中国有较高的货币属性,在欧洲的货币属性其实不强,欧洲主要用金币交易,银币只作为辅助货币。
明朝中后期开始,由于白银和丝绸、陶瓷、茶叶,当时的世界垄断必须奢侈品锚定,才奠定了白银在世界的货币属性,白银成为双向货币,之后就有了白银世界化,跻身与黄金相等的货币价值。
所以当前的贵金属流入以白银居多,黄金少,因为白银在中东、波斯、欧洲的货币属性不强,黄金的货币属性更高,因此白银在中国以外地区相当于下币,当外国商人发现白银在岐帝国更好流通时,就有了白银的消费市场。
而且中东、欧洲、波斯、北非,都是白银和黄金的出产大产区,而白银产出更高,所以白银会通过贸易,大量流入中国。
眼下岐帝国国库空虚,国库黄白之物的岁入很少,加之贸易流入的黄金本就少,因此朝廷其实没什么黄金积蓄。内司府倒是有一些,但也没有十万两。
眼下一两黄金能兑十三两的白银,但实际上钱庄的兑价更高,所以黄金现在比白银更稀缺,都被囤了起来。
沈云卿现在终于明白,女帝之前说有难处,原来就难在这十万两黄金上。
薛伯充在歼灭四万肃汝骑兵后,迅速合围了拓州城下的肃汝骑兵,围攻永义的肃汝骑兵久攻不下,又被薛伯充咬住,薛伯充一边加紧战争攻势,一面派出使者游说肃汝,最终说动了围困在拓州城下的五万多人。
这五万多人中近半数是北狄和北胡人,其余是肃汝各部的杂牌军,被拉到拓州城下充当炮灰,原本还士气高昂意志坚定,但被岐军合围之后,又遭遇岐军火器攻击,立马就怂了。